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31日晚,“铭记历史 致敬英雄”专题文艺演出在河北省群艺馆剧场隆重举行。
演出现场
合影
河北省隆重举办抗战胜利80周年文艺晚会 传承红色基因弘扬抗战精神
中旗网石家庄2025年8月31日电(吴晓媛、纪洋、张伊)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2025年8月31日晚,“铭记历史 致敬英雄”专题文艺演出在河北省群艺馆剧场隆重举行。本次活动由河北省人民抗日斗争史研究会主办,通过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重温烽火岁月,讴歌英雄事迹,弘扬伟大抗战精神。
河北省人民抗日斗争史研究会会长赵亚明致辞
晚会在一曲激昂澎湃的《常山战鼓》中拉开帷幕,河北老年大学老战友合唱团以铿锵鼓点展现燕赵儿女不屈不挠的民族气节。由黄克诚同志长子黄煦率领的北京开国元勋后代合唱团,联袂河北老年大学老战友合唱团、河北省军队离退休干部第一休养所等单位,共同献上《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保卫黄河》等经典合唱作品,再现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全民族抗战的壮阔历程。
演出通过音乐、舞蹈、朗诵、戏曲等多种形式,全方位展现抗战历史的深刻记忆。配乐诗朗诵《英雄》慷慨悲壮,颂扬3500万军民以鲜血铸就的民族精神;《四渡赤水出奇兵》《大刀进行曲》等节目生动刻画了革命先辈的英勇智慧;《松花江上》《南泥湾》等抗战经典歌曲引发全场共鸣。京剧《红灯记》、舞蹈《沂蒙颂》等节目,更以深厚的情感张力,展现军民鱼水情深和革命理想信念。
晚会特别邀请东北抗联后代、退役军人、少儿合唱团等多代同台,彰显红色基因的代际传承。河北省体育文化协会组织的健身操、广场舞表演,则展现新时代人民群众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
整场演出在全体高唱《歌唱祖国》的雄壮歌声中落下帷幕。晚会不仅是一场艺术盛宴,更是一堂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课,激励广大干部群众勿忘历史、珍爱和平,在新时代征程上坚定信念、团结奋进,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河北省有关部门领导、华夏文化促进会红色传承专业委员会领导、革命后代、抗战老战士后代、专家学者及各界群众代表观看了演出。
演出现场
主持人:吴晓媛、纪洋
常山战鼓,《旗开得胜》,演出:河北老年大学老战友合唱团
北京开国功勋艺术团 指挥:李晓津
合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保卫黄河》,演出单位:北京开国功勋艺术团,指挥:李晓津
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凤凰涅槃、浴火重生,成为凝聚全民族力量的杰出组织者和鼓舞者,成为领导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坚强核心。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砥立于的滔天巨浪中,它,不屈不挠,浴血奋战!保卫家乡,保卫全中国的烽火烈焰燃遍了九州昆仑。
混声合唱,大型音乐史诗《长征组歌》选曲《四渡赤水出奇兵》,领唱:吴俐霞、王来顺
1935年初,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途中,为了摆脱40万敌军的围追堵截、北上会师,毛主席指挥中央红军三个月的时间六次跨越三条河流,转战川贵滇三省,巧妙地穿插于国民党军重兵集团围剿之间,在运动中大量歼灭敌人,取得了红军长征史上以少胜多、变被动为主动的光辉战例——四渡赤水战役。它为中国革命的胜利保存了有生力量,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
《大刀进行曲》
抗日战争中,面对侵略者的进犯,中国军民在装备悬殊的情况下,举起了大刀与日军短兵作战,在长城主战场喜峰口重创敌人,名声大振,《大刀进行曲》由此产生,慷慨激昂的旋律传遍各抗日战场。
配乐诗朗诵:《英雄》,作者:阿紫,朗诵:吴晓媛、纪洋
14年的全面抗战,3500万中国军民的鲜血/彻底荡涤了中华民族的性格,觉醒了中华民族的精神,涌现出了无数的民族英雄,他们如山矗立,从此真正挺起了中华民族的脊梁。
男声小合唱:《毛委员和我们在一起》,演唱者:北京开国功勋后代艺术团刘晓茅等
这首歌写自当年在红军中流传的毛委员带头吃野菜的感人故事。
女声小合唱:电视剧《红高粱》片尾曲《九儿》,演出单位:河北省群众艺术馆群星合唱团
健身球操:配乐《跟党走》,演出单位:石家庄新华区文体旅局健身队
男声独唱:电影《铁道游击队》插曲《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演唱者:北京开国功勋后代艺术团 赵延
68年前的经典歌曲歌曲《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何意绕指柔,化为百炼钢”,将当年铁道游击队员们在抗日战争艰苦环境中的坚强意志和乐观精神表现得淋漓尽致。
