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的思念:“特工之王”李克农家人齐聚八宝山革命烈士公墓纪念李克农逝世60周年
《永远的思念》。(照片为李克农亲属提供)
“爹爹去世五十周年时,三叔李伦组织家人写了一批纪念文章,以这种方式寄托我们的哀思,传承老一留下的精神财富。
又一个十年过去了,记忆中的往事越来越模糊,可对亲人的思念与日俱增。我们能做的,是从爹爹留下的三千多张照片中精选一部分,连同十年前的纪念文集汇编在一起,以表达我们永远的思念。”
—— 李凯城
2022年2月9日是中国共产党隐蔽战线的卓越领导人李克农逝世60周年纪念日,李克农侄女李慧携在京的李氏家族后人李凯城、李靖等三代四代30余人齐聚八宝山革命烈士公墓,共同缅怀他们的先辈李克农、赵瑛夫妇。
中旗网北京2022年2月9日讯(张伊文/韩超导图)
三十年前事已赊,
知君才调擅中华。
能谋颇似房仆射,
用间差同李左车。
天不慭遗兹一老,
人如可赎岂千家。
箕裘克绍芝兰秀,
高举红旗幛落霞。
—— 董必武
2022年2月9日是中国共产党隐蔽战线的卓越领导人李克农逝世60周年纪念日,就像每年的清明节一样,李克农的侄女李慧携在京的李氏家族后人李凯城、李靖等三代四代30余人齐聚八宝山革命烈士公墓,共同祭祀他们的先辈李克农、赵瑛夫妇。在墓碑前,大家脱帽,一鞠躬,再鞠躬,三鞠躬,默哀,缅怀先辈的业绩,寄托家人深深的思念。八宝山革命烈士公墓也敬送了花篮鲜花,以为纪念。
1955年,在中南海怀仁堂,毛主席亲自为李克农授上将军衔。(照片为李克农亲属提供)
1955年,在中南海怀仁堂。十大元帅、十名大将、五十五名上将的授衔授勋仪式正在进行。身穿天蓝色毛料军礼服的李克农,从毛泽东手中接过三枚勋章: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他同时被授予上将军衔,他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唯一一位在隐蔽战线上建立卓越功勋的上将。他,曾多次身临险境,生死难测,但却总能处变不惊,逢凶化吉;他,虽未指挥过千军万马在战场上陈兵逐鹿,但却精心策划过无数令人叹为观止的情报战。大革命期间,他投身革命,领一时风骚;大革命失败后,他打入敌营,窃情报,巧周旋,力挽狂澜;“西安事变”前后,他秘联张、杨,辗转奔波;解放战争中,他领导的中共情报机构,侦情报,搞策反,令敌丧胆;朝鲜停战谈判中,他坐镇幕后,运筹帷幄,使美军俯首......他是中共秘密战线上的杰出代表和卓越领导人,李克农将军鲜为人知的传奇人生为后人所敬仰。
光阴如梭,岁月沧桑,今天,李克农逝世已整整一个甲子。虽然李克农的五个子女李宁,李冰,李治,李力,李伦也已去世,但是,先辈们在革命战争的艰险年代,跟着共产党,为着推翻旧社会、解放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使人民过上美好幸福的生活,历经艰辛、忠诚无私地奉献了自己一生的可歌可泣事迹和共产党人的高尚品德和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的优秀家风,已成为李氏家族后人宝贵的精神遗产,百年延续。
链接:中共隐蔽战线的卓越领导人李克农
李克农。(照片为李克农亲属提供)
三十年前事已赊,
知君才调擅中华。
能谋颇似房仆射,
用间差同李左车。
天不愁遗兹一老,
人如可赎岂千家。
箕袭克绍芝兰秀,
高举红旗障落霞。
这是我国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董必武,在1962年2月11日为悼念李克农逝世所写的一首挽诗(董老挽诗的手迹刊登于1962年2月14日的《人民日报》)。
诗的大意是:
你三十年前就建立殊勋,虽然时隔已久,但显示出你是中华英才。
你颇像唐太宗所倚重的大臣房玄龄,多谋善断;你也像秦、汉之际的谋士李左车,善于利用敌人营垒的缝隙,先知敌情。
可惜老天不愿把你这位长者留在人间,千家万户为之哀悼,宁愿代死赎命。
