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19
张伊
来源:中旗网
浏览人数:4359
2020年11月14日上午,刘峰、流萤抗日战争摄影陈列展揭幕仪式在保定市方志馆举行。
合影
中旗网保定市2020年11月17日报道(张伊)
2020年11月14日上午,为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继承和发扬革命先烈的优良作风与传统,刘峰、流萤抗日战争摄影陈列展揭幕仪式在保定市方志馆举行。
揭幕仪式由保定市政府副秘书长周林伟主持。保定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保定市地方志指导委员会主任马誉峰和中国摄影家协会副主席、河北省摄影家协会主席杨越峦共同为刘峰流萤抗日战争摄影陈列展揭幕。仪式上,保定市文联党组书记王淑彦,中国摄影家协会副主席、河北省摄影家协会主席杨越峦先后讲话。刘峰亲属代表、流萤亲属代表、来宾代表先后发言。中国长城学会理事、晋察冀抗战史图片研究专家张宝田和刘峰亲属向保定人大常委会图书室、中共保定市委党史研究室、保定市文联、保定市方志馆、保定抗战历史研究会赠送了八路军当年战斗过的长城场景今昔对比图片和《刘峰抗日战争摄影集》。
刘峰、流萤抗日战争摄影陈列展,是在刘峰、流萤亲属的大力支持下,由保定市方志馆经过几个月的资料搜集、规划设计、展陈布置完成的,是保定市方志馆为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系列活动之一。陈列展重点展出了刘峰在太行山地、流萤在冀中平原拍摄的抗战题材照片近200幅。
摄影家石少华之子,摄影史学研究专家、著名策展人石志民,摄影家沙飞之子王毅强,中国美术学院中国摄影文献研究所主任、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摄影部主任高初,保定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保定抗战历史研究会会长高天民,中共保定市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田树勋,保定市方志办、高碑店市方志办、阜平晋察冀边区纪念馆、狼牙山纪念馆负责人,刘峰、流萤子女及亲属,还有晋察冀军区第一军分区 政治部和卫生部前辈的后代,晋察冀军区画报社和日报社八路军老同志的后代 张冬柏,白永峰,钱丹焰,高红鹰,陈华,蔺英爽,万奔奔,彭展展,胡江峰,李长健,李斌,王永革,邢小飞,李建国等,以及新闻媒体记者、河北摄影界人士,共计60多人参加了揭幕仪式。
揭幕仪式由保定市政府副秘书长周林伟主持。
保定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保定市地方志指导委员会主任马誉峰和中国摄影家协会副主席、河北省摄影家协会主席杨越峦共同为刘峰流萤抗日战争摄影陈列展揭幕。
保定市文联党组书记王淑彦讲话。
中国摄影家协会副主席、河北省摄影家协会主席杨越峦讲话。
刘峰亲属代表发言。
流萤亲属代表发言。
来宾代表摄影家石少华之子,摄影史学研究专家、著名策展人石志民发言。
中国长城学会理事、晋察冀抗战史图片研究专家张宝田和刘峰亲属向保定人大常委会图书室、中共保定市委党史研究室、保定市文联、保定市方志馆、保定抗战历史研究会赠送了八路军当年战斗过的长城场景今昔对比图片和《刘峰抗日战争摄影集》。
刘峰(1923—1979),原名刘彩峰,笔名流风、晓流。1923年12月出生在河北省新城县大屯村。1939年6月参加八路军,在晋察冀军区第一军分区二十六团任宣传员。1939年11月—1944年任晋察冀第一军分区政治部摄影员、摄影干事。1945年任冀察军区四旅政治部摄影组长。1946年1月任察哈尔军区政治部摄影组长。1946年9月任晋察冀二纵队政治部摄影股长。1947年因勇敢地深入火线采访和战争中,能很快地把纵队摄影工作开展与活跃起来,立功一次。1948年1月任晋察冀军区政治部晋察冀画报社记者。1948年4月任北岳军区政治部摄影股长。1949年1月任察哈尔军区政治部摄影股长。1950年10月为解放军画报社记者、记者组副组长、记者组组长、编辑组长。1956年中国摄影家协会成立后被推选为第一、二届理事。1979年2月因病在北京去世,终年56岁。刘峰去世后,总政治部授予他革命烈士荣誉称号。
流萤(1922—2007),原名李兴春。1937年7月,参加地下党组织的抗日游击队,同年10月,参加八路军129师游击干部训练班。1938年8月,赴延安抗大学习,同年入党。1939年,到冀中军区战斗部队任排长,宣传队长。1940年7月,被选送冀中军区开办的第一期新闻摄影训练班,学成后分配在冀中军区七分区政治部任摄影干事,从此,开始了他职业摄影记者生涯。担任过摄影科长,冀中画报社社长。1942年在日军对冀中根据地长达两个月的“铁壁合围”式的大扫荡期间和扫荡后,流萤一直坚守在冀中,深入战场,拍摄了大量记录八路军战斗和各种战术场面的鲜活影像。冀中军区授予他坚持平原游击战争的一等“五一”奖章。1943年夏,流萤在阜平康家峪,举办了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第一个个人摄影展览。解放战争时期,他参加了平津战役,解放太原、进军西北、解放西南。1950年,随西南军区先头部队进军西藏,这期间他拍摄了大量的摄影作品。新中国成立后,流萤的摄影作品曾被全国各大报刊登发表,被军事资料图像集大量刊用,在各大博物馆中也有收藏展出。1952年,他被调到八一厂任摄影区队长、电影摄影师。1955年至1957年,在电影学院摄影专修班学习。回到八一厂,先后在故事片室、纪录片室工作。70年代中期,调到技术室领导小组任领导成员,后被任命为摄影总技师,直至1988年离休。流萤拍摄的各类影片有几十部。流萤是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
参观、交流
在父亲照片前,柳杞女儿、作家蔺英爽将父亲撰写的《长城烽火》一书赠送给保定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保定市地方志指导委员会主任马誉峰同志。
原晋察冀一分区张杰之子张冬柏和刘峰的小女儿刘小丰在父亲抬担架的照片前留影 。这张照片曾发表在晋察冀的八一节《八路军生活》 特刊。
晋察冀一分区的钱丹焰手指自己的父母照片
合影
部分展板
刘峰曾使用过的照相机、笔记本,刘峰的相册。
《刘峰摄影集》
内容简介:刘峰是著名军旅摄影家。在中国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周年之际,他的子女整理编辑了这本专辑,共收集了二百八十幅图片,绝大多数反映了抗战时期晋察冀军区第一军分区八路军的战斗、生产场面,作品中也有揭露日寇暴行,反映武工队、民兵的抗日活动以及军民鱼水关系等鲜活生动的内容。专辑中半数左右是刘峰从未公开发表过的作品,读者可以通过这些具有实证属性的摄影图片,了解那段历史的真实面貌。
刘峰部分摄影作品:
父母被杀死,房屋被烧光,这两个可怜的小兄妹处境是多么困难呀!我们要替狼牙山以及解放区一切受难的孤儿们呼吁!请“救救孩子”!
