2019-05-31
张伊、张婷、赵政平、于文丽
来源:中旗网
浏览人数:5063
热烈欢迎太行、太岳后代寻访团
八路军研究会太行太岳后代在太原解放纪念馆前留影
讲解员为寻访团成员讲解太原解放战斗
第八纵队司令员兼政委王新亭之子王万里看见了自己的父亲当年的照片
第十三纵队政治部主任桂绍彬之子桂林瑞正在向同行的成员们介绍自己的父亲
八路军研究会会长王万里向馆长赠送珍贵史料书籍
寻访团成员向纪念馆赠送锦旗以表敬意
太行太岳寻访团成员在徐向前元帅雕像前合影
在华国锋陵园偶遇95岁抗战老兵双德才,老人曾受邀参加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仪式
中旗网山西2019年5月31日电(张伊、张婷、赵政平、于文丽)
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华诞,传承红色基因,续写先辈光荣,在新的征程上,高举理想信念旗帜,5月27日,八路军研究会太行太岳分会后代一行五十余人来到太原解放纪念馆、烈士陵园、东山一线战场,重温当年父辈在太原战役的战斗生活场景。
太原战役是解放战争中历时最长,最惨烈的,付出代价最大的城市碉堡攻坚战。1948年10月5日,徐向前司令员指挥华北一兵团(十八兵团)8纵、13纵、15纵,西北野战军7纵,晋中军区3个独立旅及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区警备第2旅等部共18个旅11.5万余人,在太原与阎锡山展开了长达六个月的太原战役,1949年4月24日太原战役胜利,太原重新回到人民手中。
此次寻访团参观的太原解放纪念馆正是当年太原战役东山一线战场四大要塞之一牛驼寨的旧址,如今也是牛驼寨烈士陵园的所在地。
原第八纵队司令员兼政委王新亭之子王万里也在此次寻访团之列,看到自己的父亲的照片出现在纪念馆展示厅中,他很激动:“这是我父亲当年到十八兵团上任,准备南下陕西之前兵团里的场景图,当时徐帅身体很不好,这是副司令员周士第伯伯正在讲话。”第十三纵队(后61军)司令员韦杰之女韦娜莎也在展示厅中找到了自己父亲的名字。还有十三纵队政委徐子荣之子徐清漳,8纵(后60军)政治部主任桂绍彬之子桂林瑞,以及原太岳军区副司令员、太岳行署主任牛佩琮之子牛二林等也分别讲述了父辈的故事。
随后,八路军研究会太岳分会及61军后代代表分别向纪念馆赠送了《第十八兵团史料》等珍贵资料和锦旗。寻访团还参观了吕梁市交城县的华国锋陵园。
这些年逾六七十岁的太行太岳的后代们,千里迢迢来到这里,寻访、感受父辈们当年的战斗生活的痕迹。
解放战争在山西一共有四次比较大的攻坚战,分别是运城,临汾,晋中和太原。此次寻访行,太原是第一站,寻访团的后代们说:“我们的父辈曾在这里抛头颅,洒热血,我们此次重走解放之路,也要走出老一辈的气势和精神。”
链接:晋中战役中的两次歼灭战
晋中战役要图
徐向前司令员
1948年5月17日解放临汾后,华北野战军第一兵团之八纵、十三纵、十五纵(由太岳军区部队组成)和吕梁部队、北岳部队各一部在徐向前司令员的指挥下,没有休整,发扬连续作战的作风,在6月初发起了晋中战役。晋中战役仗打得十分漂亮,以很小的代价取得了很好的战绩。晋中战役的大概情况和两次歼灭战的情况如下。
晋中战役前敌我双方的情况
根据中共中央军委的命令,华北军区于1948年6月2日决定发动晋中战役,并由徐向前任前线指挥部司令员兼政委,周士弟为副司令员兼副政委,统一指挥华北野战军第一兵团之八纵、十三纵、十五纵(由太岳军区部队组成)和吕梁部队、北岳部队各一部,共六万余人。
1948年6月,徐向前(右二)在晋中战役中与兵团副司令周士第及任百戈。
