浴血皖南——皖南事变亲历者简介 ┃ 目录

  • 时间:   2022-09-09      
  • 作者:   《浴血皖南》编委会      
  • 来源:   中旗网     
  • 浏览人数:  1865


浴血皖南——皖南事变亲历者简介 ┃ 目录


Image 0006.jpg


《浴血皖南——皖南事变亲历者简介》

(第一部)


皖南事变,是我党我军历史研究的重要课题,近年来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和重视,有许多论著和文章问世。在以往的专著中,许多书中收录的大多是当时县团级以上的领导干部、英雄模范人物和各界名人,而基层指挥员和其他相关人员的资料就很少了。中国革命的成功和胜利,就是由许许多多广大干部战士,用鲜血和生命堆积而成的。没有这些普通战士的英勇顽强斗争精神,没有这些平凡人的奉献与牺牲,就没有新中国的今天。我们不但要崇敬那些英勇善战的指挥员,更要歌颂那些默默无闻的广大基层的战斗员。他们中的每一个人,面对凶残的日本侵略军,都表现出宁死不屈的英雄气概,彰显出中国的脊梁,是民族的楷模。每逢苏联卫国战争胜利纪念日,俄罗斯民众都会举着红军老战士的照片游行,这反映了一个民族对英雄的敬仰和崇拜。

本着对父辈们的爱戴和敬仰之情,在传承新四军铁军精神,向革命先辈致敬的同时,2021年10月,北京新四军研究会7师分会的兄弟姐妹们和皖南事变亲历者后人积极策划,成立编委会,出版了《浴血皖南——皖南事变亲历者简介》第一部,该书以群像的形式,收录了部分皖南事变亲历者的简介和照片,分为第一编——幸存者、第二编——牺牲者两部分。收录的幸存者287人,牺牲者510人。这里既有在皖南事变中勇往直前、浴血奋战、英勇献身的战斗员,也有身陷囹圄、坚贞不屈、惨遭敌人杀害的指挥员;既有历尽艰险、突出包围,重返战斗岗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建设奋斗一生的基层干部,也有在军队和地方战线上做出重大贡献的领导者;既有战功赫赫的新四军将领,也有名不见经传的战士、回乡务农人员。本书为研究皖南事变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不仅是皖南事变研究的又一成果,也填补了部分历史的缺憾和空白,同时也是对那些在战场上殊死搏斗、血沃皖南的革命先辈们最好的纪念形式。


——以上摘自《浴血皖南——皖南事变亲历者简介》第一部《前言》。中旗网即日起,陆续选登本书内容。





目  录


第一编  幸存者(287人)


丁公量、干仲儒、马长炎、马光军、马步云、马景三、马惠芳、王彪、王大田、王文王汉杰石、王聿先、王荣光、王荣森、王是桥、王保实、王美兰、王振芳、王培臣、王寄松、王震之、王曦亭、毛维青、方休、方刚、方徨、方向明、尹耕莘、尹德光、尹德明、孔诚、孔峭帆、邓子鸣、邓旭初、邓明海、邓毅生、叶超、叶育青、叶钦和、叶展才、田方、史瑛、乐祖洪、冯云、邢浩、全胜仁、成季良、朱洪、朱训文、朱诚基、朱晓光、朱镇中、庄汀来、刘丹、刘奎、刘世湘、刘志平、刘国兴、刘金才、刘金标、刘敬與、江胜武、江渭清、许可、许呈炜、阮文炳、阮世炯、阮吉强、孙秉泰、纪培陵、严宜明、苏贵山、杜大公、杜维佑、李元、李胜、李锦、李一氓、李广宽、李子新、李务本、李光田、李步新、李国超、李树政、李修柏、李桂英、李涤非、李彬山、李梧森、李维贤、李德和、杨天、杨帆、杨刚、杨进、杨明、杨人和、杨立平、杨汉林、杨易立、杨金福、杨采衡、杨建新、肖家财、吴越、吴长武、吴文瑞、吴世昌、吴可仁、吴立奇、吴华光、吴咏湘、吴奚如、吴瑞生、里路、邱仲尧、何志远、何时进、余立金、邹群、应飞、应可宗、汪琦、汪大漠、汪克明、汪海粟、汪镇华、沙林、沙诺、沈锐、沈光厚、忻元锡、张明、张元培、张云龙、张日清、张玉辉、张世杰、张本清、张可群、张匡时、张有利、张闯初、张志勇、张国光、张忠诚、张昌龙、张定堡、张树仁、张祖池、张素莲、张益平、张铚秀、张雍耿、陆春林、陈虹、陈萍、陈子谷、陈辉、陈云飞、陈仁洪、陈文全、陈安羽、陈茂辉、陈金炎、陈念棣、陈建宁、陈铁君、陈爱曦、陈烙痕、陈啸奋、陈棣华、陈斐然、陈祥力、陈慕诚、陈慰慈、邵宇、范四夫、范立本、林谷、林魁、林影、林植夫、林辉才、林鹤翔、易非、罗忾、罗白桦、罗爱民、罗湘涛、钱俊瑞、周丕振、周东君、周白梵、周奶近、周绍昆、周国臣、周临冰、周思木、郑坚、郑岗、郑里明、郑贵卿、郑福生、郑德胜、赵亚、胡立教、胡金魁、胡培生、胡乾秀、胡锡川、钟民、钟时、钟燕开、段洛夫、俞林、喻柳波、饶漱石、饶惠谭、施桢、姜献华、洪涛、洪田光、洪雪邨、洪德铭、查日坤、敖德胜、袁广智、聂国春、夏征农、顾雪卿、周中昭、徐贤朝、高一陵、郭仪容、郭立言、郭席排、郭隆辉、唐炎、唐壮华、黄鸣、黄源、黄火星、黄永川、黄吉民、黄序周、黄迪菲、黄振华、黄瑞清、曹丹辉、龚杰、盛田、盛孝如、梁金华、彭布、彭嘉珠、葛尚丰、董南才、蒋燕、韩云、程业棠、程钊生、程建强、程敦彦、傅寰、傅秋涛、傅家盈、舒文、童世杰、曾火生、曾幼诚、曾昭墟、温华桂、谢忠良、赖少其、赖石昂、阚中一、蔡园、蔡敏、蔡常胜、廖立波、熊应堂、熊湖帆、潘天一、潘友宏、潘日行



