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月18日,“弘扬抗大精神,砥砺初心使命 —— 纪念抗大总校挺进敌后(邢台)办学八十周年座谈会”在北京举行。(中旗网张伊摄)
合影。(中旗网张伊摄)
座谈会现场。(中旗网张伊摄)
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简称“抗大”)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的最高学府。毛泽东主席曾亲自为抗大制定了"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的教育方针和"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校风。在浴血奋战的战斗岁月,抗大在培养造就数以万计优秀干部的同时,铸就了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艰苦奋斗的政治本色为主要内容的、特别是为崇高理想英勇奋斗的抗大精神。不朽的抗大精神,极大地鼓舞、激励着全国人民救亡图存的抗战热情和昂扬斗志。抗大的历史是中共党史和军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抗大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在抗战烽火中所放射的璀璨光芒。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员、干部要多学党史、新中国史,自觉接受红色传统教育,常学常新,不断感悟,巩固和升华理想信念。今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到上海考察调研时强调:要把丰富的红色资源作为主题教育的生动教材,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让初心薪火相传,把使命永担在肩,切实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进程中奋勇争先、走在前列。
为了弘扬抗大精神和优良传统, 牢记我党我军的初心使命,将红色基因不断传承下去,使抗大精神在新时代继续发扬光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与中共邢台县委、邢台县人民政府于2020年1月18日,在北京举行“弘扬抗大精神,砥砺初心使命--纪念抗大总校挺进敌后(邢台)办学八十周年座谈会”。会议期间,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陈列馆向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赠送抗大校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向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陈列馆赠送《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稿》、《新中国七十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简史》等书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向邢台县委、县政府授《国史宣传教育基地》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副会长、国防大学原副政委李殿仁中将,中央档案馆原馆长、国家档案局原局长杨冬权和邢台有关领导,来自全国各地抗大分校和抗大学员后代代表,有关专家学者和有关媒体记者等80余人参加了座谈会。全国政协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秘书长张星星在座谈会上代表主办单位做主旨发言。
在纪念抗大挺进敌后办学8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2020年1月18日)
张星星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
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是在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的直接领导和关怀下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中共中央率红一方面军主力完成长征到达陕北后,根据全国抗日救亡运动高涨的形势,于1936年6月1日在陕北瓦窑堡创办了中国人民抗日红军大学。1937年1月,抗日红军大学从保安(今志丹县)迁至延安,正式改称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简称“抗大”)。抗大创办于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前夕,担负起了为民族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战争造就大批干部的光荣使命。在9年多的办学历程中,抗大先后开办8期,建立了14所分校,培养了十多万名优秀的军政干部。从延安到各抗日根据地,到处都有抗大的旗帜,到处都能听到抗大的校歌。从抗大毕业的学员,不仅在抗日民族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许多人成长为治党治国治军的栋梁之材。抗日战争时期是我党我军的力量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重要发展时期,抗大为这一空前的大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江泽民同志在纪念抗大建校六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重温抗大的历史,我们更加清楚地看到,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在中国抗日战争即将到来之际,及时地作出创办抗大的决策,把培养大批干部提到党的重要议程,是具有远见卓识和战略眼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