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有幸在他身边工作十二年的笔者,无时无刻不在怀念他!
作者:贺茂之
今天,是原国防部长张爱萍老将军诞辰110周年纪念日。他虽然离开我们也已近17个寒暑,但他的精神、他的业绩,无不体现在崇高而神圣的事业中!作为有幸在他身边工作十二年的笔者,无时无刻不在怀念他!十二载朝跟暮随,十二载耳濡目染,十二载爱润恩泽,深深地感受到张老将军崇高的理想始终如一,崇高的意志风雨无蚀,崇高的历程精彩纷呈,崇高的业绩永放光辉! 现把他人生中56个第一和11次让职3次辞职的纲目呈献给他的诞辰110周年,就不难从中看出张爱萍老将军是崇高的典范! 张爱萍将军的五十六个第一 这里的第一,是指在解放军建军史上的首任、首创、首举,具有奠基性、开创性及延续性,有的不仅是零的突破,而且是质的延续,对军队的建设和发展,乃至强国富民都起到巨大的作用,并继续发挥着威力。在其传记中都有体现。现按时序记其要目如下: 1、1933年3月,首次提出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少年先锋队中“加紧少年先锋队的教育工作”,开展政治、文化、娱乐和体育运动,分别作出详尽的部署和要求,并亲自组织实施。 2、1933年8月,负责创建少共国际师。 3、1933年9月,在中央苏区组织九个县为时五个月的少年先锋模范队野营演习。这在中央苏区是第一次,在全军是规模最大的一次。 4、1936年4月,任中央军委骑兵团第一任政委,后兼代团长。 5、1940年春,第一次提出游击战“六绝”、“十法”的基本原则和战术方式,以及中下级指挥员的十一条指挥法。 6、1941年5月,组织指挥建军以来第一个陆军水上战斗平定洪泽湖。 7、1942年2月,第一次提出“认真改变我们的军事教育法”。 8、1943年1月,第一次提出在反“扫荡”战斗中坚持“敌进我进”的战术原则,及拆墙、筑坝、挖沟、杀狗,还有“狗咬叫花子”、“小孩拉瞎子”、“挖洞逗猴子”等战术方式。 9、1949年4月,任华东区海军司令员兼政委,创建解放军第一支海军。 10、1949年6月,第一次大规模召募原国民党海军人员。 11、1949年9月,创建了全军第一个海军技术研究、指导机构海军司令部研究委员会。 12、1950年3月,组织舰上工作调查团,深入舰艇调查研究,主持制定了海军第一个系统、全面的规章制度《水兵手册》。 13、1950年11月,组织进行为中国海军历史雪耻而奋斗的教育,并倡导开展“五热爱”活动。这在全军是第一次。 14、1951年5月,首次提出“军队中党委工作意见”。 15、1953年1-2月,组织并主持华东军区、第三野战军历时一个多月的军事训练准备会议和步兵分队战术、射击实兵演习。这在华东部队建军史是一个重大创举,在全军也是首次。 16、1954年底至1955年1月,组织指挥陆、海、空诸兵种联合渡海登陆战大陈列岛战役,并取得了胜利。这是解放军建军史上第一次,也是迄今唯一的一次渡海登陆战。 17、1955年,建议并组织解放军统帅部由八个部合并为三大部,撤销公安军及人民防空兵。 18、1956年4月,呈报中央军委《关于十二年内我国科学对国防需要研究项目的初步意见》。 19、1956年5月,呈报聂荣臻、中央军委《关于军队内部建立科学研究工作的初步意见》。 20、1957年5月,首次提出省军区、军分区和兵役局工作任务。 21、1958年4月,主持制订《总参谋部工作制度及工作方法十条》。 22、1958年12月,组织研究、主持制订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解放军的发展方向及组织编制。 23、1958年12月,首次提出关于技术兵可以直接征集入伍,1998年被列入兵役制的规定。 24、1960年6月,组织研究、主持制订全军组织、装备八年规划。 25、1961年4月,提出《对改变我军陆军师编制的意见》。 26、1961年9-11月,同刘西尧等一起调查了解核工业系统情况,呈报中央《原子能工业建设的基本情况和急待解决的几个问题》之报告。 