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19
张舒
来源:中旗网
浏览人数:7679
追寻先烈足迹,传承红色基因
——定远县新四军历史研究会皖东北、苏北考察纪实
初冬时节,天气晴朗,天空高远而清澈。11月5日至7日,定远县新四军研究会会长孟庆报一行在北京新四军暨华中抗日根据地研究会副秘书长、安徽省新四军历史研究会副秘书长张怀旗带领下,赴泗县、泗洪县、淮安、盐城等地参观考察新四军历史遗迹,行程满满,收获累累。
泗县,江上青殉难地、彭雪枫战斗地
11月5日上午,北京新四军暨华中抗日根据地研究会副秘书长、安徽省新四军历史研究会副秘书长张怀旗暨定远县新四军历史研究会会长孟庆报一行到泗县进行考察和交流,泗县新研会会长董泽润、副会长舒家红、朱春荣等同志陪同。考察组人员先后参观了彭雪枫纪念馆、江上青纪念园,通过一幅幅珍贵的照片和解说员的讲解,同志们在缅怀先烈的同时,深受鼓舞和教育。随后,省新研会张怀旗副秘书长、泗县新研会会长董泽润、定远县新研会会长孟庆报等针对红色教育基地建设、红色资源开发利用等议题开展了探讨和交流。期间,张秘书长、孟会长分别与泗县新研会领导互赠了红色书籍。
江上青纪纪念园中的塑像
江上青,皖东北民主革命根据地的奠基者,在抗日战争期间为国家和民族做出了卓越贡献。江上青曾任中共皖东北特支书记、第五战区第五游击区司令部政治部主任,为皖东北国共合作抗战作出了重要贡献。1939年,江上青在促进国共两党合作抗日的谈判返回途中,于泗县小湾不幸遭地方地主武装伏击,壮烈牺牲,时年仅28岁。为纪念江上青烈士,泗县人民政府在其殉难地建立了江上青纪念园。
江上青纪念园位于安徽省泗县刘圩镇秦场村江上青烈士殉难地小湾,占地200余亩,共分为山水景区、主题纪念区、入口广场区、纪念碑亭区和公园风景区等6个区域。园区两水相拥,石牌坊气势雄伟,正、背面携刻着江同志亲笔题写的“浩气长虹”、“英烈千古”碑文。
11月5日,参观江上青纪念馆。
1941年“皖南事变”发生后,国民党将领汤恩伯率十万反共顽军大举进犯豫皖苏边区,彭雪枫指挥四师进行长达三个月的反顽斗争,并取得胜利。他加强统战工作,呼吁团结抗战,揭露了国民党顽顾派反共误国罪行,为巩固与扩大淮北抗日根据地作出巨大贡献。
1944年9月上旬,彭雪枫将军率部继续西进,涤荡各地顽军,基本上收复了豫苏区八个县的地区;同月11日,彭雪枫同志在亲临夏邑县前线指挥作战时,不幸中流弹牺牲,时年三十七岁。
彭雪枫将军是抗日战争中新四军牺牲的最高将领之一。他投身革命20多年,被毛泽东、朱德誉为“共产党人的好榜样”。2009年9月10日,彭雪枫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泗洪县,烈士陵园庄严肃穆
11月5日下午,张秘书长、孟会长一行在泗洪县新四军研究会会议室与周凤东副会长、陈波秘书长、陈树梅女士座谈交流新研会的组织人事建设及工作开展情况,并互赠了红色书籍。在周会长的陪同下,张秘书长、孟会长一行参观了淮北抗日民主根据地纪念馆、泗洪县烈士陵园等。
11月5日,在泗洪县召开座谈交流会。
淮北抗日民主根据地纪念馆座落在泗洪县城,馆内陈列邓子恢、彭雪枫、江上青、刘瑞龙、张爱萍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淮北党政军民万众一心、同仇敌忾、浴血奋战、可歌可泣的抵抗日寇的英勇事迹。
11月5日,泗洪县周凤东副会长陪同参观纪念馆。
泗洪县烈士陵园建于县城内,内有纪念塔、革命烈士纪念馆,是江苏省县级陵园中规模最大的陵园,被誉为苏北的“小雨花台”。陵园内安葬200多位革命烈士,其中有江上青烈士墓、淮北抗日民族女英雄喻尊霞烈士墓、张永远团长烈士墓、有石梁河农民暴动领导者之一、五河县副县长曹化东烈士墓等。1985年清明节,江泽民同志亲自敬献花蓝。
