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父周恩来同志的家风 —— 周秉德:两次“周某人”的故事

  • 时间:   2022-03-14      
  • 作者:   张伊      
  • 来源:   中旗网     
  • 浏览人数:  4670

传承红色家风  赓续精神血脉

周秉德:两次“周某人”的故事



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党支部于3月9日下午邀请中国新闻社原副社长周秉德同志做题为“传承红色家风 弘扬革命精神”专题讲座,讲述伯父周恩来同志家风故事

全国妇联副主席、书记处书记蔡淑敏和周秉德同志在讲座前进行亲切交谈。


中旗网北京2022年3月9日现场传真(张伊)

GE6A9564_看图王_看图王_看图王_看图王-2.jpg

“秉德,你在小学基层工作,怎么会调到区委机关呢?是不是因为我‘周某人’的关系(伯伯自称‘周某人’)? ”

“秉德,你都已经离开北京工作 9年了,怎么又调到了北京工作?是不是因为我‘周某人’的关系?”

同样的一句话,19年前,19年后,都是周秉德大姐的亲身经历,令她记忆至今

“伯父周恩来对我们这些亲属的要求,就是一定要服从组织调动。就是因为我们不能沾伯父一点点的关系、一点点的光,不能因为他们有任何特殊待遇,不能得到任何一点点的好处,在工作职位上的提高,在工作环境上的有所改善,在工作地点上的更好安排,一律不行,即便是自己努力得到的,他都要再问问,是不是因为他的关系。

所以在这个前提之下,我们一直都是踏踏实实做好自己的工作。”

1952年,周秉德正在北京师大女附中上初三,她的学习成绩很好,每学期都能拿到“学习优良奖章”。此时,苏联电影《乡村女教师》在中国上映,电影情节深深感动了她,她决心要像电影女主人公瓦尔瓦娜一样,置身乡村,为中国的小学教育呕心沥血。

读师范,不仅受电影影响,更是因国家要建设。当时全国文盲太多,超过八成以上!没有小学老师,如何有文化,如何改变落后面貌? 于是,周秉德主动要求上北京师范学校,准备当一名中国的乡村女教师,要把一个个农村孩子,培养成国家的栋梁之材。

在北京师范学校毕业前,北京师范大学来校招生,许多同学踊跃报名,而秉德大姐却在作文上表态说:现在许多学龄儿童不能入学,一个主要原因是师资不够。国家培养我们三年,我们应赶快加入到教师行列,让所有该入学的儿童有机会入学。也因自己的思想觉悟高,学校党支部积极发展她入了党。这时秉德大姐刚满18岁。

秉德大姐继续讲到:

“1955年,18岁的我从北京师范学校毕业,自己主动申请到农村小学教书,组织上分配我到了北京东郊的一个小学做老师。在工作了 3个月后,朝阳区委把我调到了机关党委,参与政治运动工作。我回家一说,伯伯就问:“你在小学基层工作,怎么会调到区委机关呢?是不是因为我‘周某人’的关系(伯伯自称‘周某人’)? ”我说:“去区委机关是参与政治运动工作,要求必须是党员,可是我们小学里没有几个党员,所以就让我去了。” “哦,如果是这样,就努力工作。”

19年之后,同样还是这句话。那年我随军跟着老伴儿到西安工作,5年后,又随军代表的老伴儿来到了贵州遵义的山沟沟里头。过去,人们常说贵州地区: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非常贫困落后。在军工厂也一样,整体条件都不行。但是我们在这里呆了4年。后来,因工作需要,部队调老伴儿到北京工作,但我们不敢回到北京。当我们去和部队领导告别的时候,领导问我:“你怎么不回北京时,”我说:“我没有调令啊?”领导说:“你回北京还不就是‘一句话的事儿’吗?” 我说:“我从来都不走‘一句话的路’啊,都是服从组织分配。”随后,单位领导和北京联系:随军调动。春节之前我们回到北京,到西花厅看望伯父伯母,见面的第一句话,伯父就问我:“秉德,你都已经离开北京工作9年了,怎么又调到了北京工作?是不是因为我‘周某人’的关系?”伯母邓颖超说:“你别忘了,秉德不仅是您的侄女,她还是军人家属,随军调动回北京的。所以伯伯就不再追问了。

这样的事情太多了。。。。。。”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重要论述精神,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党支部于3月9日下午邀请中国新闻社原副社长周秉德同志做题为“传承红色家风 弘扬革命精神”专题讲座,讲述伯父周恩来同志家风故事。全国妇联副主席、书记处书记蔡淑敏和周秉德同志在讲座前进行亲切交谈。研究所全体党员干部、机关部门单位青年代表参加会议。

周秉德同志从“心系群众 同甘共苦”“夫妻恩爱 志同道合”“生活简朴 公私分明”“亲属不可特殊化”“国家利益至上”“伯父的初心 我们的传承”六个方面,用一个个生动的故事,一帧帧宝贵的图片,声情并茂地介绍了周恩来同志和邓颖超同志的家风家教故事以及对家人的深刻影响。

党支部副书记姜秀花同志评论道,周秉德同志以家人的视角,为我们立体展现了周恩来同志躬身为民、廉洁奉公的人民公仆形象,不畏艰难、勇于牺牲的革命者形象,温暖浪漫、情深似海的好丈夫形象,宽严相济、可亲可敬的兄长和长辈形象,令人动容,令人敬仰,深受教育。这是新时代家风建设和党的作风建设的宝贵财富,我们一定要继承好、弘扬好。

与会同志纷纷表示,通过聆听周秉德同志的讲座,进一步感悟到周总理的伟大人格和崇高境界,不愧为习近平总书记所称的“杰出楷模”。周秉德同志自觉传承周恩来同志的优秀家风,为我们在工作和生活中树立了学习榜样。


GE6A9409_看图王_看图王_看图王-1.jpg


周秉德同志声情并茂地介绍了周恩来同志和邓颖超同志的家风家教故事以及对家人的深刻影响。

党支部副书记姜秀花同志主持了专题讲座

与会同志与周秉德大姐交流互动。

专题讲座现场。

GE6A9348_看图王_看图王_看图王_看图王.jpg

交流

合影


部分讲座照片

GE6A9402_看图王_看图王_看图王_看图王.jpg

习近平主席在纪念周恩来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我们的传承

周秉德同志从“心系群众 同甘共苦”“夫妻恩爱 志同道合”“生活简朴 公私分明”“亲属不可特殊化”“国家利益至上”“伯父的初心 我们的传承”六个方面,用一个个生动的故事,一帧帧宝贵的图片,声情并茂地介绍了周恩来同志和邓颖超同志的家风家教故事以及对家人的深刻影响。
















责任编辑:admin
关键字:特别推荐、资讯中心、革命人物故事、作家专栏

评论区

发布
    • 相关内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