6月9日,徐向前签发晋中战役基本作战命令。其要点是:第一,由吕梁部队攻击汾阳、孝义之敌,切断太原至汾阳的交通线,并调动敌人的主力离开晋中战役的主战场;第二,由肖文玖指挥太行部队和北岳部队各一部逼近榆次至太原间的交通线,破坏铁路,阻止在晋中的阎军逃回太原。第三,由十三纵拔除祁县东观之敌据点,切断祁县至太谷的铁路。第四,由太岳军区部队即十五纵队沿同蒲铁路由南向北正面推进,占领灵石,以迷惑敌人认为这是我我主力部队的进攻方向。第五,由八纵队的三个旅从东侧在太岳老区境内隐蔽北进直插晋中的腹地平遥、介休一带,机动待命,准备出其不易地去歼灭敌人。
在晋中战役中,我军的主要任务:一是保卫麦收,解放晋中。二是要在运动中消灭聚集在晋中地区的阎锡山的军队,防止这支军队回窜太原,增加解放太原的难度。
6月10日,徐向前率华北第一兵团和太岳军区部队、吕梁部队由临汾、洪洞出发,对国民党阎锡山在晋中的主力部队发起强大攻势。
此时,阎锡山聚集在晋中地区的军队有十三万人。其中大部分兵力是分散据守各个县城和重要乡镇据点;另一部分兵力是组建了以赵承绶为总司令的野战军。其中,一支部队是以三十四军长高倬之为司令的“闪击兵团”,在“闪击兵团”中有一支部队叫“亲训师”。还有一支部队是由阎锡山接受投降的几千日本侵略军组成的“十总队”,这支部队由日人原泉福中将指挥的。原泉福也是野战军的“高参”。
很显然,在晋中战役中从兵力数量上讲,是六万对十三万,是敌强我弱的。但是我军在解放临汾后士气高涨,而且经过临汾攻坚战的锻炼,战斗力有显著增强。加之徐向前司令员指挥得法,部署正确,他把阎锡这个老乡玩得晕头转向,使阎锡山的机动主力一会儿向西,一会儿向南,一会儿又要回撤,就在这样往返运动之中,阎锡山的野战部队在一个多月里就被消灭了个干干净净。在晋中战役中,我军取得了歼敌九个师十万多人,解放县城十一座的胜利。因此,中共中央在给前指的电报中所说:“如此辉煌战绩,对于整个战局帮助极大”。晋中战役是打得很漂亮的。
晋中战役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在平遥曹村地区全歼了阎锡山亲自组建的“亲训师”。第二阶段是在太谷大小常村地区围歼了阎锡山心腹大将赵承绶的野战集团。这里主要就讲讲这两次重要的战斗。
全歼阎锡山亲训师
亲训师是由阎锡山亲自组建的一支王牌军。这个师也称七十二师,其组成人员都是经过阎锡山精心挑选的,武器装备也很精良,因此是很有战斗力的。他隶属于阎锡山“闪击兵团”,由三十四军军长高倬之指挥。
徐向前在作战室指挥晋中战役
晋中战役
当6月11日我吕梁军区部队出现在汾阳、孝义以西之高阳地区,6月12日,我太岳军区部队攻克灵石县城后。阎锡山急派高倬之率所部三十四军和“闪击兵团”的其他部队分路出动南下阻击。均被顽强打击,并拖住了敌人。6月19日,乘阎锡山晋中腹地兵力分散、空虚之际。王新亭率八纵队的三个旅突然出现在平遥、介休一带,并拔除了敌人的一些据点。于是高倬之奉命率部回援。
本来王新亭是要在平遥地区伏击沿同蒲铁路向北行动的高倬之三十四军的,但因三十四军突然改变行军方向,从汾河西面向北走了。于是王新亭立即命令部队离开原来的设伏地点,令二十三旅在前,二十四旅随后紧跟,沿同蒲铁路东侧向北行进,目的是要把部队调到平遥城南北山狼一带的汾河渡口的去截击刚刚改道的三十四军。
此时已是6月20日下午,天气阴暗,不久风雨俱来,入夜后战士们仍在雨中行军,有时被雨淋得连眼睛也睁不开。当天快亮时,虽然雨停了,但大雾迷漫,走路时连对面的人也看不清。当部队行军到平遥曹村地区时,走在前面的二十三旅已经向北走过去了。在大雾逐渐消散时,是走在部队后面的二十四旅七七一团一营担任侧翼警戒,他们忽然听到旁边铁路上、公路上有人吵闹说话的声音,再仔细一看,只见铁路上有一支队伍黑压压一片,正和我军同向并行,这支队伍的行军态势与我军不同,肯定是敌人。怎么办?
