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享交流 跨越发展 ——《雕塑》杂志社在北京举行2020新年座谈会

  • 时间:   2020-01-19      
  • 作者:   本站      
  • 来源:   中旗网     
  • 浏览人数:  1872

2020年1月18日下午15:00,《雕塑》杂志社在北京亦庄开发区举办“2020新年座谈会”。会议邀请杂志在京编委、艺委、顾问,美术高校、雕塑艺术、工艺美术、艺术收藏、文化交流、新闻传媒等领域的领导与高端专家、学者近50人,通过对《雕塑》杂志25年来的历程回顾,并以雕塑为核心,从国家、民族高度上展望我国雕塑艺术、文化产业、城市设计、生活美学、国民教育、数字科技、小康社会等方面的重要话题,共商新形势、新时期下文化艺术行业的创新发展方向与对策,以及城市雕塑与公共艺术对当代城市文化及生活品质方面的新思路。

出席嘉宾有《雕塑》杂志顾问、中国世界民族文化交流促进会会长马小玫,著名雕塑家、中国雕塑学会名誉会长曹春生,《雕塑》杂志社社长、中国世界民族文化交流促进会副会长范伟民,北京市人大常委、民盟北京市委专职副主委宋蔚祖,《雕塑》杂志社执行社长、北京龙之旅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代雨东,《雕塑》杂志社副社长、上海世界手工艺产业博览园董事总经理林汉文,《雕塑》杂志主编、四川美术学院教授朱尚熹,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学院院长、教授王中,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国文化产业促进会副会长秦璞,中国扶贫与乡村振兴研究中心主任、中国老区建设促进会副会长黄永嘉,中国留学人才发展基金会副理事长郝雪,中国扶贫开发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振海,《雕塑》杂志艺委、天津美术学院教授景育民,《雕塑》杂志编委、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翁剑青,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雕塑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宋伟光、著名雕塑家、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杜洪宇,北京工业大学艺术学院教授、院长邹锋,北京服装学院造型艺术系雕塑专业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马天羽,《雕塑》杂志社社长助理朱林等。

与会专家首先集体观看了《雕塑》杂志25周年发展历程宣传片。2020年是千年一遇的公历纪年幸运重合之年,恰逢《雕塑》杂志创刊25周年。25年来,《雕塑》杂志社发展的过去历程与中国改革开放40年的经济发展紧密相连,用汗水浇灌收获,以实干笃定前行。从创刊时的季刊发展到现在的双月刊,再到获得国家百种重点期刊和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认定的第一批学术期刊,成为目前中国乃至亚洲最具影响力的专业期刊。连续134期《雕塑》杂志的编辑出版,14届“全国高校毕业生优秀雕塑作品展”,21届“中国雕塑论坛”,10本“中国雕塑年鉴”,4届“中国雕塑年鉴展”,以及大量的“聚焦与共鸣”国际交流展、“抽象雕塑”培训班……《雕塑》杂志目前成立了顾问委员会、学术委员会、编辑委员会、艺术委员会、海外观察员等团队,人员遍及雕塑、建筑、园林以及教育、文化、旅游等领域的退休领导与行业专家。人员身份包含教授、研究员、博导、院士、美术师、编审、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等。在社长范伟民带领下,杂志社运营团队荜露蓝蒌,勤勤恳恳,以心血和汗水浇灌着这朵中国雕塑艺坛奇葩,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2019年由中国发展网主办的“致敬改革开放40周年,共商高质量发展论坛”上,将艺术界改革开放40年“中国改革贡献人物奖”颁发给了《雕塑》杂志社范伟民社长,代表着国家与社会对《雕塑》以及工作人员的肯定。