第二编  牺牲者(510人)


丁克、丁小山、丁壮亮、丁芳先、丁麟章、卜海岚、马立祥、马小喜、马金台、马森荣、万小侉、王仁、王商、王之燕、王中宝、王允旺、王毛贵、王本元、王四落、王廷亨、王有科、王传馥、王守祥、王志远、王志高、王来意、王秀海、王怀生、王启霖、王宏度、王宏禄、王季良、王佬成、王金寿、王和登、王金满、王定义、王铁夫、王诗杰、王造时、王家祥、王捷行、王崇萼、王维寿、王维添、王维新、王福喜、戈白章、毛中玉、凤元炎、方纯、方钧、方练白、邓复生、邓金山、邓新亚、左义达、左文道、叶洪章、叶挺、叶良运、叶逢樟、叶润之、叶家法、叶梧影、叶瑞勤、田金炜、史进、丘影、石永梅、白云、白塔、冯辉、冯立平、冯达飞、冯德贵、兰菁华、兰盛吾、成建军、吕辉、吕永松、吕贤才、朱平、朱光、朱小成、朱元春、朱有约、朱明贵、朱致中、朱海满、朱镜我、朱腾英、任光、后藤勇、庄玉英、庄咏民、刘全、刘别生、刘士贵、刘怀珠、刘阿耿、刘复汉、刘美泉、刘继先、刘梅开、刘焕安、刘绪星、刘毓麟、刘懋臣、齐国昌、江兴、江正龙、江河流、江宏福、江雪寒、汤振、汤少林、汤定波、汤修雾、汤富林、许开文、许书珍、许永祥、许克先、许振武、孙利、孙龙坤、孙必建、孙光基、孙光喜、孙宗胞、孙炳南、孙振开、孙崇斌、孙锡禄、邢道密、苏拓夫、杜剑秋、巫希权、李平、李荆、李洪、李捷、李子芳、李云川、李一群、李世孝、李成峰、李延林、李志高、李轩希、李国玺、李国腊、李健春、李桐铭、李绍滔、李豹子、杨凡、杨林、杨文清、杨双应、杨中喜、杨民生、杨成瑞、杨华年、杨世贵、杨志华、杨学坤、杨思枫、杨朝明、杨瑞年、杨德环、肖凤仪、肖全泉、肖运桃、肖连生、肖金柱、肖志中、肖俊鑫、肖恒辉、肖紫云、肖端铨、吴军、吴乃木、吴大群、吴之龙、吴本庆、吴本渊、吴亚古、吴报树、吴良元、吴虎龙、吴金辉、吴泽春、吴继安、吴培德、吴慕红、吴朝云、何神进、何永雄、里希、邱子华、余祺、余毛信、余汉文、余金南、余德胜、邹耀堂、应端豪、应梅笙、汪元保、汪永康、汪永照、汪企求、汪关宝、汪世民、汪林厚、汪其祥、汪晋侯、汪基昭、汪棉昭、汪道昌、汪懋、沈钟、沈韬、张东、张祺、张仰、张吉、张贤、张溪、张端、张大毛、张大福、张一阳、张元龙、张元龙、张元寿、张正坤、张亚细、张石宝、张百钧、张发送、张存细、张极生、张阿云、张昌龙、张郑奎、张鸿九、张智赫、陈宜、陈祥、陈惠、陈策、陈湃、陈小法、陈元三、陈木寿、陈友节、陈史展、陈龙标、陈本道、陈再兴、陈红妹、陈达仁、陈同炳、陈先司、陈兴维、陈声南、陈芳荣、陈里夫、陈亨禄、陈良堡、陈念中、陈国龙、陈其贡、陈树谷、陈秋生、陈剑峰、陈通本、陈郑安、陈冠军、陈载周、陈梦如、陈焕新、陈超群、陈道本、陈嘉伦、陈熙银、陈德荣、陈德铭、邵润祥、环会、范连飞、林芳、林可、林德、林开凤、林如成、林贞赞、林攸商、林细某、林金芳、林高峰、林锡坤、林颜周、欧阳斌、易少庭、罗文先、罗贤哉、罗建新、罗朝良、金开明、金敖海、周鼎、周子昆、周义富、周奎麟、周书元、周桂生、庞斗华、邵九弟、邵永春、邵存万、邵存言、郑平、郑重、郑克、郑火生、郑玉奎、郑伏新、郑行福、郑志涨、郑来宝、郑振华、郑聘昌、官日辉、郎大和、郎长连、郎兆连、郎兆恒、郎进新、项英、项永章、项金保、赵允葆、赵仲仁、赵德先、荀奋豹、俞立正、荣加发、荣加信、胡荣、胡九春、胡大立、胡毛和、胡来发、胡正林、胡庆麟、胡兴悌、胡来发、胡金龙、胡道富、胡珍水、胡崇德、钟克、钟昌基、钟福生、段其昌、侯伦武、施奇、洪顺弟、洪福寿、洪德生、祖有财、费立必、姚根泉、姚通新、姚沛盈、骆守宝、骆志强、骆其峰、袁大鹏、袁国平、袁彧夫、夏冬青、顾天才、幸唤民、倪青枝、徐云、徐一非、徐文佩、徐师梁、徐文炳、徐文祥、徐绍荣、徐巴盾、徐正玉、徐志兆、徐建新、徐承勘、徐炳炉、徐桂清、徐瑞芳、徐锦树、徐翔午、徐赞辉、殷戈、殷生龙、高路易、高小发、高文中、高兴宝、翁位样、郭英法、郭胜、郭义鸿、郭非凡、唐文粹、唐安民、陶松柏、黄立、黄诚、黄士保、黄刚培、黄永生、黄红本、黄志远、黄克统、黄克熙、黄步忠、萧正纲、萧加发、萧辉锡、曹云、曹维新、曹全作、曹德辉、章立、章挺、章文财、章西根、章复权、章德华、梁世喜、梁熙祜、龚陈朱、彭正辉、彭司宝、葛秀山、董小祥、董孝全、董清轩、董德坤、蒋仁坚、蒋怡常、程德武、程时轩、傅有志、傅孝和、鲁生、童坤、舒丽瑜、曾国策、谢吉赓、谢罗贤、谢鸣鸾、雷根、雷天才、雷著邦、雷光熙、路垣、鲍小三、鲍先发、简成畅、简家锦、蔡良、蔡宝藏、蔡理卿、蔡培团、蔡祈有、管西林、廖正文、廖炳栈、廖春生、谭雨文、谭树松、翟大海、翟宗汉、翟宗延、翟宗喜、翟贵勋、翟敬春、翟维新、翟锡珍、熊梦辉、熊达仁、薛忠英、薛克凡、薛仁成、戴庆哲、戴毛和、戴松茂、戴锦贤、魏小五、瞿志仁、瞿淑



