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心铸魂,精神永驻
——吴石、何遂将军塑像建设纪实
中旗网2025年10月20日电(林军等执笔)
历史长河奔涌不息,总有一些身影虽已远去,却因信仰与奉献而永驻人心。吴石与何遂——这两位在中国近现代史上留下深刻印记的将军,因一段跨越时空的情谊与共同的理想,在几代后人的共同心愿推动下,于福州三山人文纪念园中,以塑像的形式再度“相聚”,完成了一场跨越生死的对话。
伫立在三山人文纪念园中的挚友——吴石、何遂
这段历时两年的塑像建设历程,源自几位老人家生前的深切愿望,不仅是对两位先辈的深切缅怀,更是一场跨越海峡、联结三代人的精神接力,一次民族记忆的当代唤醒。
一、缘起:一场跨越时空的精神共鸣
2017年9月23日,福州三山人文纪念园董事长林军在北京医院探望何遂将军之子、原农业部部长何康,提出在福州为吴石、何遂两位将军共建塑像的设想。
2017年9月,福州三山人文纪念园董事长林军等人于北京医院探望何遂之子,原农业部部长何康
时年逾九旬的何康部长对此深表赞同。他动情地回忆:“吴伯伯和父亲是挚友,吴伯伯受父亲影响走上革命道路,最终为国家、为革命而牺牲。在家乡为他们塑像,使他们的精神永流千古,太有意义了!” 这番话语,不仅是对父辈情谊的追忆,更是对历史责任的担当。
福州三山人文纪念园董事长林军探望何康部长
与此同时,一场横跨太平洋的联系悄然展开。何遂将军之孙何巍积极联系远在美国的吴石将军之女吴兰成。吴兰成虽口头同意,却也郑重提出:“塑像须真实还原父亲的神韵与风骨,不能有丝毫失真。”这份来自女儿的严谨,源于对父亲形象的珍视,也是对历史真实的敬畏。
次日,林军、何巍、刘琳等人专程前往北京福田公墓,在吴石、何遂将军墓前敬献鲜花,深深三鞠躬,随后至北京西山纪念公园瞻仰先烈雕像,为塑像建设奠下庄重的情感基础。
林军、何巍、刘琳等至福田公墓向吴石将军和何遂将军墓献花
林军、何巍、刘琳等于北京西山纪念公园
二、选址:人文沃土中的精神地标
2017年10月19日,受何遂之孙何迪委托,何遂好友之子张北英及何遂之孙何代宁、何巍等专程赴福州三山人文纪念园,为雕塑纪念园选址。
经实地踏勘,最终选定位于园内中心景观区——“人生广场”。此处毗邻邓子恢、陈兰夫妇雕塑,周边环绕福州抗日志士纪念墙、中山舰福州籍抗日将士之碑等,形成一片具有深厚历史底蕴的纪念区域。
何代宁、何巍等人赴三山人文纪念园为塑像选址
何康部长在得知选址后表示:“吴兰成在美国不方便,我们要多帮忙她们把这个事做好。”这句朴实的话语,承载着对故人之后的关怀,更是对历史传承的自觉担当。
三、使命:一段与时间赛跑的传承
对时年94岁的何康而言,塑像建设寄托着深厚的历史情谊。作为见证过那段岁月的老者,他始终铭记父亲何遂与吴石将军的深厚友谊。随着与吴石将军相熟的父亲何遂、大哥何世庸、二哥何世平相继离世,吴石将军长子吴韶成也已故去,何康深感自己有责任将这段珍贵的历史传承下去。他期盼通过塑像,让后人永远铭记两位将军为国家所作的贡献。何遂将军之子何达虽已86岁高龄,却依然致力于传承这段历史。当时他正在创作以抗战家史为题材的小说《战未决》,其中详尽记述了何家与吴石在抗战岁月中结下的深厚情谊。在何达看来,这不仅是对往事的追忆,更是对先辈精神的传承。
在与两位老人的深入交流中,林军深深感受到他们对传承历史的使命感。他体会到,在福州三山人文纪念园为两位将军建立塑像,不仅需要家属的正式委托,更需要那些亲眼见过两位将军的亲属亲自确认形象,唯有如此,才能真实再现历史,让后人通过塑像感受到那段不平凡的岁月。
