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继宁:深切怀念我的奶奶陈琮英—纪念红军女战士、任弼时同志夫人陈琮英同志逝世20周年

  • 时间:   2023-05-31      
  • 作者:   任继宁      
  • 来源:   中旗网     
  • 浏览人数:  4350


任继宁:深切怀念我的奶奶陈琮英

—— 纪念红军女战士、任弼时同志夫人陈琮英同志逝世20周年


【编者按】今年5月31日是中国工农红军女战士、中国共产党七大中央书记处书记任弼时夫人陈琮英同志逝世20周年纪念日。在这特别的日子里,笔者受任弼时、陈琮英惟一的孙子任继宁委托,编辑刊发任继宁在2005年12月出版的《我的爷爷任弼时》书中《我的奶奶陈琮英》(节选)部分,以为深深缅怀!(张伊)


Image 0053-1.jpg


“无名英雄”是毛泽东给予陈琮英的最高评价,她当之无愧。陈琮英无论在哪儿,从不因自己参加革命早,又经历过长征而居功自傲。她的质朴、坚守,她对名利的淡泊,她对后辈的严格,赢得了人们的赞赏和尊重。 

 

我的奶奶陈琮英

 


奶奶陈琮英 

曾祖父任裕道为纪念病逝的原配妻子陈氏并加强和陈氏家族的亲善往来,按照当地的习俗传统,为爷爷任弼时指定了一门娃娃亲。这种风俗在当地叫做“指腹为婚”。即指定爷爷任弼时以后一定要和岳家的侄女陈琮英结为夫妻。这样,奶奶陈琮英不但成为爷爷任弼时的终身伴侣,并且她的一生,也就因爷爷而和革命事业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了。

九十年代,她仍然头戴崭新的红军八角帽,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她对革命事业和对党的耿耿忠心,深受大家的尊重和爱戴。

在党组织和我的父亲任远远的精心照料下,她一直保持着健康的身体,继续参加妇联活动和红军纪念活动,享年一百零二岁。

我和奶奶 

奶奶陈琮英,是一位意志顽强、对党忠心耿耿、对爷爷任弼时忠贞不二的老一代革命家。在前面,我记述了她从小就辛勤劳作,用自己在织袜厂挣来的微薄工钱,接济爷爷任弼时读完中学。在爷爷从苏联回国参加革命工作以后,她又冒着生命危险,在白区残酷的“白色恐怖之下”担任党的机要交通员,为党传递机要情报,保障了党对革命运动的指挥和联络,为革命做出了重要贡献,深为党组织所信任。

爷爷任弼时两次在白区被捕入狱都是奶奶陈琮英出面营救的。她曾怀里抱着年幼的大女儿苏明,爬在通往长沙的火车煤车顶上,一路风霜,赶往长沙。

我和奶奶、爸爸、妈妈、妹妹

他们的这个孩子苏明,因旅程的艰辛,患肺炎不治,年幼去世。她本人也曾因叛徒的出卖而被逮捕入狱。在狱中,她机智勇敢,保护了党的秘密,经受了斗争的考验。


奶奶是位无名英雄


在红军长征中,奶奶陈琮英本着自己对党对革命的无限忠诚,承担方面军的机要重任,经过二万五千里长征,爬雪山,过草地,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保障着机要工作的顺利进行。

机要工作将党中央和红军各部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奶奶负责的工作是红军队伍中机密中的机密,她也是党内一位当之无愧的无名英雄。

当红六军团从江西先期长征的时候,她忍痛留下了一个孩子在湘赣,寄养在江西老乡家,但因连年战乱,这个孩子丢失了。组织上派出同志们在方圆数百里仔细寻找,也未能找回。所以,爷爷和奶奶对在延安出生的我的父亲任远远这惟一留下来的儿子格外疼爱,寸步不离。这在许多珍贵的历史照片中都有记载。


奶奶的亲情


自从我记事时起,奶奶对我就倍加疼爱,关怀备至。她总是尽量让我吃好,穿好,生活好。

她知道我喜欢喝凉白开,就找个玻璃瓶子,专门用作盛凉开水用。别人都不许用这个瓶子里的水。晚上睡觉时,我常会把被子踢开。奶奶常常起来,定时检查我是否盖好了被子,免得我受冷着凉。

