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16日,北京新四军研究会七师主办的“张铚秀将军诞辰110周年纪念会”在北京汇贤府隆重举行。
纪念活动现场
合影留念
青山忠魂 江河咏志——张铚秀将军诞辰110周年纪念会在京举行
中旗网北京2025年10月16日电(张伊)
巍巍青山铸忠魂,滔滔江河咏英烈。2025年10月16日,由北京新四军研究会主办、七师分会承办的“张铚秀将军诞辰110周年纪念会”在北京汇贤府隆重举行。
全体嘉宾齐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国歌庄严,新四军军歌嘹亮。张铚秀将军长子张政民等多位子女;北京新四军暨华中抗日根据地研究会会长张晓龙、原会长陈昊苏,新四军老战士代表张宝珍,北京新四军研究会秘书长杨抗美,监事长祝江涛等总会和各分会领导;北京新四军研究会原主要领导和张铚秀将军多位亲密的战友后代以及来自老部队的代表、研究学者:北京新四军研究会原副会长兼秘书长乔泰阳、副会长刘华苏、副会长任全胜;张国华将军子女张小康等,张仁初将军子女张海平等,李耀文将军子女李小军等,四川省委原第一书记谭启龙同志子女谭大凯等,李呈瑞将军子女李京鲜等,梁仁芥将军之女梁静群,李布德将军之子李海东,田波将军之子田效东等,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温铁军,解放军报社文艺部原主任陈先义,军事科学院原研究员穆俊杰等;以及来自将军家乡江西省永新县、曾经战斗过的皖江、茅山等地专程来京出席本次纪念会的代表:江西省永新县政协党组成员、副主席周家龙,江苏省茅山新四军纪念馆副馆长周再兴,江南指挥部纪念馆馆长张燕,安徽省无为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会长左华等 170余人齐聚一堂,共同缅怀百战将星张铚秀将军的光辉业绩和崇高品格。
观看新四军江南指挥部纪念馆制作视频《从水西村走出来的共和国将士——张铚秀》
红土地走出的赤子,井冈山精神的传承
张铚秀将军1915年7月生于江西永新,一片浸染革命热血的红土地。他年少投身革命,从井冈山下的农家子弟,一步步成长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高级将领。在漫长的革命生涯中,张铚秀将军经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烽火洗礼,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事业立下了赫赫战功。1928年,张铚秀参加本县农民暴动,1933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此后又相继参加了湘赣、湘鄂川黔苏区反“围剿”斗争和红军长征。1955年,张铚秀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军衔,成为开国少将之一。
云南岁月见忠诚,拨乱反正显担当
1975年8月,张铚秀从济南军区调任昆明军区副司令员,开始了他在云南的十年工作历程。在滇期间,他先后担任中共云南省委副书记、省革委会副主任、省委书记兼组织部部长,1980年1月任昆明军区司令员。在云南工作的十年里,他始终恪守共产党人、革命军人的政治本色,满腔赤胆忠心,拳拳报国之志,服从组织顾全大局,严于律己从严治军。
拨乱反正时期,张铚秀牵头负责为“文化大革命”中遭受不白之冤的同志平反。他坚决落实党的政策,无私无畏、秉公执权,始终坚持实事求是原则,勇于否定被错误处理的案件。
整党整军显党性,从严治军树新风
党的十二大作出“整顿党风”的指示后,张铚秀带领昆明军区严格按照中央决定进行整党。在整党工作部署会上,他对军区党内的错误思想进行了严厉批评。张铚秀指出,一些共产党员甚至党的领导干部党性原则不强,党的观念淡薄,对一些错误的东西熟视无睹、明哲保身、但求无过。他亲自任试点工作组组长,赴试点部队调研,不畏辛苦不怕烦琐,充分征求意见,指导制定整党措施。
百万裁军显胸怀,顾全大局守初心
1985年“百万大裁军”,中央军委决定将昆明军区合并到成都军区,不少干部有怨气,许多老同志、老战友纷纷让张铚秀去找中央军委的领导反映,希望能继续工作。面对个人和单位的重大转折,张铚秀表现出惊人的胸怀和党性觉悟。他表示:“我的级别已经够高的了,还想当什么?我服从了一辈子组织,在这个时候更要服从组织,听中央的安排。”在军区师以上干部大会上,他带头表示拥护党中央和中央军委的决定,明确提出领导干部要带头做到 “不伸手、不干扰、不麻烦”的“三不”原则和“思想不松、组织不散、工作不断”的具体要求。
严于律己树家风,铁骨柔情寄后人
