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戎装书生”本色、“武胆文心”精神 — 何遂绘、吴石题诗《长江万里图》长卷入藏中国国家博物馆

  • 时间:   2023-06-17      
  • 作者:   张伊      
  • 来源:   中旗网     
  • 浏览人数:  3934




《长江万里图》长66.4米,为何遂作画、吴石题诗,始创于1940年末,完成于1941年4月,是两位将军在戎马倥偬间联袂所作。这是罕见的由福州两位将军合作完成的诗画长卷。


“戎装书生”本色,“武胆文心”精神

—— 何遂绘、吴石题诗《长江万里图》长卷入藏中国国家博物馆


中旗网北京2023年6月10日现场传真(张伊)

6月10日上午,“何遂绘、吴石题诗《长江万里图》长卷捐赠收藏仪式”在中国国家博物馆白玉厅举行。《长江万里图》尽显了两位将军在国家危难之际的“戎装书生”本色,“武胆文心”精神。 

在吴石烈士牺牲73周年纪念日这个特殊意义的日子里,何遂将军之孙何迪,为完成父亲何康、叔叔何达的嘱托,与吴红一起,将在何家珍藏了82年的何遂、吴石两位爷爷近70米的诗画长卷《长江万里图》捐赠给中国国家博物馆。

王春法(中)接受何迪(右)、吴红(左)的共同捐赠.jpg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长王春法(中)接受何迪(右)、吴红(左)的共同捐赠。(中华工商网图)

何遂 (1888-1968 ),字叙圃。一八八八年生。十六岁从军反清,十九岁加人中国同盟会,迭经辛亥、护国护法及北京政变,舍生忘死,冲决罗网。三十六岁任国民军空军司令、第三军参谋长,北京政府航空署长,授衔空军中将。中年弃军从政,长期任国民政府立法委员会立法院军事委员会委员长。先生力主抗日,任桂林行营总顾问,抗战初即与中共高层建立良好关系,继而为人民解放事业多有实际贡献。建国初,任华东军政委员会司法部长,系一、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先生才气纵横,诗词书画俱佳,喜收藏而不自璧,尽献国家。 

吴石 (1894-1950 ),字虞薰,号湛然。一八九四年生于福建闽侯螺洲,早年参加北伐学生军。和议告成乃从人伍生、而预备学校、而保定学校,嗣更留学日本炮兵学校与陆军大学。才学渊博,文武兼通,任事忠慎勤清,爱国爱民,两袖清风,慈善助人。抗战时期运筹帷幄,卓著功勋。胜利后反对内战,致力全国解放及统一大业,功垂千秋。在“国防部中将参谋次长”任内,于一九五零年六月十日被害子台北,时年五十七岁。临刑遗书儿辈,谨守清廉勤俭家风,树立民族正气,大义凛然。一九七三年,追赠革命烈士。

2019年,何遂、吴石纪念像在家乡福州三山人文纪念园落成。





14日,受何迪、王苗夫妇邀请,特别到国博玉兰厅参观感悟。何迪亲自为大家做了详细介绍。






展览的第一部分展现了何遂、吴石的生平,和照片墙,生前的遗物。特别关注的是,吴石的狱中遗书和判决书的复制件,何遂捐赠的奖状和陈毅写给他的信件。

何遂当选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二、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证书和中央人民政府给何遂的任命通知书。

吴石遗书( 复印件 )。吴石在狱中将遗书写在《元赵文敏九歌书画册》 的背面。

“吴石案”判决书( 复印件 )

何遂捐赠的奖状和陈毅写给他的信件。


何迪还特别介绍了《长江万里图》长卷的成画过程和他们的文化传承。他说:

爷爷何遂作画前已5溯长江,他12岁入蜀15岁离川,1919年反对福建军阀李厚基护法运动失败,与吴石结伴沿江至武汉,1937年南京沦陷,他们又一起撤至武汉,参加了武汉保卫战,再撤至重庆。

1939年底40年初,爷爷作为桂林行营总顾问,吴石为第四战区参谋长,一起参加了桂南战役,取得了昆仑关大捷。是年冬,爷爷开始作画,题词:“三春鬓改”,国土沦丧,心痛所至:“十丈图成”,情系长江,“誓扫胡虏”,守土有责,传承有任。吴石分别在九江段、武汉段、三峡段、川江段四处留下了诗句,两位将军在国家危难之际的“戎装书生”本色,“武胆文心”精神尽显于《长江万里图》之中。

合璧。(《长江万里图》局部放大。)吴石自许为“戎马书生”,从军一生,但以文化传人自居;何遂则是“武胆文心”,效仿“鲁仲连”,合纵连横,但骨子里是中国传统的“侠”与“士”。《长江万里图》不仅仅承载着何遂、吴石的兄弟情谊、文化素养、共同追求、理想信仰,诗画背后的故事更反映出中国近现代史上悲壮而光辉的一页。

吴石分别在九江段、武汉段、三峡段、川江段四处留下了诗句,两位将军在国家危难之际的“戎装书生”本色,“武胆文心”精神尽显于《长江万里图》之中。

白玉厅展览的文化传承第一部分,是何遂仿苏体写的“后赤壁赋”六条幅和吴石的“石榴红”条幅,吴石的诗词老师,福建大儒何振岱、陈衍、故宫院长马衡题跋的“栖霞山图”。他们敬仰苏东坡的风骨与为人,习苏体数十载。爷爷条幅字越写越大,我原以为他76岁高龄,气力不够所致,前年去眉州三苏祠,发现苏东坡的原本就是这样,爷爷仿的认认真真,只是自叹“学书数十年仍有所歉,以力尚未到也”。

