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5-17
阎庆华、陈树新、张伊
来源:中旗网
浏览人数:2059
永远怀念亲人 胡杭茜
深切怀念亲人胡杭茜
2024年5月15日上午,胡杭茜同志遗体送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殡仪馆兰厅举行。图为:育英学校老校友 陈树新,育英科学城学校副校长 魏震。
送别仪式现场
(视频)
胡杭茜同志告别会(视频)
中旗网北京2024年5月15日电(阎庆华、陈树新、张伊)
韶华戎飒 秉良温婉持悯宽亲友
晚爱墨彩 尺幅千里丹青栩瑶池
2024年5月9日,著名国画家、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家胡成放之女胡杭茜因病在北京万寿阳光老年公寓驾鹤西去,享年72岁。5月15日,胡杭茜同志的遗体送别仪式在八宝山殡仪馆兰厅举行。
15日上午,北京八宝山殡仪馆兰厅庄严肃穆,哀乐低回,中间摆放着胡杭茜同志的遗像,胡杭茜同志的遗体覆盖着鲜红的中国共产党党旗,静卧在鲜花丛中。
胡杭茜同志的遗体覆盖着鲜红的中国共产党党旗,静卧在鲜花丛中。
胡杭茜儿子裴亦非向母亲胡杭茜遗体深深的鞠躬
胡杭茜爱人裴少军致词
亲属深深鞠躬答谢来宾
观看胡杭茜生平视频
亲人、来宾向胡杭茜遗体 默哀、三鞠躬
胡杭茜的亲人,防化大院的发小,育英学校的同学,人大附中的校友,部队的战友,海军门诊部的同事,画社的笔友,长安俱乐部的会员朋友及管理层,前来探望慰问,或来电祝福,胡杭茜的亲人、防化大院的发小、育英学校的同学、人大附中的校友、部队的战友、海军门诊部的同事、画社的笔友、长安俱乐部的会员朋友及管理层,前往送别,或送了花圈,表示深深哀悼。
伉俪情深的胡杭茜爱人裴少军亲自为胡杭茜撰写《讣告》、《生平》,深情回忆了与爱妻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志笃情深。
胡杭茜对自己的爱人更是温柔体贴,善解人意。为了让亲人和好友安心,临终前她竟亲自写下了《临终前致亲朋好友的告别信》,在生死面前,她竟是那般坚强、乐观,处之淡然……
他们的爱感天动地,就像在他们朋友圈传颂的:“娶妻当如胡杭茜”!
临终前致亲朋好友的告别信《告别》
胡杭茜
各位亲朋好友,我是胡杭茜,自去年上半年身患鼻癌后,经手术切除及放疗,以为治愈,但其后复查又被发现转移至肝,并最终确诊为神经内分泌癌(一种十分少见而且难治的癌)。我本着“既来之,则安之“的心态,与癌症积极抗争,但这毕竟是人类医学尚未攻克的领域,而且神经内分泌癌迄今未有相应的靶向药。虽经化疗,也没有效果,反而将元气大大损伤。目前,病情有恶化之虞,不测风云随时可能降临。因此,我想用最后的力气,借微信与亲朋好友提前道个别,以免突然离去来不及告别的遗憾。
我生在红旗下,长在新社会,1969年从人大附中参军入伍(人民海军),度过了难忘的三十四年军旅生涯。我一生平凡,处之淡然。既经历过三年困难时期和动荡混乱的十年浩劫,也享受过改革开放带来的幸福岁月。这些年,饱览了祖国的大好河山,也游历了世界的五洲四洋(除了北冰洋);尝遍了人间美食,也阅尽了天下胜景……
最令我欣慰的是,我有一个优秀的孝顺的儿子和儿媳,有一个聪明漂亮、乖巧懂事的小孙女,有体贴照顾并一直陪伴我的老公,还有许多与我知心投缘的故交挚友……
古人云:人生七十古来稀。我活了七十多岁,来人世间走了这么一遭,自认为活得有滋有味,幸福美满,死而无憾了。因此,希望亲朋好友们不必为我悲伤……
感谢各位亲朋好友在我一生中对我的关爱、友谊与陪伴,在此与大家珍重道别,我可能要先走一步了……希望大家都好好的,健康幸福,一切顺利
你们的亲人和好友:胡杭茜
2024年4月23日于北京家中
《讣告》
吾妻胡杭茜,自2023年4月患神经内分泌癌,历经一年多的顽强抗争,奇迹没有出现,最终未能战胜病魔的侵袭,于 2024年5月9日13点38分驾鹤西去,享年 72岁。
胡杭茜1951年9月5日出生于外交世家。其父胡成放,1933年参加革命,曾任华东军区联络部部长,后调到外交部,担任我国驻伊拉克、智利等国大使。
杭茜自幼聪明伶俐、开朗大方、漂亮可爱,深受父母及亲朋好友之宠爱。曾就读于外交干部子女为主的育英学校,毕业于人大附中,于1969年加入人民海军,至2003年退休。后又师从国画名师,擅长泼墨,并加入北京美术家协会。其山水草木、花鸟鱼虫、侍女佳人,均自成一体,深受大家的喜爱。
胡杭茜的一生虽平凡却并非普通。她生养抚育了一个优秀孝顺的儿子和乖巧聪明的孙女,处处闪烁着母性的慈祥、宽厚和睿智;她有旺夫之运,是我身后最伟大的女人,体现了一个妻子的温柔、贤惠和大度。她的仙逝,崩塌了我们家庭最重要的支柱,令全家深陷巨大的悲痛之中……
在最后的日子里,杭茜坚强而乐观,豁达而勇敢。但作为亲人的我们,看着她被剧痛所折磨,艰难地熬过一天又一天,生不如死的情景,我们的心在滴血……愿天国不再有病痛,愿杭茜的灵魂得到安息!