在泗洪县城南约20多公里的半城镇,有一座古朴典雅、庄严肃穆的烈士陵园,陵内安葬着新四军第四师师长兼淮北军区司令员彭雪枫将军的遗体,故名“雪枫墓园”。
11月5日,夜宿大王庄干部教育学院。11月6日上午,在红色解说员的带领下参观大王庄党性教育基地。大王庄,位于江苏省宿迁市泗洪县半城镇,洪泽湖西畔,因王姓集中居住地而得名,地理位置独特,抗日战争时期曾是中共淮北区党委、淮北苏皖边区行政公署、新四军第四师和淮北军分区司令部驻地,被誉为“淮北小延安”。
参观大王庄刘瑞龙同志故居
张云逸、陈毅、彭雪枫、刘瑞龙、邓子恢、张爱萍、张震、吴之圃、曹荻秋、彭康、林颖、马龄松、陈锐霆、刘子久、郑淮舟、李干成、王光宇等革命先辈都曾在此战斗和生活过。大王庄党性教育基地占地约380亩,在原址上恢复重建了新四军四师师部旧址和淮北行政公署,展馆以实物展陈、图文并茂等形式,序时讲述了新四军四师移驻大王庄的历史,再现了老一辈革命家在大王庄生活战斗的历史场景。其中,张云逸、陈毅、彭雪枫、刘瑞龙、邓子恢、张爱萍、张震等旧居恢复原貌,还原当时的生活场景,并在故居建成多个人物事迹陈列馆,内容详实而丰富,再现了老一辈革命家的丰功伟绩。
在此期间,张秘书长、孟会长还与张震将军的老房东的孙子王桂一座谈交流。王桂一今年71岁,听父辈介绍说其爷爷王守权是地方绅士,祖辈兄弟五人,家族人口兴旺,家境殷实,非常同情支持新四军。新四军四师初到大王庄,其爷爷帮助彭雪枫师长筹粮筹款,后来为新四军捐地建房,受到新四军首长彭雪枫、张震等好评。为保障新四军首长安全,张震将军直接住在王守权老宅。当时其父王修亲17岁左右,经常帮助新四军筹备物资,传递情报,张震将军等还参加了他父亲的婚礼。其父王修亲今年96岁,目前身体健康。王桂一排行老三,兄弟姐妹6人,大家庭幸福美满。解放战争时期,新四军奉命战略转移,国民党顽固派反攻倒算,疯狂迫害当地革命群众及军人亲属。地方反动派逼迫其爷爷王守权挖掘彭雪枫将军的墓地,遭到其爷爷的痛骂并严词拒绝,反动派将其爷爷关押并迫害致死,时年62岁。其奶奶王沈氏也受到毒打与关押。解放后,张震及夫人马龄松分别于1949年、1962年回到大王庄看望老房东王沈氏及乡亲们。1985年,奶奶王沈氏去世。1994年,张震将军再次回到大王庄,许多乡亲已故去,老将军伤感至极。后来,张震将军年岁已高,委托夫人马龄松及孩子经常来信慰问乡亲们,王桂一家中一封封信件、一张张合影见证了大王庄军民鱼水情深与革命友谊。2015年9月3日,张震将军去世,王桂一率全家8口人作代表前去北京吊唁,送老将军最后一程。
张怀旗秘书长在大王庄干部学院宾馆与王桂一交流,右三为王桂一,左为为张怀旗副秘书长
淮安,参观周恩来总理纪念馆、苏皖边区政府旧址纪念馆
11月6日,考察组一行在苏皖边区政府旧址纪念馆前合影。
11月6日下午,参观淮安市内苏皖边区政府旧址纪念馆。苏皖边区政府,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四军在苏中、苏北、淮南、淮北四大解放区创建的唯一民主联合政府,于1945年11月在淮阴(今淮安)成立。辖区地跨苏皖豫三省,计有73个县市,面积10.5万平方公里,人口2500万。作为苏皖边区政府驻节办公之所,苏皖边区政府旧址记录了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建设这一段重要的历史,浓缩和诠释了丰富的历史遗存和革命文化。刘少奇、陈毅、邓子恢、张鼎丞、谭震林、粟裕、曾山、李一氓、刘端龙、方毅等领导人都曾在这里战斗过。其中,刘少奇同志曾在定远县藕塘镇附近召开过三次中原局会议,组织领导了定远反击战、半塔保卫战,组建了皖东第一个抗日民主政府定远抗日民主政府,离开皖东后,又赴淮北等指导根据地建设。邓子恢生于福建龙岩,是“闽南三杰”之一。