27、1964年2月,任地地导弹专门领导小组组长,负责组织创建导弹作战基地及组建导弹部队领导机构。1965年6月向中央军委呈报了《关于组建导弹部队领导机构问题的报告》。7月21日,军委指示同意该报告第一方案。 28、1964年3月,首次提出《关于建立实验师的建议》。 29、1964年4月,任核武器试验总指挥部总指挥,组织指挥第一颗原子弹爆炸试验。 30、1964年5-6月,组织检查第二十试验基地工作情况,8月15日,向中央军委呈送了《关于检查二十基地工作情况的报告》。 31、1964年7月,首次全面、系统规范《关于导弹试验基地司令部工作》。 32、1964年11月,建议并组织国防科技第五、六、七、十研究院与相应的工业部合并。 33、1965年5月,任第二次核试验委员会主任委员,组织指挥原子弹空爆试验。 34、1966年5月,任第三次核试验委员会主任委员。 35、1975年3月,任国防科委主任。 36、1975年3-9月,对七机部进行整顿。3月27日,在七机部全体干部会议上,第一次提出:要尽快拿出武器装备上的“杀手锏”来,接着制订了七七年拿出洲际导弹、七八年拿出潜地导弹、八0年拿出通信卫星的计划,获得中央军委批准后,即亲自组织实施。 37、1977年9月,主持制订组织现代化合成兵团科学会战三大战役;即1980年研制成功洲际导弹,1982年完成潜艇水下导弹,1984年发射通信卫星。 38、1980年后,组织制订并逐步健全核武器试验工作中的总设计师制度和总调度指挥制度。这在全军乃至世界科技界都是首创。 39、1982年7月,建议并组织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简称国防科工委。 40、1982年8月,组织创建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 41、1982年7-8月,在国防科工委,组织实施群众推荐与组织审核相结合的办法,确定科工委及其二级部领导干部。这在全军尚属首次。 42、1982年8月,首次提出解放军统帅部应是“三部加一委”。 43、1982年9月,首次阐述“国防建设同国民经济建设的关系”。 44、1982年9月,首次提出实行“辈子兵”与“志愿兵”制度,“志愿三四年,加上义务期”。 45、1982年11月,勘察、确定秦山核电站厂址。 46、1982年12月,总结制订“国防科工委的领导方法”。 47、1982年12月,建议并组织进行机械化合成集团军试点。 48、1983年1月,主持制订关于《电子工业部、船泊工业总公司有关武器装备的科研、试制、试验、定型、生产的业务归口,以及陆、海、空军、战略火箭部队的武器装备和研制任务安排》方案。 49、1983年2-3月,在科工委组织开展对科工委及其二级部领导、现行体制编制的群众评议活动。在全军也属首次。后被全军整党工作办公室所采纳,在全军实行。 50、1982年下半年,建议国防科技、工业系统成立文学艺术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以解决三线地区文化生活枯燥等问题。1983年8月,国防科工委、国防工业系统、文学艺术学会成立,为其命名为“神剑文学艺术学会”。 51、1983年9月,组织制订并实施重建核九院的方案,即“八三九工程”。 52、1983年9月,提出发射卫星要“一箭成功”的口号,延用至今。 53、1985年3月,严正提出军队不准经商的意见。这在全军是首次提出。 54、1985年11月26日至12月2日,主持组织国防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讨会,首次提出“必须注重国防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的研究”。 55、1986年6月,同美国防部长温伯格签署军事技术合作协议。 56、1986年12月,首次提出“和平时期的国防建设”意见。 张爱萍十一次让职和三次辞职 十一次让职 第一次:1925年9月,达中学生会推选张爱萍任学生会会长,张爱萍谦让为副会长,力举另一同学段若晨为会长。 