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年12月8日,由一二•九后代联谊会主办的纪念一二•九运动84周年活动在北京西单西西友谊酒店举行。图为活动现场。(中旗网张伊摄)

中旗网北京2019年12月10电(张伊)2019年12月8日,北京的冬日寒意料峭,西单西西友谊酒店内却暖意浓浓,由一二•九运动后代联谊会主办的纪念“一二•九”运动84周年活动在此举行。西单在“一二•九”运动中具有历史意义:当年由姚依林、郭明秋等人组成的“一二•九”示威游行总指挥部就设在西单的亚北咖啡馆。参加此次聚会的人员为来自当年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东北大学、燕京大学、北师大、中国大学、北平大学、辅仁大学、华北大学、复旦大学、山东大学、东北中学、师大附中及各地的一二•九运动后代160余人,分别来自北京、武汉、天津、成都等地,大家齐聚一堂,怀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心情,纪念“一二•九”运动,怀念“一二•九”前辈。

西单在“一二•九”运动中具有历史意义:当年由姚依林、郭明秋等人组成的“一二•九”示威游行总指挥部就设在西单的亚北咖啡馆。

一二•九运动后代联谊会的陆莹主持了本次活动。(中旗网张伊摄)

一二•九运动后代联谊会的高小远致欢迎辞。(中旗网张伊摄)
聚会由一二•九运动后代联谊会的陆莹主持,由高小远致欢迎辞。他首先对出席聚会的嘉宾和远道而来的与会者表示欢迎!他说,“一二•九运动”亲历者们从1980年代起,便开始了每年纪念“一二•九运动”的活动。姚依林在回忆中也曾说过,一生中最值得怀念的是“一二•九运动”时期。在举办纪念活动上,北京大学办得最多。大概与一件事有关:1935年有一位叫芦荻的北大学生,在23年后回到北大当校长,此时已改名叫陆平。当然,北大从一二•九中走出的人才多也是一个原因。2012年,96岁高龄的一二•九运动参加者李欣老人希望,一二•九运动后代要传承纪念“一二•九运动”的传统,继续光大“一二•九”精神。今天是后代聚会纪念的第八个年头了,聚集人数在逐年增多。联谊会将好好准备明年纪念“一二•九”85周年的活动。

聚会嘉宾,原团中央青运史档案馆副馆长、青运史专家李玉琦在发言中讲述了一二•九运动的历史意义。他说,“一二•九”在中国的历史上,不管是从170多年来的近代史,还是将近100年的党史,“一二•九”都是重要的一页。从党的历史来看,如果说五四运动是开端,那么一二•九也起到了重要的接续作用。同时,一二•九运动是抗日战争前的一次大的青年活动,它的意义正像毛泽东讲的:五四运动为大革命作了准备,“一二•九”运动推动了“七•七”抗战,为“七•七”抗战做了准备。一二•九运动具有划时代意义,由于“一二•九”运动的发生,结束了中国内战的局面,实现了全民族的团结、抗日。从“一二•九”运动的研究角度看,还有许多历史现象、历史问题,需要我们弥补以前研究和资料积累的不足。我们有责任把这段历史资料完善起来,补充起来、存留起来,把它留给永远。

一二•九运动后代联谊会的李炎向大会汇报了《唤起全民族的抗战 ——“一二•九”运动人物记》的编审及送审情况。他从书籍名称的确定;成书稿件的采纳;本书的顾问、编辑委员会及专家审读意见等几个方面做了说明。他说,本书的编撰,是在一二九一代老前辈的支持、指导下完成的。一二•九运动亲历者李欣、黄甘英老人就给予了大力支持;百岁老人孟英提供了他当年亲自拍摄的珍贵历史照片;近百岁的伊之老人亲笔撰稿;耿真老人克服了视力微弱的困难,不但记述了亲人吴涛,还为抗日烈士白乙化和王波撰稿;清华自行车队唯一的女性、102岁的吴瀚老人,在一二•九81周年之际为纪念大会写下了“不忘初心”“继往开来”的条幅;一年之后的纪念大会,一二•九时期曾任中共北平农委书记的刘杰老人,在103岁高龄时为我们写下了“弘扬一二•九精神,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大型条幅。虽然前辈们相继离世,但是他们的夙愿和留下的精神财富是对我们弘扬一二九精神的最大激励。大家本着对“历史负责、对一二九前辈负责、对后人负责”的精神,在编审过程中,始终坚持了“严肃性、严谨性、求实性”的原则,对于重要事件和重要人物及某些有争议之处,编审人员进行了反复讨论和大量的核实工作。在整个编纂研究过程中,大家群策群力,采取去档案馆、回前辈母校查阅档案等多种方式,克服了资料少、线索缺、史实核实难等诸多难题,查阅大量档案资料,助力和推动志传的书写,为本次书籍资料的集纳创造了一大笔财富。他们还开拓思路,充分运用这次人物记撰写中掌握的资料,拓展传播、光大前辈及其“一二•九”精神的新路。

一二•九运动后代联谊会的北大、燕大组的张炜元发言。(中旗网张伊摄)

一二•九运动后代联谊会的中学组代表、东北中学胡冰之女胡江峰发言。(中旗网张伊摄)
北京大学和燕京大学组委托张炜元向与会者赠送了珍贵的历史资料——《一二•九时期北京大学、燕京大学的校刊》和《永恒记忆》两本书。张炜元以图文并茂的方式、以《记录历史经典 传承前辈精神》为主题,介绍了这两本书的梗概以及编辑印刷这两本书的情况。中学组代表胡江峰以《“五月的鲜花”唱响在东中》为题,介绍了他们的研究成果:东北中学及其学子包括东中教师、《五月的鲜花》谱曲者阎述诗等人,在“一二•九”运动中发挥的作用及对抗战的贡献。

聚会的发言人中还有一位较特殊的后代,她叫冷允澈,今年已经85岁,是当年中共北平市委负责人之一冷楚的女儿,曾在襁褓之中被父亲抱着见历了12月9日的游行,是当年游行中年龄最小者,也是聚会人员中唯一一位亲身经历“一二•九”游行的人。冷允澈讲述了她对纪念“一二•九”运动的感想》,并认为传承好一二九运动的精神是一个重要的、重大的主题,也是今天我们当仁不让的历史责任。 最后,李炎做了《迎接一二九运动85周年 群策群力创新纪念活动》动员讲话,提出了六点倡议,希望大家广开思路、群策群力,献计献策,办好“一二•九”运动85周年的纪念活动。

郭晓惠发言。(中旗网张伊摄)

马志芳发言。(中旗网张伊摄)

聚会中,大家纷纷发言、互相交流、气氛热烈。刘靖主动登台,演唱《我的祖国》,吴安指挥观众们合唱副歌,台上台下,激昂的歌声将这欢聚时刻带入高潮。


为本次活动辛勤工作的同志们。(中旗网张伊摄)

为本次活动辛勤工作的同志们































活动现场。(中旗网张伊摄)

签名。(中旗网张伊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