在《雕塑》杂志主编朱尚熹、执行主编范海民共同主持下,与会代表积极发言。

雕塑》杂志创始人、社长范伟民致辞

《雕塑》杂志创始人、社长范伟民首先致辞,回顾了25年来杂志发展的历程,对与会嘉宾与社会各界人士的多年来的支持表示感谢,表达了继续保持学术质量、壮大发展的信心与决心。他强调,在党和国家重视传统文化、倡导文化软实力、号召文化复兴的新时代,坚决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二为方向”“双百方针”,通过雕塑艺术,致力于国家、民族与社会的公益事业,为整个行业做出更好的服务。希望通过接纳新思想、容纳新技术、招纳新人才,积极探索媒体传播的新模式、新架构,以期在新的历史时期内有新的突破与发展。

中国世界民族文化交流促进会会长马小玫致辞

中国世界民族文化交流促进会会长马小玫在讲话中,对《雕塑》杂志让中国文化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增进国际间的友谊与合作,多年来对推动中外文化交流方面做出的贡献予以充分肯定。她提出,要把握住习总书记所说的“中国精神是社会主义文艺的灵魂”,要将中国精神融入艺术生命中,在脉管中涌动爱国主义的血液,以雕塑创作传递鼓励人、带动人的正能量,传达积极向上的奉献精神,践行推动国家复兴、民族复兴与文化复兴的神圣使命。

《雕塑》杂志社副社长、上海世界手工艺产业博览园董事总经理林汉文发言

《雕塑》杂志社副社长、上海世界手工艺产业博览园董事总经理林汉文,提出全球视野下将雕塑艺术与产业经济联姻的倡议,提出“让西方购买中国”的建议,实现新时期艺术、文化、旅游的多重互动。并表示将在上海虹桥创建《雕塑》杂志雕塑园区,集创作、交流、销售于一体;在深圳创建主题公园,创建文化创意示范区;在海南建立雕塑美术馆集群,推动文旅发展;与静安区相关公益基金会合作,组织禅茶一体的艺术活动,植入雕塑活动,打造新形势的文化空间。

《雕塑》杂志社执行社长、北京龙之旅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代雨东发言

《雕塑》杂志社执行社长、北京龙之旅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代雨东,提出了龙之旅集团将发挥《雕塑》杂志专业优势平台,为新时期我国文化艺术产业发展助力的设想计划。


著名雕塑家、中国雕塑学会名誉会长曹春生致辞

著名雕塑家、中国雕塑学会名誉会长曹春生,结合百年中国雕塑艺术发展的回顾,城市雕塑价值与作用的分析等话题,对《雕塑》杂志在中国雕塑事业中的推动所用予以赞扬,认为是时代的产物,总结了创作经验,梳理了学术理论,对于沟通东西方文化起到了重要作用。并对《雕塑》杂志自力更生、独立发展的经营方式表示认同,对融汇东方与西方、沟通学院与民间、跨越古代与现代的办刊思想予以肯定。


著名雕塑家、《雕塑》杂志主编朱尚熹教授发言

著名雕塑家、《雕塑》杂志主编朱尚熹教授,回顾了自己担任杂志主编、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雕塑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及主任以来的展览、会议及业务工作情况。表示将依托中国雕塑论坛,推广“公共艺术奖”“国之大匠成就奖”等各类奖项的评选与推广,推动雕塑艺术创作与学术理论发展。并对杂志近期运营与发展情况,提出可实施的相关有效措施,如栏目策划、学术方向的调整,坚持同国家发展与社会需求紧密相连,随着时代进步而不断创新。

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学院院长王中发言

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学院院长王中,认为《雕塑》杂志的当代发展本身是一个“奇迹”,有着独立的办刊思想与运营思路。在千年一遇的变革时代,处于纸媒艰难发展的时期,要具有创新思维与应变思路。在杂志内容、范围与方向上,要有跨越式思维,除了雕塑艺术,要加强对工艺美术的关注,关注工艺美术与非遗的转化。要关注艺术市场的变化,尤其是艺术衍生品的推出,与其他机构与平台的联动,汇聚所有文化、艺术与产业资源,实现新的突破式发展。