最疼爱我们也是我们最爱的人走了,但她并没有离开,她永远活在我们全家人和喜爱她的亲朋好友的心中。
杭茜病重期间,她的亲人,防化大院的发小,育英学校的同学,人大附中的校友,部队的战友,海军门诊部的同事,画社的笔友,长安俱乐部的会员朋友及管理层,前来探望慰问,或来电祝福,在此一并表示诚挚的感谢!
裴少军携全家泣告
2024年5月9日15点
《痛悼吾妻杭茜》
裴少军
杭茜1951年9月5日诞生于华东军区大院(即后来的南京军区)。 当时,我们住在同一个大院,我的父母与杭茜的父母是多年的老战友,我们虽然算不上青梅竹马但从小就认识,后来杭茜父亲调到外交部,担任我国驻外大使,致使我们有很长时间未能谋面。直到1972年,我与杭茜在北京再次相遇,才真正开始相爱相恋。1976年结婚,1977年儿子诞生,2014年小孙女出生。
杭茜天性善良,待人友善、谦和、包容;有才而不傲,有品而不燥;温温柔柔,坦坦荡荡……她的发小、同学、同事、部队战友、画社笔友,谈起与她交往的点点滴滴,无不为她的人格魅力所感染,所打动……
杭茜有旺夫运,我与杭茜结婚后事业上有很大的进步:从北京军区的一名普通军官到统领可口可乐在中国半壁江山的中外合资公司的高管。
在最后的那些日子,每个夜晚都辗转难眠,每每回顾往日的时光,泪水常常将枕巾打湿……
最令我终生难忘的是杭茜的温柔与体贴。记得杭茜在海军门诊部上班时,我的好友亦平去找她看病,当时是星期天,杭茜刚值完夜班。好友看完病与她告别时,见她还在办公室磨蹭,问她为何还不回家?杭茜说:老裴周末喜欢睡懒觉,我怕回去早了影响他休息。亦平听了大发感慨,说出一句在朋友圈中的名言:“娶妻当如胡杭茜”……
很多人可能不相信,我和杭茜结婚四十八年,从未吵过一次架,我们彼此谦让,但大多数情况都是杭茜让着我……
最后的日子里,我给杭茜按摩时,看到平时丰满的身体变得那么消瘦,两个胳膊细得像树枝一样,顿时泪水奔涌而出,杭茜却反过来安慰我:“没事儿,没事儿的。”看着平常柔弱的她,想不到在生死面前,竟是那般坚强、乐观……
在最后的时刻,杭茜依然如平时一样的豁达,在她给亲朋好友的告别信中,显得那么的轻逸、淡定,可谁知道,那些天她正经受着浑身剧痛的煎熬,吃不下饭,坐卧不宁,每天只能靠止疼药熬着,甚至几次疼得昏迷了过去……这一切,只有亲人患过同类病的人,才能想像得到……
这两天,我一个人在家,看到茶几上我给杭茜买的她最爱吃的瓜子、花生等小零食,可爱吃这些小零食的人却不在了,再也回不来了……
我对天呼唤:杭茜,你在哪里?你快回来呀!……
老天,你为什么这么无情,竟将我最爱的人带走?!
