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奏三烈士人生事迹

  • 时间:   2021-09-13      
  • 作者:   汪向东 韩加锋      
  • 来源:   中旗网     
  • 浏览人数:  1721

1927年,国民党右派公然叛变革命,全国大革命从高潮跌落低谷,江西省赣东北地区和全国各地一样都沉浸在白色恐怖中。这一年,万年县库田村谱匠出身的韩奏三在弋阳县邵家畈村,结识了早年参加过五卅运动,回乡发动群众运动的邵式平。韩奏三生于1910年,自幼聪明好学,不仅写得一手苍劲秀气的篆体字,而且嫉恶如仇,爱打抱不平。1928年,在邵式平影响下,韩奏三追随邵式平在弋阳县参加土地革命,加入中国共产党,因作战果断勇敢,不久就被擢升为连指导员。

1930年7月红十军成立,翌年,韩奏三被调任彭(湃)杨(殷)军校二区队政治指导员。1932年11月,经红十军政委方志敏指派,决定刘以标任团长,韩奏三任政委,抽调60名排、连、营、团四级干部,组成红军参观团赴中央苏区学习。1933年1月,到达中央苏区江西黎川县城,受到朱德总司令、周恩来总政委、王稼祥总政治部主任的亲切接见。接着参加红军大学第三期高级指挥科学习。2月下旬,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反动派加剧对赣东北革命根据地“清缴”,方志敏致电中央,要求参观团提前毕业。1933年5月,参观团返回到闽浙赣苏区。1935年1月,国民党占领闽北苏维埃所在地大安,闽北的党组织和红军转入游击战,闽赣特委决定将五十八团及闽北独立团、独立营组成闽赣独立师,韩奏三、熊加财、张火旺、刘凤省等一部分人留在闽赣苏区。8月1日成立闽赣省独立师(地方称、工人独立师)韩奏三任独立师政委。次年韩奏三被任命为闽北独立师第三团政委,为迅速建立革命根据地,他率领原在松溪河畔活动第三团的30多人昼伏夜行,途经山峰、村头、南湾、后龙等广大农村,驻扎在山高林密的下马溪一带,包括下马溪、溪里、程地为中心的周边地区。同年冬,韩奏三亲率独立师三团一部分队伍从下马溪、松政边出发,深入屏南、古田、建瓯地区开展活动,从部队中挑选骨干组成小分队赴周边乡村,宣传共产党的政治主张,召开群众大会,号召农民兄弟支持红军,组建贫农团。先后发展沈永祖、沈永党、沈久卢、沈久竹、沈永清5人加入党组织。下马溪虽然是一个天然的养兵之所,但这里地带狭小,交通不便,信息闭塞,与外界联系困难,对今后的生存和发展极为不利,于是,韩奏三写信给熙岭村倾向进步的屏南县东区联合团武装队副队长张良栋,希望得到附近村庄群众的同情和革命人士拥护,在人力、物力等方面的支持和配合,张良栋先后秘密为游击队购买枪支弹药、日常生活用品,帮助运送粮食。同时韩奏三要求战士们鼓励进步青年为红军担任向导,发动进步妇女帮助红军制作子弹袋、军帽、军鞋,在山岗上设置瞭望哨。并同王助、饶守坤率领40多名红军赶到官岭村,群众见红军队伍纪律严明和国民党军队天壤之别,非常拥护,孙立绪、孙金槌等7名要求参军青年,被韩奏三直接带回下马溪根据地。12月,组成十二支400多人的游击队,开辟了大段、溪里、下马溪等革命根据地,建立2个县委、1个县苏、2个区委、3个区苏、26个党支部和许多的情报站,队伍由30多人发展到100多人,这支队伍被改编为闽北独立师第三纵队第七支队,韩奏三任支队长兼政委,游击区活动范围扩展到了熙岭、代溪、甘棠、棠口一带。1936年3月,建立起包括大塅、溪里在内的整个下马溪革命根据地。

下马溪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及闽北独立师第三纵队第七支队就像一把尖刀插在敌人的心脏。韩奏三率部数年转战于屏南、建瓯、宁德之间,敌人多次“围剿”均以失败告终。1936年6月,在溪里村对面山巧设埋伏,打垮前来围剿根据地的福建省保安第四团一个营,毙敌10余人,缴获大量枪支弹药。8月,韩奏三与王助率闽北独立师第四纵队100多人攻占小梨洋,毙伤民团10多人,巩固了大段、下马溪、溪里为中心的根据地。这年正值春耕春种季节,溪里及附近村庄群众严重缺粮,韩奏三了解到这一情况后,立即组织红军战士,把漈头大地主张世实设在溪里的粮仓打开,除一些作为军队口粮外,绝大部分都分给了穷苦农民,解决了穷苦农民的春荒问题。群众们亲切地尊称韩奏三为“韩队长”,可在敌人眼里,他却是谈虎色变的“韩老虎”。这年冬,韩奏三被任命为闽北独立师第一纵队及第一支队政委。

1937年2月,韩奏三与王助率闽北独立师一部与闽东独立师100多人,在龟潭村郑学桥头伏击国民党八十七师一个连,毙伤敌10多人。经过几年的浴血奋战,闽北、闽东两块根据地终于连成一片,下马溪成为闽东北革命根据地中心区之一。2月下旬,闽北独立师第三纵队第七支队奉命从下马溪根据地调往闽北总部,准备参加组建新四军,韩奏三把留下的10多位战士组成闽北独立师屏南游击队保卫下马溪根据地,继续坚持革命斗争。5月,率部从屏南溪里、下马溪根据地出发返回闽北总部,途中在建瓯河岭与国民党军遭遇,双方激战两个多小时,不幸中弹牺牲,时年27岁。

早在1926年韩奏三大哥韩佑三就参加了红军,1934年同方志敏一起因被判陡出卖被補,至今无音讯。二哥韩真三与嫂子王春枝一直做地下党工作。解放后,韩真三在江西省人民政府工作,因胃病严重不久便回万年。他们父母已是80多岁高龄,两位早年就支持革命的老人临终时,嘱咐儿孙们将他们分别埋葬在库田村的南北村口,两位老人说他们要在村口永远守望,等着自己的二崽回来。

责任编辑:admin
关键字:特别推荐、资讯中心

评论区

发布
    • 相关内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