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婆为远东反战大会贡献了一份力量
朱继姚
今年是远东反战大会胜利召开90周年。90年前,我的外婆朱姚参加了远东反战大会的保卫工作,她充当临时家庭当中的妈妈,也是临时大儿子的小孩的奶奶。她这段重要的经历,使我更加怀念我亲爱的外婆。
我外婆是1880年的生人,贫农出身,后来外出当工人,她应该是中国第一代的产业工人,很早就到了上海、南京、镇江等地方当纺织工人及其他工厂的工人,故跟一般的农村妇女不一样,见识也比较广。她为了养活一大家子的人,就不止打一份工,早晨做一班,晚上再做一班,还找些针线活、修修补补等零碎活才养活了一家人。
1927年,外婆家在南通居住。这个时候正是大革命失败以后,我17岁的二姨妈参加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后来又参加了中国共产党,她经常带同学等年轻人在家里开会。家里常有印刷品和宣传材料,外婆从宣传品上知道了二女儿是共产党,是干革命的人,我外婆就对房东、邻居宣传女儿是在干好事,女儿带来的那些人都是为穷苦的劳动人民求解放闹翻身的,让房东和邻居都同情革命、同情共产党,接纳了他们。
这样,外婆的这个家就成为共产党开会的一个据点。我二姨妈1929年被党组织派到苏州去工作,外婆1931年搬到上海工作。可这个外婆在南通的家,在外婆离开南通之后,仍然作为共产党开会的据点,以后又成为通海特委的开会地点,包括住宿、吃饭、集会。直到1932年出现了叛徒,这个据点才停止使用了。我在2021年去南通如皋外婆的老房子时,红十四军纪念馆为之挂上了牌子,并写上了“秘密机关设在了南通寺街19号朱姚家中……”,来纪念这个有历史意义的地方。
外婆的工作也影响了我妈妈,只有八九岁的她,就可以帮助做很多工作,为红十四军军长带路,做翻译、过关卡等等。
1931年我外婆到上海工作,二十岁的二姨妈已经在苏州牺牲了,为了女儿未完成的事业,她仍然为党做工作,成为互济会里的工作人员。她和党组织里的人关系都很好,大家全都亲切地称呼她“妈妈”。
1931年到1933年,白色恐怖非常厉害,互济会的主任在两年不到的时间里就换了五任,有阿乔、黄励、邓中夏、裴继华、刘明远等人。也就在这个时候,外婆为党的领导人抚养下一代的小孩子,有彭湃的儿子阿松,刘少奇与何宝珍的儿子刘允若等。当时外婆的工资只有十二个铜板,尽可能叫小孩子生活得好一点,非常细心地照顾着这些小孩。
外婆在上海为党组织驻机关做掩护工作,经常要搬家,发现有一点不对的人和事,就搬走,而且还要变换身份,有的时候是保姆,有的时候要当富婆,还要会搓麻将,打牌。因为经济困难,就只有一身好衣服,晚上洗净烘干,第二天再穿上去应付各种聚会和事务。
1933年9月底,外婆突然接到任务,到霍山路85号去。9月29日她打扮成富太太,带着当时抚养着的刘允若进入到会场,执行了掩护远东反战大会的任务。她一进会场就把小孩安顿在客厅,教会他称呼临时家庭中的爸爸、妈妈、叔叔和婶婶等,她坐在太师椅上,表面上看,是一个富婆带一个小孩子在玩耍,实际上,她按照以往习惯性的动作,始终望着门外,谨慎地做着掩护工作直到大会结束。
为了远东反战大会的胜利召开,所有做保卫工作的人都做出了贡献。我的外婆,当年五十三岁的老人,也做了一件可歌可颂的、值得后人纪念的大事。
2023年10月16日
责编:中旗网晶晶
审核:张伊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