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人民战争必胜》——抗日战争中的晋察冀图片展正式开幕

  • 时间:   2025-09-21      
  • 作者:   张斌、张伊、赵春毅、于文海      
  • 来源:   中旗网     
  • 浏览人数:  19


纪念中国人民《人民战争必胜》——抗日战争中的晋察冀图片展正式开幕


中旗网北京2025年9月16日电(张斌、张伊、赵春毅、于文海)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纪念是最好的传承。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9月16日上午,由晋察冀文艺研究会、中华社会文化发展基金会主办的《人民战争必胜·抗日战争中的晋察冀图片展》在北京市中华世纪坛综合展厅开幕。

《人民战争必胜·抗日战争中的晋察冀》图片展,是从晋察冀文艺研究会于上世纪80年代出版的多部反映晋察冀抗日根据地战地纪实的摄影文集中,精选了200余幅珍贵历史照片,经过数字化高清处理和制作,呈现在大家面前。以一个个鲜活的历史瞬间展现晋察冀革命根据地的历史风貌、革命精神以及军民鱼水情,一幅幅珍贵的历史图片反映了晋察冀根据地抗战史实,记录了那段战火硝烟中的抗战岁月。

晋察冀根据地是中国共产党在敌后创建的第一个抗日根据地。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军全面侵华,国共合作形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八路军115师平型关大捷后,按照党中央的指示,聂荣臻率部创建以五台山为中心的晋察冀根据地。1937年11月,晋察冀军区成立,次年1月建立边区政府,形成党政军一体化的抗战体系。

根据地创建后,吸引了众多来自全国各地五湖四海的革命文艺工作者。在党的领导下,晋察冀边区文艺工作者以笔为枪,坚持对敌斗争,创作了大量的诗歌,小说,戏剧,歌曲,美术作品。这些文艺作品在宣传党的抗日主张,歌颂抗日英雄事迹,揭露侵略者的罪行,激发全体军民团结抗战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巩固和扩大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取得抗日战争的最终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

晋察冀根据地军民在对敌斗争和根据地的各项建设中,创造了极为丰富和宝贵的经验。党中央和毛主席誉之为“敌后模范的抗日根据地及统一战线的模范区”。

晋察冀根据地的抗战历史证明: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人民战争是战胜侵略者的根本力量。“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让我们铭记历史,致敬英雄,传承和发扬伟大的革命精神,共同书写新时代的辉煌篇章!

出席开幕式的嘉宾有,开国大将张云逸长孙、北京新四军暨华中抗日根据地研究会会长张晓龙,开国上将陈士榘之子、北京八路军山东抗日根据地研究会名誉会长陈人康,开国中将孙继先之子、沂蒙精神宣讲团团长孙东宁,国防大学原副教育长纪明奎,文化和旅游部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第四组指导员宋晨,文化和旅游部人才中心副主任刘玉普,中华社会文化发展基金会理事长李建华,炎黄春秋出版社社长张锋波等200余人,共同见证了图片展的开幕。

开幕式上,晋察冀文艺研究会会长张斌,中华社会文化发展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丁耀,开国少将肖思明之子、河北省衡水军分区原司令员肖凯源,中央音乐学院原党委副书记逄焕磊分别致辞。

晋察冀文艺研究会会长张斌

中华社会文化发展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丁耀

开国少将肖思明之子、河北省衡水军分区原司令员肖凯源

中央音乐学院原党委副书记逄焕磊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词曲作者曹火星的女儿曹红雯委托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教育中心红色文化传承专家工作委员会崔晓宁主任,向晋察冀文艺研究会捐赠《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曲谱手稿。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曲谱手稿捐赠仪式

晋察冀日报研究会会长陈华,中旗网总编张伊,共同捐赠《晋察冀日报》全版资料的电子版。

《晋察冀日报》全版电子资料捐赠仪式

众多市民、学生及游客来到展馆参观。在黑白历史照片构筑的历史长廊中,不同年龄层的观众放缓脚步,或凝神细读图注,或低声交流感慨。这场跨越八十年的对话,在光影交错间完成着历史的传递与精神的传承。展览将持续至10月8日,面向社会公众免费开放。







晋察冀文艺研究会简介

晋察冀文艺研究会是一家全国性的公益学术社会组织,文化和旅游部为研究会业务主管单位。新中国成立后,在老一辈领导人的关怀和帮助下,晋察冀文艺研究会于1985年11月7日在人民大会堂成立。首任会长由原文化部党组书记、部长、中国文联主席周巍峙同志担任。

自成立以来,晋察冀文艺研究会以挖掘、发扬和赓续红色文化资源为使命。四十年的不断发展,研究会在文化和旅游部及民政部的领导和帮助下,广大会员励精图治,推出了一系列有质量和影响的研究成果和活动,积极推动了晋察冀红色文化的学术研究和推广传播。

“人民战争必胜——抗日战争中的晋察冀图片展”正是晋察冀研究会研究成果的集中呈现。在新征程上,晋察冀文艺研究会将不断在红色文化中汲取不竭力量,为推进新时代文化强国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中华社会文化发展基金会简介

中华社会文化发展基金会是由国家文化和旅游部主管,国家民政部注册登记的全国性公募型社会公益慈善组织。1992年由我国戏剧大师曹禺先生发起成立,名誉会长是我国著名教育家、第九届第十届全国人大副委员长许嘉璐先生。名誉理事长是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常委、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白庚胜先生。

30多年来,在国家民政部、国家文化和旅游部的指导下,基金会同仁与社会各界热心文化公益事业的人士共同努力,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和国家与政府的有关政策法规,按照社会的道德风尚与行为准则,以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为己任,在促进社会文化公益事业中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弘扬文化,服务社会;依法治会,规范运作;创新发展,公众受益”是基金会的基本宗旨。中华社会文化发展基金会致力于为社会各界搭建一个参与文化公益事业、回报社会的平台,希望借助这个包容而开放的平台,拓宽文化视野,深入挖掘中华文化的资源优势,服务社会,繁荣文化事业,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注入新动力。



责任编辑:admin
关键字:特别推荐、资讯中心、革命人物故事
    • 相关内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