优秀的子孙们,一定能继承你的未竟事业,继续把革命红旗高高举起,遮断日薄西山的晚霞。
董老作为中共领导人之一,对李克农知之深,情谊切,写出这首感人肺腑的挽诗,可以作为李克农光辉一生的写照。
青年时代的李克农。(照片为李克农亲属提供)
李克农生于1899年,在学生时期接受进步思想,投身革命,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斗争实践中,确立了坚强的政治信念,认定了正确的政治方向,始终不渝。他具有无畏的革命胆略,超群的敏锐机智,丰富的斗争经验,坚强的组织能力,多谋善断,艺高胆大。多次受命于危难之际,总能镇定自若,化险为夷,建立奇功。他做过多种工作,富于开拓精神,敢于在崇山荒野中开路前进。特别是在情报保卫工作中,发挥了独特的才能,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丰功伟绩。
1927年,蒋介石发动反革命政变,大革命惨遭失败。但李克农追求共产主义理想的信念没有动摇,以大无畏的革命气概,在白色恐怖下坚持斗争。
大革命失败后,他同钱壮飞、胡底,深入龙潭虎穴。这是中共第一次在国民党特务首脑机关里建立情报小组,获取了国民党的核心机密,为粉碎国民党破坏中共地下组织和“围剿”红军的阴谋活动,作出了特殊贡献。后来,他长期从事中共的情报工作,并成为一位卓越的领导者。
1931年,中共中央特科负责人顾顺章被捕叛变后,在上海的中共中央机关和领导人面临全部覆灭的危险。当此紧急关头,李克农临危不乱,千方百计地把钱壮飞获得的报警情报及时送达中共中央,保证了中央机关全部安全转移,粉碎了国民党企图一举破坏中共中央的罪恶阴谋。
“特工之王”李克农。(照片为李克农亲属提供)
1934年,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被迫长征,但他坚信革命必胜,以高昂的革命斗志,参加了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并率领侦察部队沿途进行地面侦察工作,胜利地到达陕北。
西安事变前,他作为中共代表,几次受命潜入白区,与东北军进行秘密接触,并达成一些重要协议,有效地开创了红军与东北军的抗日统一战线工作,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西安事变的发生。
抗日战争期间,他在国民党统治区西安、上海、南京、武汉和桂林等地,相继创建八路军办事处,以统一战线的言行推动抗战形势的发展,并完成了许多紧急而繁重的任务。
他在桂林工作时,面对国民党第二次反共高潮的险恶形势,镇静自若,进行了勇敢而又巧妙的斗争,揭穿了国民党的阴谋诡计,争取了广西上层人物和各界人士的同情和支持,在妥善部署地下工作后,率领八路军办事处全体人员安然脱险。
在抗日战争即将结束时,他就预见到国民党发动内战的危险性,指示在日占区工作的中共情报人员,积极向国民党接收的各个地区发展。
抗战胜利后,他到国民党统治下的古都北平,出任“军事调处执行部”的中共代表团秘书长,协助团长叶剑英,同国民党、美国代表打交道,与国民党勾结美国发动内战的阴谋活动,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
内战爆发后,面临严重的形势,他组织和领导深入到国民党许多重要决策机关的情报人员,不断获取国民党的重要军事、政治方面的战略和战术情报,有力地配合了解放战争,推进了全国解放的进程。
建国初期,外交部初建,他任外交部副部长,抓该部的组建工作,从四面八方调来大批干部,并培训了一批高级外交官,为外交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朝鲜停战谈判和日内瓦会议,是新中国第一次和美国及法、英等西方国家进行面对面的外交斗争。他参与了这场斗争,为赢得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新中国成立后,他根据新的形势,很快实现了情报工作由国内向国外的战略转移。同时,他面对国内外敌对势力极力破坏我国领导人出访活动的阴谋,进行了尖锐的斗争,及时掌握敌情,保证了周恩来总理和其他中央领导人出国访问的安全。