抗战全面爆发后,邓子恢任新四军政治部副主任,率新四军二支队北上,抵皖南,后东进,在定远县大桥集附近组建新四军江北指挥部,兼任指挥部政治部主任,参与创建皖东抗日根据地。1939年底,邓子恢被增补为中原局委员。他领导新四军五支队在津浦路东创建根据地,连续粉碎日军多次“扫荡”,并多次反击国民党顽固派挑衅,取得定远反击战、半塔保卫战胜利,组建皖东第一个抗日民主政府定远县抗日民主政府。皖南事变后,任四师政委兼淮北党政军委员会书记。邓子恢从足迹遍布淮南、淮北,与彭雪枫率四师配合二师、三师夺回陈道口,使淮南、淮北、淮海、盐阜根据地连成一片。期间,邓子恢和彭雪枫开展反日、伪军“扫荡”斗争,主持淮北区党委工作,指挥部队在路西战斗,扩大了新四军在西线战略反攻的前进阵地。解放战争时期,邓子恢历任华中分局书记、华中局第三书记等职。定远作为全国十九块抗日根据地之一,他与新四军的命运息息相连。
定远新研会孟庆报会长与淮安市杨小平副会长互赠书籍
11月7日上午,淮安市新四军研究会副会长杨小平带领参观周恩来总理纪念馆、周恩来总理故居。周恩来纪念馆馆区由一组纪念性建筑群、一个纪念岛、三个人工湖和环湖四周的绿地组成。在纪念馆南北800米长的中轴线上,依次建有瞻台、主馆、陈列馆、周恩来铜像广场和仿中南海西花厅等纪念性建筑。有岚山诗碑、海棠林、海棠路、樱花路、五龙亭、怀恩亭、西厅观鱼等。周恩来铜像双手叉腰、面带微笑,显现出周恩来平易近人的风范。
纪念馆中周恩来总理铜像
参观周恩来总理故居
周总理汉白玉雕像象征周恩来一生两袖清风、清清白白。周恩来生平业绩陈列馆多种展陈再现了周恩来光辉的一生。习近平总书记说:“周恩来同志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一颗璀璨巨星,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一面不朽旗帜”。
张怀旗副秘书长与孟庆报会长在周恩来同志故居前合影
盐城,重建新四军军部
11月7日下午,参观新四军纪念馆。
江苏省盐城市新四军纪念馆是全面地、系统地反映新四军抗战征程的综合性纪念馆。再现了新四军八年抗战、十年征程的烽火岁月,展示了新四军和华中抗日根据地近900位新四军杰出代表的闪光经历。新四军重建军部旧址(泰山庙)又名东岳庙,位于盐城市区建军西路118号。1941年1月,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发生后,刘少奇、陈毅奉命在盐城重建新四军军部。
11月7日下午,张秘书长、孟会长一行参观新四军军部纪念馆
泰山庙成为重建后的新四军军部机关和中共中央华中局驻地,刘少奇、陈毅等新四军领导人在这里指挥华中地区的抗日斗争。新四军重建军部旧址作为中国人民抗战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地和见证物,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一处意义重大的历史遗迹,成为红色文化游览的胜地和爱国主义教育的课堂。随后,因日军围剿,新四军军部移驻盱眙黄花塘,开启新四军抗战新的篇章。
三天的考察学习活动紧凑而有序,考察组一行纷纷表示接受了一场新四军铁军精神的洗礼,开阔了视野与境界,加强了学术交流与联系,提高了理论研究的深度与广度,进一步深化了我党开辟皖东、扩大皖北、巩固华北、发展华中战略的重大历史意义,通过皖东、皖东北、皖北、苏北根据地的创立与巩固,最终实现豫皖苏鲁等抗日根据地连成一片,打通了八路军与新四军的通道,为抗日战争乃至解放战争的全面胜利奠定了深远而又坚实的基础。
责编:中旗网子木
作为党和国家领导人,反腐就要敢于叫板。毛泽东说:谁腐败,我就杀谁的头;我毛泽东腐败,就让老百姓砍我毛泽东的头!现在还有那一个党和国家领导人敢如此叫板?!