一营李营长顾不得请示报告,立即以全营的机枪火炮先敌猛烈开火,掩护一连向正在铁路高地上行军的敌人冲去。在铁路高地上行军的敌人冷不防看见我军战士冲上路基和猛烈的炮火,来不及还手已乱作一团。接着一营指战员全数投入战斗。
就在一营占领铁路高地的时候,走在前面的七七一团团长北沙听到了后边的枪炮声,知道有了敌情。于是命令该团的二营、三营指战员立即原地放下背包,回过头跑步投入战斗。与七七二团在一起的二十四旅副旅长常仲连知道情况后,也让通信员下达命令,让全旅各团向这股不明来历的敌人发起进攻。
此时数千敌人被赶下铁路高地,在一块麦地里挤作一团,东边的铁路高地已被我军占领,敌人虽反复争夺也夺不下来。西面是汾河,很难涉渡。于是敌人在狭小的麦地里人挤人,人挨人,所有的轻重武器包括大炮在内很难施展开来,而我军的机枪、步枪、手榴弹一齐向敌军群里射击,只见炮火在敌人群时里开花,却不见打死的敌人倒下,这是怎么回事?原来挤在一起的敌人根本没有倒下的空地,所以死人也必须站在原地不动。死了的敌人是一堆一堆的。但敌人还是非常顽固的,他们稍稍稳定下来之后,就又开始组织反扑。
晋中战役 华北野战军与国民党守军战斗激烈
当八纵队王新亭司令员得得知二十四旅与敌进行战斗的情况后,就命令二十二旅和二十三旅也投入战斗,迅速展开。从北面和南面把这股敌人堵住,于是东有二十四旅占据的铁路高地,西有汾河,敌人就被团团包围起来,切断了的敌人的退路。
在我军的包围圈里,各个部队的指战员哪里有枪声就奔向哪里杀敌;哪里有敌人就到哪里杀敌人,捉俘虏。而逃跑的敌人东跑西窜,进行着垂死的挣扎。有一群敌人跑到汾河边就顾不得河的深浅,跳进进去要往西跑,而追到汾河边的我军指战员用轻重机枪向河心扫射,于是一片一片敌人应声倒地,打死伤的敌人就顺汾河的往下漂。
就这样,在六月二十一日,经过三个小时的激战,太岳八纵队就歼灭了亲训师和亲训炮兵团。除师长陈震东率小股敌人在负伤后逃进平遥县城外,我军毙伤敌军三千余人,俘敌二千四百人。缴获山炮二十四门和大量的武器弹药。
至此,晋中战役首战告捷。当战斗结束后,我军审问俘虏时,才知道这支部队就是阎锡山的亲训师。随这支敌军行动的还有一个亲训炮兵团,也被消灭了。只有阎锡山“闪击兵团”总司令、三十四军军长高倬之,当八纵队歼灭亲训师的时候,他不没有出手相救,而是率部赶紧向平遥洪善、祁县方向的三十三军靠拢,逃过了被歼灭的后果。
围歼赵承绶的野战集团
八纵队歼灭亲训师后本来是趁胜要配合十三纵打已逃到洪善的三十四军的。但此时赵承绶已派出三十三军和由日本投降兵组成的十总队前来接应,不久两股敌人合在一起,兵力集中,不易分割包围,所以我军歼来敌三十四军的计划未能实现。这样,我军就必须另找歼灭晋中敌人的战场。这个战场,最后就发生在太谷大小常村地区,在这个战场上,围歼了以赵承绶为总司令的山西野战军。
晋中战役俘获的阎军赵承绶等高级将领
在7月2日,晋中前线部队开始对赵承绶集团进行围歼作战。根据徐向前司令员的命令,太岳军区部队(十五纵队)推进到榆次太谷地区,协同肖文玖部(太行部队和北岳部队)切断榆次、太谷间的铁路,阻止敌人从太谷北逃。同时由八纵队攻占祁县,打开十三纵队和二十二旅进入榆次、徐沟地区的通道。
7月2日,十五纵队和肖文玖部已破击了榆次至太谷的铁路,并且炸毁了位于董村的一座铁路桥。赵承绶遂派九个团的重兵配以七十多门山炮、迫击炮轮番向董村我军阵地进攻,并有飞机助战,双方激战历时四昼夜,敌不能前进一步。在董村阻击战中,我军歼敌千余人。挫败了赵承绶企图北逃的企图。这对歼灭赵承绶的主力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7月6日深夜,赵承绶命令位于东观镇的三十四军即高倬之部前行夺路徐沟准备北逃太原。赵承绶的总部及三十三军并第十总队跟进,这样就进入了徐向前司令员预设的战场路线。但此时第十三纵队和二十二旅已经切断了敌军经徐沟北撤太原的归路。