张铚秀始终严守纪律勤俭办公,每次下部队调研,他都会强调“人家做什么我吃什么,不要给部队带来接待上的负担”,并要求离开部队时要交足粮票和伙食费。他对家人要求严格,从不为家人谋取私利。
1979年对越边境自卫反击作战时,昆明军区司令员杨得志因患重病被送往医院救治,张铚秀奉命负责指挥云南方向作战。他不仅到一线勘察地形,指挥战斗,更将自己的4个儿子、1个女儿、1个女婿送上前线。战斗打响前,张铚秀的三儿子张学民途经军区前指开远时,特意去看望父亲,没想到换来的却是一顿严厉的指责。根据张铚秀要求,张学民立即返回部队,赶在战斗打响前返回前线,并因出色完成任务荣立三等功。
新四军研究会的传承与致敬
张铚秀将军曾是研究会的首任会长,为研究会的创立和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研究会的创立历程中,张铚秀将军倾注了大量心血。1997年10月8日,研究会在北京玉泉路国防大学(原政治学院)大礼堂正式成立。张铚秀将军在研究会的工作中展现了卓越的领导才能和对革命历史研究的高度责任感。
张铚秀将军在2007年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80周年暨全军英雄模范代表大会上曾动情地说:“80年来,我作为一名从枪林弹雨中走过来的老兵,有幸亲历了我们这支人民军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由小到大、由弱到强、饱经千辛万苦而又无比辉煌的战斗历程,倍感振奋和自豪。”
深切缅怀励后人,精神永续薪火传
在纪念会上,北京新四军暨华中抗日根据地研究会会长张晓龙作了深情发言。作为张云逸大将之孙,张晓龙对革命精神传承有着深刻理解。他回顾了张铚秀将军与北京新四军研究会的深厚渊源,深情追溯了张铚秀将军的生平事迹。并强调,张铚秀将军的一生是井冈山精神、铁军精神和新四军精神的生动体现,他的革命历程见证了人民军队从创建到壮大的辉煌历史。
北京新四军研究会七师分会副会长陈勇在发言中深切缅怀了张铚秀将军作为北京新四军研究会的创始人和首任会长的巨大贡献,张铚秀将军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一生。他的精神,正如陈勇副会长所缅怀和倡导的那样,必将通过研究会和后代们的努力,薪火相传,永放光芒。
江西省永新县政协党组成员、副主席周家龙代表将军家乡人民发言,深情回顾了将军从红土地走过的革命足迹。
江苏省茅山新四军纪念馆副馆长周再兴、安徽省无为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副会长丁以龙分别从历史角度,追忆了张铚秀将军在茅山抗日根据地和安徽皖江地区战斗生活的岁月。
军事科学院原研究员穆俊杰从研究者角度,深入剖析了张铚秀将军的军事指挥艺术和历史贡献。
新四军第二代代表黄力飞发言,表达了后辈对传承铁军精神的特殊感悟和责任。
张铚秀将军亲属代表张政民深情回忆父亲张铚秀将军的一生,点点滴滴映入心头,父亲将自己的一生一切都献给了党和国家,他留给我们的不是物质财富,而是一个共产党员最纯粹的初心。
陈毅元帅之子、北京新四军暨华中抗日根据地研究会第二任会长陈昊苏讲话并赋诗一首。他在讲话中表示,张铚秀将军等革命先辈的崇高精神和伟大功绩,将永远激励我们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为纪念张铚秀将军诞辰110周年,本次纪念会特别设计制作了专题纪念邮简。七师分会会长张卫民向大家介绍了这枚纪念邮简的设计理念与内在含义。
在隆重的赠送仪式上,张老子女代表张政民、张卫民共同向永新县、无为县代表,茅山纪念馆、江南指挥部纪念馆代表等单位赠送了这份珍贵的纪念邮简。
江南指挥部纪念馆馆长张燕向张铚秀将军亲属赠送了纪念书籍。
北京新四军研究会七师分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桂琦主持,并宣读北京新四军研究会原副会长邓淮生贺函、安徽省泾县新四军历史研究会贺函。
张铚秀将军的一生,见证了人民军队从创建到壮大的光辉历程。从井冈山上的“朱毛”红军到百万大裁军,他始终坚守着自己的信仰与忠诚。
奏唱《新四军军歌》
在纪念会现场,《新四军军歌》的雄壮旋律回荡在会场内外,与会代表们分批合影留念,镜头定格的瞬间,张铚秀将军的精神已然穿越时空,融入新时代的红色传承。
正如张铚秀将军曾说:“我们庆祝建军80周年,颂扬人民军队的辉煌成就,就是要在加快我军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中,更好地继承和发扬我党我军的优良传统和作风。”
纪念活动现场
北京新四军研究会原会长陈昊苏为活动助兴
下一篇: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