“大民:一件获得国家金奖的雕塑作品引发的争议和思考”。发生这样的事并非一件一时一天一月一年,近几十年来已说不清道不尽理不完,根子就在中宣部有活阎王们统治!!!
孟会长您们一行红色之旅参观考察多地传经送宝,相互交流,加深情谊收获满满。
传承红色基因,奋起反腐。11.17昆仑策网刊登了篇“罗援:一份活生生的讨贪檄文”,盛赞了我党隐蔽战线具有传奇色彩的隐形将军韩练成同志。韩27年被刘志丹确定入党,因“4.12政变”,未及办手续;后就读中央陆军官校、陆军大学,曾救援过冯玉祥、增援过白崇禧、解救过蒋介石,被蒋御赐“黄埔生”即“赏穿黄马褂的人”;历任委员长侍从室高级参谋、16集团军副总司令兼参谋长、46军军长,深受蒋器重,指日可黄金万两、飞黄腾达。可他信仰不改,一直寻找党组织,42年由周恩来介绍加入中共情报工作系统,除提供情报保护过琼崖纵队,47年莱芜战役配合解放军全歼国民党军56000人,后提供大量最高机密情报,屡立大功。48年脱离国民党率部起义,49年初辗转到解放区,当时问他“按起义将领对待,还是要归队加入共产党?”他斩钉截铁地说,“我要党员身份”,50年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将按起义将领奖给的一笔黄金全部交了党费(55年评衔,前者可评上将,后者按党龄只能评中将,他义无反顾决择了后者)。几十年来,不论在党外时候,还是入党以后,他都按自己信仰和入党誓词兢兢业业地为党工作,淡泊名利;去世后遗言不留骨灰,由火葬场处理,不再装殓。 鉴此,罗援痛斥了现军中利益腐败链及郭伯雄、徐才厚等大小“军老虎”渺小无耻,对军队、党、人民造成极大危害。但罗援对军队贪腐败类的出现和形成,还是只讲个表面、现象,没有深挖、或在回避、或不敢深究根由。[待续]
[续上]根源在:文革结束,定为残酷迫害的陈再道,官复原职,他利用手中权力下令拆掉当地一家幼儿园,为自己建造豪华别墅,耗用国家外汇几十万元;原军委工程兵诗人叶文福得知这一贪腐事实,于1979年愤然写下长诗《将军,你不能这样做》(首发在1979年8月《诗刊》上),痛斥将军的腐败行为,一时《军报》、《文汇报》、一些电台等纷纷转载和播出朗诵;邓小平悉后亲自点名批评叶,中国作协党组书记、文化部副部长、总政治文化部部长刘白羽一反常态变脸在此诗后面批写:“诗人,你不能这样写”, 随之叶遭批判、隔离审查,诗被封杀,由于拒不认错,以至丢了军籍,自1979年至2016年被互联网揭示重新发表,诗人一家受到了长达35年的秘密监视,至今未有平反。反腐的遭批判、丢军籍、全家监视居住;腐败的得到庇护、毫发未损;从此军内腐败越演越烈,大小“老虎”前倒后继,军内流传“茅台一箱,官提一级”,“抓蟹‘一只不如一只’,打虎‘一只比一只大’”。所以反腐败,罗现象、谈表面,再誇誇无用,必须挖根究由,批臭批倒“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