7月7日,第八纵队二十三旅和二十四旅向祁县之敌发起进攻。当时,祁县守敌有一个师(三十七师)和另外两个团以及一个民卫队,计有两个旅。
此时,守敌师长雷仰汤以为八纵队打临汾、打运城、打曲沃都是采用坑道爆破的方法,所以他就采用从祁肥城内挖破坏坑道,埋水缸听音的办法守城。那知八纵队司令员王新亭此次来了个意外。这一次不挖坑道了,这一次是集中了两个炮兵连,用密集的炮弹向东城墙和城门猛烈炮轰近一个小时,把东城墙轰开了一个十多公尺的缺口,部队从缺口冲进城内,经过激烈争斗,于拂晓前结束战斗。
八纵队在7月7日打了一夜的战, 7月8日本该休息一天,但是徐向前司令员已发来电报,命令八纵队立即北上参加围歼赵承绶集团的战斗。
围歼赵承绶的战斗从7月8日开始。根据徐向前司令员的部署,刚从祁县上来的八纵队在西南,十三纵队在西北,肖文玖部在东北,太岳军区部队在东南,从四面八方把赵承绶的军队包括了个严严实实。并且我军逐步缩小包围圈,为全歼赵承绶集团创造条件。
7月10日至12日,晋中前线我军向赵承绶集团发起攻击。在这次作战中,八纵队的任务是从西南方向对赵承绶占据的载李青进攻,为部队前进打开突破口,然后向南庄扩大战果。但是敌人在载李青村的围墙坚固,八纵进入战斗后因缺乏炮弹不能形成有效的火力支援,硬是组织爆破小组,以血肉之躯,前仆后继,轮番上阵,爆破了村里的围墙,不顾飞机轰炸,激战三天终于突破敌人的防线,冲击进村里和敌人进行巷战。巷战的对手是日军十总队和高倬之的三十四军。当我军占领戴李青村后,敌人又退到南庄。我军又追到南庄。敌人顽抗,我军连续进攻,直到7月12日晚,八纵才以很大的伤亡控制了南庄。此役消灭了阎锡山的三十四军的一个师和两个团和重创了日军十总队。
解放军攻占阎军碉堡
南庄战斗后,赵承绶部只剩下三十三军的两个师和第十纵队的残部集中在大小常村一带。敌军此时军心大乱,士气低落。晋中各县如汾阳、孝义、榆次、介休之敌闻风纷纷逃窜。7月12日至13日,上述诸城并平遥均获解放,,并歼敌二万余人,俘敌八千多人。
7月15日,阎锡山派其参谋长郭宗汾率四个团组成“南援集团”,企图接应赵承绶集团突围。徐向前司令员闻讯,立即以八纵队和十三纵队各一部进行阻击,并以肖文玖部绕到敌人后面,把南援集团团团包围起来。
7月16日,晋中前线部队在大小常村全赵承绶第七集团军总部及三十三军、三十四军、第十总队、第九总队、生俘赵承绶和三十三军军长赵瑞等将官十四人,击毙日军第十总队队长原泉福,高倬之化装逃跑了。
7月17日,晋中前线部队乘胜扩大战果,到7月20日已兵临太原城下,太原已处在四面包围之中。
此次晋中战役,共歼敌七万五千人,解放县城十四座,造成了围攻太原的有利形势。因此,中共中央电贺晋中大捷,称此役“对于整个战局帮助极大”。并希望我军“继续努力,再接再励,为夺取太原,解放太原人民而战。”
在晋中战役中,老解放区人民在支前工作中做出了巨大贡献。仅太岳区就支援粮食七百五十多万斤,还有七万多民工随军服务,三万多牲口,一万多辆大车随军服务。他们胜利地完成了支前任务。
中共中央贺晋中大捷的电报
东北日报1948年7月22日,中共中央电贺晋中大捷,华北我军连克四城(榆次、晋源前太原县、涞水、新城)
晋中战役民工支前队
(记者:张伊、张婷, 通讯员:赵政平、于文丽联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