奶奶和我

当我长大以后,奶奶仍不舍得我离开左右。为此,她还请组织上在客厅后面,新建一间小房子,取名“小屋”,供我学习、生活。因“小屋”门口和奶奶卧室很近,所以奶奶还是照样起来查看我的被子是否盖得严实,窗户是否关好,以免夜间着凉。

小时候,我喜欢吃大葱炒肉。所以,奶奶就让厨房每顿饭都要做大葱炒肉。让我吃得高兴。所以,在上小学时,我曾经是一个小胖子。那时奶奶对我的恩爱,现在回想起来,感到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奶奶关照我沙发小睡


还记得上学时,我不擅学习,因而感到非常吃力,学习成绩也不好。有时一回到家里,便一头倒在客厅沙发上,小睡不起。

奶奶关心我,她不但找来被子替我盖好,就连灯光也都调到得最暗。

她怕声音大吵到我,就将客厅所有的门都关好,整个客厅都不让别人进去,甚至也不让爸爸进。连她自己也到别的房间休息。

奶奶和我、妹妹

去年,我终于完成了在国外工作学习的所有计划,回到了十几年前离开的客厅,在通天紧张的编写本书的工作之余,还保留这个小时候留下的习惯,在同一沙发上小睡一会儿,然后继续不停地写作。


奶奶鼓励我走自己的路


九十年代初,我计划到国外学习。那时,我还在中国政法大学读法律。这次出国对我来说当然是雄心勃勃,并且我对国外的生活,也像其他人一样充满了好奇。

在家里,爸爸妈妈对我的去留问题产生了较大的争议。最主要的还是担心奶奶放心不下。但是,奶奶还是同意让我走出这个大院。她对爸爸和妈妈说:虽然她很喜欢这惟一的孙子,但她还是同意让我继续走我自己的路:“那是他的前途”。

就这样,我去了美国,在那里不断地学习外语,并开始从事外贸工作。后来,我又用了近六年的时间,重新进入我理想的学校。在世界名校美国霍普金斯大学,学习先进的商务管理知识。

2004年5月,我取得了该大学第127届商业管理学硕士学位。

聆听奶奶教诲

回想几年前,尽管我不善于学习,但遵循爷爷说过的话:“成功的秘诀在于专心”,终于克服了种种困难,在国外严酷的商业气氛中,不断挑战自己,推陈出新,以优良的成绩,为老一辈争了光。

作为爷爷任弼时的后代,我以自身的行动,像我的祖辈一样,不畏困难,勇往直前,不断取得胜利,不断取得成绩。今天学业的成功,思前想后,应全部来自于我的奶奶和父母给予我的这个机会,所以我的成长与进步也应属于他们。


奶奶给我讲的惟一的长征故事


奶奶虽然在大革命时期,就已经把自己和党的事业紧紧联系在一起,但她本人总是谦虚待人,从来不轻易提起以前发生的事情。

我惟一能够记起的,就是奶奶讲过一段红军长征过草地的事情。有的战士踩入沼泽之中,在沼泽地越陷越深。一位红军战士,为了不连累其他同志,连连向救援的同志摆手,示意他们不要过来,以免也落入沼泽。奶奶能够提到此事,可想当时的情况是多么危急,奶奶的印象又是多么深刻。

这种红军的革命精神,正是红军指战员在重重困难中奋斗不息的革命精神。这也是红军上下同心同德,团结一致的伟大精神源泉所在。

从奶奶陈琮英提到的这一故事中,我看到了她所看到的草地的情景,更加理解了红军长征时的艰难岁月。这个红军故事,是奶奶留给我的一份珍贵礼物。我将永远把它珍藏在我的记忆里。


奶奶的红军帽

任弼时、陈琮英之孙任继宁在爷爷任弼时雕像前。


责任编辑:admin
关键字:特别推荐、革命人物故事

评论区

发布
    • 相关内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