北京市人大常委、民盟北京市委专职副主委宋蔚祖发言

北京市人大常委、民盟北京市委专职副主委宋蔚祖:从工业设计的角度上,提出《雕塑》杂志的服务方向要跳出雕塑谈雕塑,要关注文化,关注受众需要,比如欧洲最初的工艺美术运动中表达的是文化内涵。不仅仅是环境中的公共艺术,或者是雕塑园,更应该如何关注老百姓生活中的雕塑,通过这些方面占领市场。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雕塑系原书记、教授杜洪宇发言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雕塑系原书记、教授杜洪宇:在我国新的重要转型期,《雕塑》杂志要有积极而有效的应对思路。整合资源,把杂志做成一个高端平台,以强烈的生命力、时代性、专业性,焕发新的生命力。

《雕塑》杂志执行主编范海民发言

《雕塑》杂志执行主编范海民:在会议主持中,畅谈了新时期杂志发展的相关计划,提出广开思路,打造传统媒体与数字多媒体相结合的立体平台,更好地服务于本行业。
与会专家就相关议题各抒己见,对《雕塑》杂志创刊25来的重要贡献予以梳理,建议在办刊过程中要坚持学术发展的同时,始终坚持同国家发展与社会需求紧密相连,使中国雕塑事业的发展更上一层楼,使国家文化产业的发展更具独特魅力。对于即将到来的25周年庆祝活动,建议:一、在代表中国艺术展示的最高殿堂——中国美术馆,集中刊登在一百多期杂志封面的优秀作品,举办高水准的主题雕塑展,通过展示这些水准高、影响大、曾获得全国级奖项的作品,使之形成中国雕塑行业展示改革开放40多年艺术成果的年度盛会。二、根据中国雕塑艺术现状与文化发展、城市建设情况,举办一届具有启迪作用与行业影响的主题论坛,从理论高度上梳理指导艺术实践,探讨艺术与商业、文化、旅游之间的关系,探索以雕塑艺术为核心的文化创意产业的未来发展,带动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双重提升。三、举办一个跨艺术行业、弘扬正能量的高端表彰会议,向25年来对中国雕塑艺术做出重要贡献的艺术家、理论学者以及文艺机构进行评选,对杰出人士、机构进行表彰,鼓励与启迪业界做出更多贡献。

2020年里,《雕塑》杂志将遵循创新发展之路,从如下几个方面继续开展业务方向。一、优化年度奖评审规模和机制,评选出《雕塑》杂志2019年度“公共艺术奖”“原创雕塑奖”“泛雕塑奖”“国之大匠成就奖”四大奖项。二、优化栏目设置,在以往成熟栏目基础上,增加栏目,形成独立评论、特别关注、封面艺术家、艺海掇英、泛雕塑、公共艺术、国之大匠、理论纵横、传统雕塑、国际视野、雕塑教育等栏目。三、形成雕塑界全覆盖、忠实现实与热点、独立视野、学术前沿、国际视野、雕塑的更加雕塑、边界的更边界等杂志运营与宣传理念。四、体现国际视野,增加直接对外国艺术家的采访内容。五、强化展览工作,继续运作与举办第22届“中国雕塑论坛”、第15届“全国高校毕业生优秀雕塑作品展”、第5届“中国雕塑年鉴展”、第3届“《雕塑》杂志年度奖”等。六、编辑出版等常态工作,包括杂志网媒建设,雕塑在线官网改版重建,以及其它随机性学术活动、策划和组织工作。

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2020年之初举办本次座谈会,集中知名的行业领导与业界专家,对未来雕塑艺术领域的未来发展予以探讨,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正如习总书记在元旦致辞中所说“初心和使命是我们走好新时代长征路的不竭动力。”2020年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冲锋号已经吹响。《雕塑》杂志将以习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切实履行艺术传媒行业各项职责,秉持“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文化使命一如既往地坚持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并重,突出杂志的政治导向和文化担当、文化传承,推动行业发展,用雕塑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文化,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昌盛

本文来源于雕塑杂志  文/徐永涛《雕塑》杂志副主编



责任编辑:admin
关键字:资讯中心、教科文卫
    • 相关内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