李克农是久经考验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他在一生中,做过多种革命工作,都卓有成效,成为杰出的社会活动家、外交家。尤其在情报和保卫工作中,成绩更为显著。他为发展中共的情报事业,献出了巨大的精力,在关键时刻向中共中央提供了决策情报,为中国革命建立了伟大功勋。
他热爱党的情报事业,因为他深知情报工作对党和国家的决策,对保卫党和国家的安全具有重要作用。
他强调晴天准备雨天,反对削弱党的情报工作的倾向,推动了党的情报工作的发展。
他重视理论联系实际,运用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根据党的情报工作所积累的丰富经验提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一整套情报工作的方针、政策和做法,得到了中共中央的批准。
他主张情报工作要与其他各项工作结合起来,他自己在这方面做了楷模。在国统区的“八路军办事处”、北平的“军事调处执行部”,在主持朝鲜停战谈判和参加日内瓦会议时,他都利用统战活动、外事交往开展情报工作,又使情报工作为统战工作和外交斗争服务。
李克农在长期的复杂工作中,“过度疲劳”(医生对他的诊断),积劳成疾,但他以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与疾病作顽强的斗争。他早年患眼病,20世纪30年代手术不当,左眼近乎失明,右眼视力很弱。他就借助于放大镜,仍十分认真地圈选报刊,并做出标志,送毛泽东主席参考。他还幽默地自称为“峡公”(“瞎公”的谐音)。
1940年初,他在桂林工作时,患阑尾炎需要开刀。这是个简单的手术,但当时医疗条件很差,开刀时没有麻醉剂,他疼得头冒冷汗,硬是咬着牙挺过来了。
1960年。李克农在家养病,赵瑛患癌症晚期。周恩来、邓颖超夫妇到米粮库4号住址探望李克农夫妇。后排中间为周恩来,左为邓颖超,右为李克农;前排左为赵瑛,右为李冰(李克农女儿),中间为童小鹏(周总理办公室主任)。(照片为李克农亲属提供)
几年后,他患严重的心脏病,时有发作。他以顽强的毅力坚持工作。主持朝鲜停战谈判期间,数次晕倒,但“临阵不换将”。出席日内瓦会议期间,咳嗽气喘很厉害,靠服药维持,但仍尽力协助中国代表团团长周恩来工作。
临终前,病情更加严重,但他仍坚持参加中央工作会议。
1962年2月14日,首都各界数千人在中山公园中山堂隆重举行公祭李克农大会。中共中央副主席、国务院总理周恩来主祭,罗瑞卿大将致悼词。(照片为李克农亲属提供)
他以不屈不挠的精神,树立了不怕疲劳、不怕疾病、连续作战的战斗作风。诚如他自己所常说的:“身体是不要紧的,我们是毛驴,驮惯了东西,不驮是不舒服的,能驮多少就驮多少”。
李克农以毛驴自比,既是自勉,也是自谦。他在各项革命工作中,一向勇于负重,而且经常超载,并形成了特有的战斗风格,勇猛顽强,坚定沉着,机警灵活,雷厉风行,说干就干,讲究效率,因之卓有成效。
李克农个性爽直,有错误敢于承担责任,不诿过于人;批评别人也很厉害,还有点“脾气”,但注意讲道理,出主意,可敬可亲。特别是他作风正派,诚恳待人,能广泛团结党内外同志和朋友,有很强的凝聚力和感染力。
李克农的才能和品德,为周恩来所深知,他一直深受周恩来器重。在大革命失败后的中央特科时,就得到周恩来的赏识;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以及建国后的长期工作中,他越来越成为周恩来的好助手。
摘自:《中共隐蔽战线的卓越领导人李克农》,(开诚著,中共党史出版社)之(开头语)才擅中华
2019年李克农诞辰120周年,家人在安徽巢湖李克农故居前合影。(照片为李克农亲属提供)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