四、征询:血脉与信仰的双重认可
2017年11月2日,何康部长郑重签署《关于建设吴石、何遂纪念塑像的征求意见函》。函中写道:“吴石先生丹心素裹,脱墨成穴,肤质神职又成仁,为强国航。何遂先生故身平重,始终以国家民族大义为己任,刚直不阿,热血又勇……他们共同为中华的传统文化奠定坚实的基础,成为中国文化中的杰出楷模。”
何遂将军之子、原农业部何康部长签署同意建设函
同日,远在美国的吴石将军之女吴兰成也签署同意建设意向函,委托何巍先生处理相关事宜。她在函中特别强调,塑像“须真实反映父亲生平气质”,并保留对塑像方案的最终认可权。
吴石将军女儿吴兰成签署同意建设意向函,并委托何巍先生处理有关雕塑建设事宜。
11月20日,正式同意建设函签署完成。这份文件,成为国内唯一经吴石、何遂两家后人共同授权的塑像建设依据,承载着两家人深厚的情谊与共同的精神传承。
五、设计:艺术与历史的深度对话
2017年11月,经张北英推荐,中央美术学院教授、雕塑艺术创作研究所所长孙伟受邀担任塑像创作。
创作中的孙伟教授(右一)
面对历史长卷中斑驳的影像资料,孙伟教授深感责任重大。其中,吴石将军保留下来的相片资料尤为有限,这为创作带来了特殊的挑战。如何在有限的视觉参考中,不仅追求形似,更要捕捉其独特的精神气质,成为雕塑创作的首要课题。孙伟教授深知,塑造一位历史人物,绝非简单的形象复制,而是要通过泥土与刻刀,再现其精神世界的深度与广度。
孙伟教授对塑像进行精心打磨
他潜心研读两位将军的传记、历史档案与现存照片,在泛黄的文字与模糊的影像中追寻他们的生命轨迹。通过研读史料,他深刻理解到吴石、何遂两位将军在大陆与台湾的奋斗,始终围绕着祖国统一、国家富强的崇高理想。对于吴石将军,孙伟特别注重从其革命经历与诗文中解读其精神世界。2018年5月25日,他专程赴福州勘查现场,在选定的塑像位置久久伫立,感受着这片土地的历史脉动,反复推敲塑像与环境的呼应关系。 6月20日,林军董事长赴京沟通雕塑创意。孙教授不仅从艺术角度阐释创作理念,更从历史考证层面说明每一处细节的出处,展现出学者般的严谨。
2018年6月,林军赴北京与孙伟教授沟通雕塑创意
然而,真正的精髓来自何遂将军之子何达先生的四点建议。这位饱经沧桑的老人,以其深厚的学养和清晰的记忆,为塑像注入了灵魂:
“由于两人有着共同的理想与信念,因此雕塑应互为联系、共为统一的整体,但又各自独立、不分主次。”——这是对历史关系的精准把握。
“吴石先生是因为祖国的统一大业而牺牲,雕塑整体如可聚焦于两岸统一问题,则更具有现实意义。两个雕塑之间保持适当间距,可通过波涛、海鸟等造型表达此意境。”——这是对时代精神的深刻理解。
“服饰上吴石先生选用西装,何遂先生可选用长衫配拄拐造型。”—
—这是对人物特质的细腻刻画。
孙伟教授创作的雕塑小稿创意
而最打动人心的,是他对铭文的选择:吴石雕塑下刻“凭将一掬丹心在,泉下嗟堪对我翁”,何遂雕塑下刻“收拾乾坤归腕底,吾辈固应如是”。这两句诗词,不仅是他们个人情怀的写照,更是一代人精神世界的缩影。
吴石将军的绝命诗手迹/何遂将军之子何达先生手书
2018年6月28日,雕塑创意方案最终确定。这尊历时一年精心创作的铜像,成为国内唯一经吴石、何遂两家后人共同授权、全程参与并最终认可的雕塑作品,凝聚了两家后人的共同记忆与情感认同。
经吴、何两家确认的雕塑创意方案
六、塑像:从泥土到永恒的精神淬炼
塑像创作过程充满挑战。吴石将军塑像泥稿初成时,远在美国的吴兰成和吴健成姐弟提出,塑像尚未完全捕捉到父亲神韵,特别恳请何达先生协助修改。
吴石将军塑像初稿