第二次:1928年9月,中共达县县委书记杨仲明让张爱萍担任县委委员兼宣传部长,他谢绝担任,表示要先当好党员。 第三次:1930年1月,红十四军第二支队政委黎时中动员张爱萍担任大队(营级)指导员,他坚辞不干,担任了相当于排职的小队长。 第四次:1931年9月,张爱萍被调任少共江西省委副书记兼宣传部长,他向组织要求:对省委的工作我不熟悉,我只当宣传部长不当副书记。组织同意了他的要求。 第五次:1932年初,张爱萍被任命为少共中央总队部副总队长兼总训练部部长。他坚辞副总队长职,只担任了总训练部部长职。 第六次:1939年8月,在张爱萍建议下,中共山东分局代表金明在八路军新四军驻皖东北办事处建立苏皖区党委。金明力主时任办事处主任的张爱萍在党委任领导职务。张爱萍谢辞,推荐副主任刘玉柱参加区党委工作,自己连区党委委员都没担任。 第七次:1941年7月下旬,新四军四师政委邓子恢向张爱萍转达刘少奇、陈毅的意见:让张爱萍接替彭雪枫四师师长职。张爱萍坚辞,并当即向刘少奇、陈毅书面报告,建议彭雪枫继续担任四师师长,自己仍担任九旅旅长。不久,此建议即被采纳。 第八次:1941年10月,陈毅在半城同张爱萍谈话,让他担任新四军参谋长职。他推荐了粟裕和彭雪枫。 第九次:1945年10月,华中军区成立,张爱萍被任命为华中军区副司令员兼第9纵队司令员,张震任9纵副司令员,张爱萍向陈毅要求辞去9纵司令员的兼职,推荐张震担任,获得批准。 第十次:1953年9月,中央军委决定,各军区参谋长提升为军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时任华东军区参谋长的张爱萍要求不担任军区副司令员、只担任参谋长职,同时推荐许世友调任华东军区副司令员。中央军委批准了张爱萍的建议,同时也任命他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他又直接向主持军委工作的军委副主席彭德怀要求:就低不就高,不担任副司令员职。终被批准。这样,当时全军六大军区,唯有华东军区参谋长不是由副司令员兼职。 第十一次:1977年8月初的一天,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副主席邓小平约见张爱萍,让他担任军委秘书长。张爱萍在深感邓小平对他信任的同时,也感到突然,还觉得难以胜任,特别是想集中精力把“三抓”任务完成好,就以难以胜任和精力、身体不支为由谢绝了,遂即推荐了罗瑞即,得到了邓的同意。 三次辞职 第一次:1980年5月,作为副总参谋长兼国防科委主任的张爱萍,亲自组织领导的国防高科技“三大战役”之一的洲际导弹试验,获得成功。另两战役都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届时成功不成问题。他考虑到自己年届七十,该为年轻同志让出个位置了。于是,他向主持军委工作的军委副主席邓小平提出了辞职。邓小平没有同意。说他这几年太辛苦了,先休息一段时间以后再说。结果,不久,又相继被任命为国务院副总理、军委副秘书长、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 第二次:1984年5月,张爱萍主抓的“三大战役”全部告捷。他又一次考虑到:作为军委领导常常要求部队贯彻中央关于干部年轻化的指示,而自己古稀之年还坐在军委领导的位置上,似乎也没有多大的说服力。于是,在此后不久的一次军委办公会上正式提出辞职的要求。担任军委副主席兼军委秘书长的杨尚昆没有同意。 第三次:1987年10月,张爱萍视察老山部队返京后,又一次提出了辞职。在于当月召开的党的十二届七中全会和1988年3至4月举行的七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上,分别批准了他辞去军委副秘书长和国防部长职务的报告。 选自东方鹤著《张爱萍传》 2020年1月9日
上一篇: 王立华:纪念古田会议90周年专题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