女声独唱:电影《地道战》插曲《毛主席的话儿记心上》,演唱:北京开国功勋后代艺术团女高音歌唱家刘影
无数次中国革命的实践证明,是毛泽东思想指引着我们一次次走向了胜利。
小提琴独奏:抗战电影《归心似箭》插曲《燕南飞》,演奏者:北京开国功勋后代艺术团刘婷
合唱:《退役军人之歌》,演出单位:河北省军队离退休干部第一休养所军休之声合唱团
舞蹈:《崛起》,演出单位:河北老年大学老战友合唱团
女声小合唱:《军中姐妹》,演出单位:北京开国功勋后代艺术团王亚琳等
男声四重唱:《游击队歌》,演唱者:北京开国功勋后代艺术团 赵延、王来顺、刘晓茅、李诗彤
有着小军鼓一样活泼清新音乐风格的《游击队歌》,表现了蓬勃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而深受人们的喜爱。它是当年的新四军战士、著名作曲家贺绿汀于1937年创作的一首解读游击战法的歌曲。
合唱:《黄水谣》《天下乡亲》,演出单位:河北老年大学老战友合唱团
著名作曲家冼星海在抗日战争爆发后,创作了一首象征中华民族精神的音乐史诗《黄河大合唱》,其中的《黄水谣》描绘了黄河美丽的景色和敌人侵入后造成的凄惨景象;表达了人民对土地、对生活的热爱和家破人亡妻离子散的痛苦,也表达了对敌人的深刻仇恨。歌曲在痛苦中蕴含着力量和希望,使得它深刻而催人奋进。
由当代著名军旅词曲作家创作的《天下乡亲》,则是大型情景音乐套曲《西柏坡组歌》中的一个唱段,描绘了人民群众为了支持人民军队甘愿牺牲一切的深厚情谊。
《在灿烂阳光下》,演出单位:河北省群众艺术馆群星合唱团、少儿合唱团
胜利以后得和平来之不易,改革开放以来的历程风风雨雨,沐浴在和煦的春风中,请不要忘记跟紧领路人。
笛子独奏:《我是一个兵》;第二曲:《扬鞭催马运粮忙》,演出单位:北京开国功勋后代艺术团刘卫军
独舞:《沂蒙颂》,表演者:北京开国功勋后代艺术团 张燕
在被称为“华东延安”的沂蒙山革命根据地,每一座山头都燃烧过抗日战争的烽火,每一寸土地都浸透了抗战军民的鲜血,在那里,红嫂救助伤员的故事尽人皆知,沂蒙情的颂歌代代相传。
现代京剧:《红灯记》中李铁梅的唱段,《光辉照儿永向前》,演唱:北京开国功勋后代艺术团 孔英
《京剧红灯记》讲述了抗日战争时期由不同姓氏组成的一家三代人红灯相传、投身抗日的故事。
女声独唱:《英雄赞歌》和《我爱你中华》,演唱:东北抗联后代、国家一级演员、音乐学院教授 刘淑珍
男声独唱:《松花江上》,演唱者:北京开国功勋后代艺术团 李晓津
《松花江上》曾是经风靡中华大地的《流亡三部曲》之一,它是一首不朽的战斗性悲歌。面对故土山河沦丧、同胞流离失所,它那悲怆的诉说和呼唤,深深地触动了中国人的亡国之痛,歌声所至,唤人猛醒,对激励广大民众同仇敌忾、共赴国难而奔向抗日战场,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电吹管演奏:《强军战歌》和《中国军魂》,演出单位:河北省军队离退休干部第一休养所电吹管乐团
广场舞:《映山红》,表演单位:石家庄市曳步舞专委会
童声独唱:《让我们荡起双桨》和《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演唱:东北抗联后代 张嘉禾
这两首歌曲将带我们回到幸福纯真的少年时期。
女声独唱:《江山》,演唱:北京开国功勋后代艺术团 女高音歌唱家、国家一级演员 侯丽娟
中国共产党和老百姓血肉相连,共产党是老百姓的希望,而老百姓是共产党的天、地、山、海。歌声中重温了峥嵘岁月里的鱼水情深。
合唱:《在太行山上》,指挥:李晓津,演出单位:北京开国功勋后代艺术团
全面抗战期间,中国共产党在自古兵家必争之地的天下之脊太行山建立了跨越山西、河北、河南广大区域在内的敌后根据地,作为开展游击战争的战略基地,并实行了一系列政治、经济和文化建设,太行山上展现了一幕幕军民携手的动人情景,涌现出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
合唱:《南泥湾》
1938年10月至1943年12月,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为粉碎日本侵略者和国民党顽固派对陕甘宁边区的军事挑衅和经济封锁,中国共产党人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八路军三五九旅开展了大生产运动,将一片荒地“烂泥洼”变成了塞北的江南“南泥湾”,实现了粮食和经费的完全自给。诗人贺敬之和作曲家马可据此创作的歌曲,成为了当年全国军民自力更生的精神符号。
《强军战歌》和《当那一天来临》
兵不可废,废则招寇;安不忘战,忘则危亡!没有强大的军队就没有强大的国家!战旗上已写满荣光,但这世界并不安宁,年轻的士兵时刻准备着,在祖国需要时建立功勋!
最后,请全体人员起立,让我们共同高唱《歌唱祖国》!
抗日战争的胜利,为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奠定了基础,为中国大国地位的确立奠定了基础,为中华现代文明的复兴奠定了基础;
让我们勿忘国耻,缅怀英雄,铭记历史,坚定信念,自信自强地走向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演出现场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