何达先生慨然应允,不仅凭记忆提出具体意见,更提供多张珍贵历史照片作为参考。他回忆道:“我很小就见过吴伯伯,逃难到宜昌,两家是邻居,来往密切……1949年4月,父亲带我去见了吴伯伯最后一面,记忆相当清晰。” 孙伟教授在接到反馈后,反复调整泥塑神态、比例与肌理,常在工作室中连续工作至深夜,对眉宇、嘴角、眼神等细微处精益求精。
2019年4月27日,吴石将军孙女吴红专程赴京参与塑像修改,吴兰成通过视频连线确认终稿。她在屏幕那端凝视良久,神情专注,仿佛在画面中看到了父亲的归来,终于郑重地表示:“雕塑是一项伟大、艰辛的创造,我和弟弟对孙教授及各位专家的辛苦付出表示衷心感谢。”
2019年4月27日,吴石将军孙女吴红女士赴京就吴石将军塑像创作进行现场建议
吴石将军孙女吴红代表亲属签署设计方案确认书
吴石将军孙女吴红代表亲属签署泥塑稿确认书
何遂将军塑像同样历经多次修改。从2018年9月到2019年6月,何达等七位亲属三次赴工作室,从眉宇神采到衣袂褶皱,逐一推敲,直至完美。
2018年9月14日,吴石将军之女吴兰成女士回京探望何康部长时,相约塑像落成时一起赴榕为雕塑揭幕
何达等人赴工作室对何遂塑像创作进行建议
何遂将军孙子何迪代表亲属签署设计方案确认书
何遂将军孙子何迪代表亲属签署泥塑稿确认书
七、落成:致敬英雄,光照千秋
2019年10月,吴石、何遂将军塑像正式落成。10月22日,福州三山人文纪念园举行“致敬英雄”塑像落成揭幕仪式。受时任福州市委书记王宁委托,时任福州市副市长严可仕代表市委市政府出席活动,同前福建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党组副书记贾锡太一起参与塑像揭幕并接待两位将军的后人家属何达、何敏、吴红等,对两位将军的历史贡献致以崇高敬意。
何、吴两家后人参与吴石将军、何遂将军铜像落成揭幕仪式
当红色幕布缓缓落下,两位将军的塑像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吴石目光坚毅,眺望远方;何遂神态从容,拄杖而立。他们之间,象征海峡的波涛造型与翱翔的海鸟,寓意着精神的自由穿越与永恒守望。
何达代表何遂家族,吴红代表吴石家族,与聂㬢上校后人一起给铜像剪彩
同日举办的“闽海历史讲堂”上,吴红、何达等后人动情讲述先辈故事,“信仰的力量·无名英雄”与“先贤何遂往事”两场活动,让历史的真相在口述中复活,让信仰的力量在聆听中传递。
何遂之子何达于闽海历史讲堂讲述何遂往事
吴石将军孙女吴红、《冷月无声——吴石传》作者郑立于闽海历史讲堂讲述吴石往事
结语:塑像永立,使命长存
吴石、何遂将军塑像的落成,是福州三山人文纪念园践行“培根铸魂、以文化人”使命的重要体现。塑像不仅是对两位将军的缅怀,更是对他们毕生追求的祖国统一、民族富强理想的传承。作为城市人文纪念公园,园区始终致力于通过具象的历史载体,传承城市文脉,凝聚民族精神。
三山人文纪念园
这尊目前唯一经两家后人共同授权建设并参与创作至最终认可的雕塑,承载着特殊的历史意义。从倡议到落成,这段跨越时空的建设历程,承载着家族的寄托、艺术家的匠心与社会各界的敬意。塑像虽静,其意深远;人物已逝,其神长存。
在新时代的征程中,吴石、何遂将军追求祖国统一、国家富强的精神将继续激励我们不忘初心、砥砺前行。而三山人文纪念园也将继续肩负文化使命,让历史说话,让精神流传,为这座城市、为这个时代,培根铸魂、照亮前路。
(此文经何迪、何代宁、何巍、张北英 审阅认可)
责编:中旗网晶晶
统筹:张伊
下一篇: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