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英烈褒扬事业促进会在北京西山无名英雄纪念广场祭拜缅怀英烈
中旗网北京2025年09月28日电
9月28日上午,在国家第十二个烈士纪念日之际,中华英烈褒扬事业促进会(简称“英烈促进会”)在北京西山无名英雄纪念广场举行敬献花篮祭拜缅怀英烈仪式。英烈促进会会领导、特邀专家、会员单位代表,老一辈革命家后代、英烈后代、学生代表,新闻媒体及社会各界代表等参加。
北京西山无名英雄纪念广场是国务院批准的第七批国家级71处烈士纪念设施之一。纪念广场落成于2013年,是纪念为祖国统一大业牺牲在台湾隐蔽战线上的无名英雄而建造。
仪式由英烈促进会常务副会长李凤山主持。
上午9时整,在庄严肃穆的气氛中,仪式正式开始,现场奏唱国歌。随后,全场肃立,向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社会主义事业英勇牺牲的烈士默哀致敬。大家整齐列队,向革命烈士敬献花篮、鲜花,并瞻仰烈士纪念碑、烈士雕像,参观纪念碑铭文。以此来表达对先烈们的深切缅怀和崇高敬意。
英烈促进会会长李中水在致辞中表示,我们回望百年征程,无数英烈在民族危亡之际挺身而出。我们现在所在的北京西山无名英雄纪念广场的落成,第一次公开了20世纪50年代为了解放台湾而牺牲的无名英雄们的姓名和事迹,让后人可以在此缅怀和纪念他们;体现了中华民族继承先烈遗志,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决心。十几年来烈士后代们每年都在此自发组织举办缅怀纪念活动,并以此为平台宣传英烈事迹,弘扬英烈精神。英烈促进会倡议全社会各界:多一份重视,让崇尚英雄的氛围更加浓厚;多一份参与,让英烈故事的传播更加广泛;多一份关爱,让英烈亲属的生活更加温暖。
我党隐蔽战线领导人罗青长同志之子罗振饱含深情的说,今天我们站在这里缅怀英烈,或许永远不知道他们的名字,看不清他们的面容,但我们一定记得:正是这些“无名者”的牺牲,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国泰民安。他们的信仰,早已融入祖国的山河;他们的“无名”,比任何名字都更值得我们铭记。“为信仰而战,为人民而终”的英烈精神始终鼓舞着我们在新时代的“新战场”上,继续守护好他们用生命换来的和平与信仰!
隐蔽战线朱枫烈士后代朱容瑢在发言中表示,艰苦斗争的年代,有正面战场的殊死搏杀,也有潜伏在敌人心脏内的生死较量。今天,先烈们应能笑慰。作为烈士后代,我们将牢牢握紧这支红色的接力棒,继承和发扬先烈的革命精神。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勇担重任,为国家富强、为两岸统一而努力奋斗!
“薪火”红色宣讲团青年讲师、全国模范退役军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空间与地球科学学院2025级硕士研究生常堃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深情的说,站在无名英雄广场,革命先烈的奉献仿佛就在眼前。作为“薪火”红色宣讲团一名青年讲师,深感责任重大,使命荣光,未来我要把他们的故事讲给更多人听,让英雄的精神和崇尚英烈的情怀代代相传,不辜负先烈用热血守护的家园。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分校教育集团首师大附属玉泉学校学生代表朱思伯深有感触地说,英烈们的坚定信念和无私奉献,告诉我们何为价值与担当。和平生活来之不易,我也要争取早日成为一名共青团员,做中国共产党的后备军,守护好先烈们打下的红色江山。牢记习总书记的嘱托,将个人理想与祖国发展相结合,好好学习,天天向上,长大后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贡献。
北京市西山试验林场管理处陈鹏飞表示,西山林场作为英雄广场的管理保护单位,将会持续做好烈士纪念设施的管理保护、宣传利用工作,将广场打造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烈士纪念设施。
以铮铮铁骨战强敌,以血肉之躯筑长城。山河无恙,英魂永驻。历史不容忘却,无论岁月如何流转,先烈们的英勇事迹都将永远铭刻在历史的长河中;精神代代相传,先烈们用生命铸就的忠诚与信仰之光,将穿透时空的隧道,继续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对烈士们最大的告慰就是人民幸福、家国安康。对烈士们最好的纪念就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中华英烈褒扬事业促进会
中华英烈褒扬事业促进会(简称“英烈促进会”)组建于2014年11月,现由退役军人事务部管理,是国家层面唯一从事英烈褒扬事业促进工作的全国性、联合性、非营利性社会组织。中华英烈褒扬事业促进会,坚持以推动新时代烈士褒扬工作高质量发展为目标,为英烈褒扬工作当好参谋助手和桥梁纽带作用,积极发挥自身职能作用和优势,融合社会各界力量,凝聚各方红色资源,着力打造全国英烈褒扬事业领先标杆,高端智库、重要阵地。
来源:中华英烈褒扬事业促进会
文/中华英烈褒扬事业促进会宣传部 图/王元萍 刘畅
责编:晶晶
统筹:张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