这张照片拍摄于1943年,日寇对狼牙山地区扫荡后。照片和文字发表于《晋察冀画报丛刊之二》,晋察冀的控诉,1946年3月。
左:《支前担架队》。刚获解放的察哈尔省人民群众自发组织起担架队随军上前线支援八路军。(1945年东摄)右:《胜利归来》。
1940年5月30日的运动大会上,在村南的柿子树林里,一分区炮兵连集合完毕,等待杨成武司令员的检阅。
沿途百姓热烈欢迎百团大战胜利归来的一分区三团。
迫击炮掩护冲锋。
1941年5月4日,一分区在北楼山举行了盛大的“五四”纪念大会,并举行了阅兵。(图为阅兵现场)
行军中的骑兵和步兵。
八路军行军中涉水过河。
1940年,一分区一三团百团大战胜利归来,沿途受到百姓热烈欢迎。
1945年8月13日,我军占领兴和,骑兵列队入城。(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这张照片发表在《晋察冀画报》9、10合刊1945年12月。
葛振林、宋学义1942年去抗大二分校学习,前上狼牙山与有救命之恩的李圆忠老道士告别。左起:战士宋学义、副班长葛振林、老道士李圆忠、马夫吴凤奎,人称“黑小”。这张照片也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唯一一张五壮士中两位幸存的八路军和李老道的合影。
攻克涞源城。
《奇袭炮楼》。遂县据点的敌人就是被我们这样解决的。我军以一部分人趁敌人吃饭时把炮楼包围封锁起来,另一部分则飞速的跑上炮楼,缴获了敌人的武器。这张照片入选《20世纪华人摄影经典作品》,中国摄影出版社2005年6月。
抗战胜利,向新的征程出发。
《他是谁》。这张照片是在刘峰的一本老相册(这本儿相册从抗战时期就一直在带在他身边)上发现的,像是一张翻拍过的照片。照片上的外国男士头戴当时河北一带的人经常戴的毡帽,身穿翻毛领棉大衣,站在简易的钳工台前,在看手里拿着的东西。照片上的人物是谁?在什么地方、做什么、这张相片又是谁拍的、为什么一直保存在我父亲的相册里?这些目前都不得而知。照片刊于此处,希望能找到答案。
沙飞也是这样的人!
张伊您好!您报道最后提到刘峰小女儿刘晓丰求证一张照片中被拍摄者(外国人)等信息,我根据掌握的史料及自己收藏的相关照片,认定应是白求恩大夫刚到晋察冀根据地不久在制作(发明)医疗器具,可能是白求恩大夫让人用自己(白求恩)的相机替他拍摄的,也可能是别的摄影者抓拍的,应是刘峰当年见到此照有特别意义,自己翻拍的留存在随身相册了。白求恩大夫戴上毡帽掩盖谢顶的明显特征后,不好辨识了。我曾见过白求恩大夫戴墨镜与杨成武将军的合影。刘峰拍摄的、由其女儿公布的葛振林和宋学义专程拜谢李圆通道长的合影信息,我已写入《抗日老道李圆通碑记》。李立忠
亲切而又熟悉照片原来是这二位大师拍摄的,感谢二位在战争年代冒着枪林弹雨拍摄的珍贵图片,留下了宝贵的战争资料和永远的精神财富。
看到葛振林、宋学义与老道长的合影,很亲切!我曾以文言文撰写《抗日老道李圆通道长碑记》。
传播抗日战争展览,记住烽火年代英勇献身的将士,为后人铭记初心历史,使正处于疫情时期的中国人民,复工复产,创造美好而有希望的幸福生活,同舟共济,抵外患,抗病保平安,建设国家发展,人民富裕的经济,文化,科技体系。中华腾飛,世界和平。
‘非常珍贵的革命战争瞬间留下的影象,千秋万代永远传承下来!
中🇨🇳 华民族万岁!
华人民共和国万岁!
红色的记忆
希望能做个网上展览!这样就不会受时空和疫情的限制了!很想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