附:寻找皖南事变亲历者还在继续


皖南事变中,新四军军部及其所属部队9000余人在奉命北移途中,遭到国民党军七个师8万余人的围攻。全军除2000余人突围外,一部分被打散,大部分指战员壮烈牺牲或被俘。

几年坚持寻找皖南事变亲历者,北京新四军研究会7师分会的兄弟姐妹们和编委会的同志们克服诸多困难,在大家的支持帮助下,终于获得上千条的信息。现收编在《浴血皖南——皖南事变亲历者简介》(第一部)幸存者287人,牺牲者510人。我们还将继续出版《浴血皖南——皖南事变亲历者简介》第二部、第三部......

由于年代久远,加上知情老人去世等因素,查找皖南事变亲历者的工作越来越难。但是我们决不放弃任何一线机会,寻找皖南事变亲历者的资料和照片工作,无论有多难,我们永远在寻找的路上。

恳请读者朋友或想通过研究会协助寻找先辈后人或革命烈士后人、指导和交流学习、咨询相关问题等的同志们,请与北京新四军研究会七师分会、《浴血皖南一皖南事变亲历者简介》编委会或中旗网编辑部联系,谢谢。


《浴血皖南一皖南事变亲历者简介》编委会联系电话:13611016077

中旗网编辑部联系电话:13167323767


声明:

文章版权归《浴血皖南——皖南事变亲历者简介》编委会所有,侵权必究。如欲转载,请先与编委会联系,同意后,刋登时要注明出处。


【责编:中旗网张伊】

责任编辑:admin
关键字:特别推荐、专题、革命人物故事、致敬铁军

评论区

发布
    • 相关内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