我整理着杭茜过去的照片,往事飞奔而来,一时间满脑子都是当年那个年轻、漂亮、开朗、大方、温柔、体贴、善解人意、令我心动的杭茜……
泪水滴在照片上,让照片开出了花,我坠落在花里,怎么挣扎也出不来……
在我心里,杭茜已经永远定格成当年那年轻活泼、美丽动人的样子(文头照片)……
杭茜 持家有方,育子有成,旺夫有功,不愧为一位伟大的母亲,贤惠的妻子和慈祥的奶奶。她的仙逝崩塌了我们家庭最重要的支柱,令全家陷入巨大的悲痛之中。
最疼爱我们也是我们最爱的人走了,但她并没有离开,她永远活在我们全家人和喜爱她的亲朋好友的心中!
胡杭茜生命的最后时刻,住在万寿阳光老年公寓,对万寿阳光养老院全体工作人员对胡杭茜的悉心照顾,裴少军发信息,表示深深的感谢。
闫总及万寿阳光养老院全体工作人员:
我和爱人杭茜有幸在贵院生活了半个月,亲身体验了你们的爱心、敬业精神和高质量的服务。无论是护理张阿姨、厨师张师傅,还是中药室夏师傅、张超,都是那么地兢兢业业,体贴入微。杭茜虽然仙逝,但她走得安详,体面,这离不开你们的功劳。谢谢你们!
祝万寿阳光养老院永远兴盛,越办越好!
裴少军
2024年5月9日
老同学、海军老战友、万寿阳光老年公寓负责人闫庆华第一时间向好友发出了有关胡杭茜的信息。图为闫庆华守候在安详的胡杭茜身边。
胡杭茜病重期间,她的亲朋好友前去探望慰问。
陪伴在万寿阳光老年养老院大平台
胡杭茜育英小学同班同学、田家英的女儿曾自饱含深情留言:
致老裴并怀念杭茜
老裴,你的悼妻篇,读之感人、感动、感念。
我们和杭茜是发小,儿童、少年时代在美丽的育英校园一起学习、游戏、成长,每人心中都留下了许多美好记忆。
中学后大家分开了,走过大半人生,直到1998年11月7日校庆,学校把我们又都召唤回去,同伴们见面了,至此联络再没中断。
由于我们的父辈都是革命路上的同路人,一种天然的亲情联系着大家,相互信任,理解,相亲、相爱 。
杭茜退休后又成就了一份艺术生涯,无不让我们佩服和羡慕。她真的太聪明了,有艺术的慧根,她性情活泼,开朗质朴,主动为大家画扇子,后来是我题字她作画,珠联璧合,我们每个小伙伴手里,都留有这样的扇子,睹物思人,更觉珍惜。
去年5月,育英小学新校区邀请我们去笔会,我和杭茜一起参加了活动。她那天给学校捐了几十幅画作,并且在一副画家们合作的大画上,当场提笔,为一片荷塘天然成趣的补上了石头和兰草,她作画时是那么自如,洒脱,她的境界,感染了大家。正如那次活动组织者、校友陈树新为杭茜所题挽联所言:胡杭茜,音容已杳,德泽犹存。
杭茜去了,我们永远想念她,爱她,如她在告别亲人的遗嘱中所说:我太爱你们大家了。我们育英小学发小之间的亲情,是一种广博又深厚的爱,它是我们人生中的珍宝,我们永远珍惜它。
杭茜,安息吧你带着画笔,驾仙鹤游太空,幸福地挥洒吧,我们依然能看到、享受到你的新作,,,
育英小学同班同学 曾自
2024年5月11日
2023年5月26日,北京市育英学校科学城学校主题校友笔会活动,笔者为胡杭茜拍摄的书画家向北京育英科学城学校赠送作品。左起:育英学校老校友 陈树新,育英科学城学校副校长 魏震,田家英女儿 曾自,胡杭茜,北京市育英学校原书记、北京市育英学校校友促进教育基金会秘书长 严华。
胡杭茜向北京育英科学城学校赠送书画作品。
书画家挥毫泼墨,共绘一幅书画作品:和谐盛世
书画家挥毫泼墨,共绘一幅书画作品:和谐盛世
在笔会活动现场
胡杭茜,(1951年9月5日~2024年5月9日)山水画家,北京美协会员。中华文华书院山水画研修院、清华美院理论与书画创作高研班毕业。作品追求自然质朴苍劲浑厚。深入生活,勤于写生,努力把传统笔墨与时代精神结合。作品曾多次参展并获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