何遂仿苏体写的“后赤壁赋”六条幅。

传承。《长江万里图》闪耀着中国绘画艺术的智慧。何遂、吴石尽管同为新式职业军人,但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这种文化基因浸透于骨中。

GE6A3813-1.jpg

《石榴红》。己丑 (1949年 ) 初秋,吴石书赠李民欣《石榴红》条幅。

GE6A3800.JPG

《栖霞展图》。何遂绘,何振岱、陈衍、马衡跋。


第二部分是对中华文物的保护。展出了1922年何遂重修邯郸武灵丛台时,撰写的丛台集序碑文,和他1941年赠给桂林篆刻家林半觉的“龙隐岩诗画”。 

前者在军阀混战割据时期,爷爷在碑文序中谈到,在欧洲观察一战时,参访了千年古国意大利罗马遗址,新建之邦美利坚现代博物馆,感叹“目击者如游心于历史中,与往古社会相触接,意志美也。”于是重修丛台,集文人碑帖,“以存古物,扬国光,助美育”。 

后者于抗战最艰苦时期,1939年他与徐永昌等访桂林龙隐岩,见旁有凿岩者,已伤及摩崖碑文,于是急告白崇禧而止之。随后比他年轻19岁的桂林文化科员林半觉耗时三年,将桂林及广西其他地方的摩崖石刻3000余幅拓片,保护了文化遗产,成为今天的桂海碑林。何遂林半觉也成了忘年交,爷爷委托林为其所藏印章200余方拓成了《叙圃印谱》,也在展品中。

GE6A3880.JPG

《龙隐访碑图 》。1941年,何遂作《龙隐访碑图》赠林半觉,记述保护桂林摩崖石刻的情况。

左:《觉斋集拓何遂印选》。1941年,何遂与林半觉共同拓制百方印谱。

右:《绘园系列》。《何遂遗踪》。

 

第三部分是捐赠。文物为国家所有,用于公众是爷爷倡导的理念。这里展出的是1937年3月陈独秀给何遂的长信手稿,和他为爷爷所抄写的《叙圃甲骨文释略》的石印本,陈独秀题写了“抱残守缺”,成为国家图书馆古籍部的藏本。该馆在甲骨文常设展中介绍:“何遂将1932年寄存国立北平图书馆的甲骨(129片)转为捐赠,此批甲骨由此成为国家图书馆收藏甲骨的开端。”藏本也遍及国图、历史所、北大、台湾历史语言研究所等图书馆。为郭沫若、胡厚宣、商承祚、陈梦家、容庚等专家著书所引用。 

这仅是爷爷捐赠之一例。1950年春,他率先向上海历史博物馆捐赠文物6895件,陈毅市长致信称赞:“先生不自珍秘,破子孙家宝之例,宏人民共享之怀,嘉惠市民,同怀感佩。”


左:陈独秀与何遂书信。

左上:1937年3月,陈独秀在信中与何遂探讨《古欢录》及文字学的看法。

左下:何遂所著《叙圃甲骨叙略》完稿,陈独秀不仅题词,而且抄写全稿石印出版。

右:从台碑文。1922年,何遂重修武灵从台并为丛台碑文集作序。

 

第四部分是文人雅集。《长江万里图》完成于重庆“擅壑专业之馆”,这是战时国画界同仁专业画室,何遂与书画界朋友徐悲鸿、马万里等多有交往。1943年夏在贵阳与友人重展《长江万里图》,展览中有幅他赠给著名文化史、版本学大家柳诒徵的挂幅,记载了此次雅集。 

另两幅是1962年春羊城会议为知识分子脱帽加冕,雅集画卷体现了文化人的心境。爷爷作画,题记盛事:“1962年2月20日晚,康同璧(康有为的女儿,时年八十三岁)、顾颉刚、戴爱莲、肖三,集同志于从化温泉溪亭。皓月当空,湖影一碧。言慧珠同志歌昆曲,俞振飞师傅吹箫和之,极一时之盛。” 

今天的捐赠活动也是一次大规模的文人雅集吧。爷爷生前捐赠文物上万件,他大概不会想到去世55年后,他与吴石爷爷的诗画长卷《长江万里图》会为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感谢邓榕牵线,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的不仅是一幅诗画长卷,中国历史艰难光辉的一页,更是收下了两位爷爷对祖国大好河山的忠诚守护、对中华文化的无比热爱的赤子之心!

赠柳治徽画。1943年,文人雅集观《长江万里图》,何遂赠柳治徽画。

《从化雅集诗画卷》。1962年春,文人雅集于从化。何遂作画题诗,康同璧、肖三、顾颉刚题跋。

《浣溪沙 》。1962年2月,何遂在从化作《浣溪沙 》一词,描写文人雅集。

参观





交流




早早来到展览现场


合影





GE6A3611-1.jpg







责任编辑:admin
关键字:特别推荐、资讯中心、革命人物故事、文化交流、中华传统

评论区

发布
    • 相关内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