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山:空军历史上最大当日战绩——志愿军空军首战平壤

  • 时间:   2025-10-22      
  • 作者:   华山      
  • 来源:   中旗网     
  • 浏览人数:  14


中旗网空军历史上最大当日战绩——志愿军空军首战平壤

文:华山


1951年3月1日,毛泽东主席致电斯大林,对抗美援朝作战作出重大战略部署,其中:

“四. 目前,在朝鲜作战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是:敌人拥有火力上的优势,而我方运力薄弱,我们因无航空兵掩护,在敌机袭击下,结果使运往前线的物资丧失了30-40%;敌人则将定期获得補充(例如:到6月底将又有6-7万美军开抵朝鲜)。我们预计,在4-5月,我们将可以使10个航空兵团参战(注:10个航空兵团参战指10个航空团),但至今我们在朝鲜领土上尚找不到一个合适的机场。造成这一情况的原因是,土地尚未解冻,因此我们尚未对机场进行大修。此外,一个最为严重的因素是,由于没有可靠的航空兵掩护,我们在今后也无法进行修理工程。

彭德怀同志的意见是:苏联航空兵最好是担负起对平壤-元山及该线以北的机场的掩护任务,同时最好是将苏联航空兵从现在所位于的机场转到位于朝鲜境内的机场。

根据彭德怀同志的看法,如不採取上述措施,则位于朝鲜境内的机场无法加以修复,中国航空兵不可能参加朝鲜作战(注:若无朝鲜境内机场中国航空兵就不可能参加纵深作战),坦克和火炮的转移将遇到严重困难。然而,这一问题的解决必须视整个国际形势而定。因此,我们尚不知是否如此行动。

至于汽车问题,我们要求于今年下半年内通过商贸这一渠道向我们再提供6000辆汽车。

有无这种可能,盼覆。

总之,在美国坚持继续作战,美国继续获得大量補充,並准备和我军作长期消耗战的形势下,我军必须准备长期作战,以几年时间消耗美军几十万人,使其知难而退,才能解决朝鲜问题。

以上意见,请您研究,并给以指示。

致以布尔什维克敬礼!


毛泽东

1951年3月1日”




图1-3、1951年3月1日,毛泽东主席致电斯大林,对抗美援朝作战作出重大战略部署。


1951年3月3日,斯大林致电毛泽东主席,由苏联驻中国军事总顾问扎哈罗夫上将转呈。

“毛泽东同志:

您3月1日的来电收到。

我们同意您关于朝鲜未来战役的看法。

如果您能够在安东地区留两个中国空军师掩护当地的电站和交通线的话,我们同意将别洛夫将军指挥的第151师和第324两个歼击机师的基地转移到朝鲜境内去,以掩护中朝军队的后方。如果朝鲜人已有一条钢板机场跑道,那我们可以从苏联再提供2条钢板跑道,同时必须建立不少于4座混凝土跑道的机场,因为钢板跑道不够,我们希望建设工程在劳动力和物资上将得到保障。如果您同意,我们可以提供高射炮以掩护机场,並向您供应高射炮弹。今年下半年我们还可以供应6000辆卡车。


菲利波夫(斯大林)

1951年3月3日”


微信图片_202510221100441.jpg

图4、1951年3月3日,斯大林致电毛泽东主席,由苏联驻中国军事总顾问扎哈罗夫上将转呈。 

第一代米格-15喷气战斗机,或改进版米格-15Bs喷气战斗机,其作战半径仅约200公里,若要实现在平壤-元山及该线以北对机场和地面部队的掩护任务,就要尽一切可能,务必在朝鲜境内修建机场,使得苏联空军第151师和第324红旗师以朝鲜境内机场为基地,覆盖平壤-元山及该线以北空域与美军作战,志愿军空军第4师以朝鲜境内机场为基地,甚至可覆盖三八线,或延伸至汉城空域作战;故派出由军委空军副司令员常乾坤坐镇,志愿军工程部队在平壤大同江北煤矿山边修建机场、飞机库洞的计划和工程,遭到美军B-29连续几轮轰炸摧毁,最后决定移至清川江北一线,“米格走廊”范围建立机场;1951年9月1日,毛泽东主席令志愿军第23兵团3万多官兵紧急入朝,在清川江北一线南市、泰川和院里三处抢建机场,10月遭到B-29轰炸机群的连续轰炸,致使中苏空军以朝鲜境内机场为基地的计划始终未能如愿;为此,苏联空军作战范围也始终严格限定在清川江以北“米格走廊”空域,而打进平壤空域作战成为志愿军空军的艰巨任务!

 

空军历史上最大当日战绩

1951年9月12日至10月21日,抗美援朝志愿军空军第四师第三轮参战,于1951年10月16日,志愿军空军第四师10团、12团上午、下午二场空战中,创下共击落、击伤13架美军战机辉煌战绩,其中:12团3个大队作战,击落美国第五空军第4战斗拦截机联队6架F-86“佩刀”喷气战斗拦截机,一架皇家澳大利亞空军77中队米吉尔(Gloster Meteor F8)“流星”喷气战斗机,击伤4架F-86,共11架美军战机的战绩记录,其中:

1、空四师12团2大队大队长华龙毅率4机编队,在当日下午清川江、安州空域空战中,击落、击伤各一架美军F-86战机,受到几十架F-86追击堵截,直至平壤、大同江和成川郡空域,孤身陷入与美国第五空军第4战斗拦截机联队第334、第336中队14架F-86的激战,所驾米格-15喷气战机多处受到重击,身负重伤,在飞机失控几乎就要空中解体前一刻成功弹出跳伞,最后落至平壤东白云山上,被志愿军39军进行大范围搜山寻到,夜晚抬往山下由朝鲜老乡照护,第二天一早被送往成川郡39军军部进行抢救,一个星期后由39军护送回到丹东,在长春空军第一医院进行复杂神经外科手术治疗。

2、12团2大队2号机齐连璧在清川江、安州空域作战中,击落、击伤各一架美军F-86战机;

3、12团3大队飞行员刘春生击落、击伤各一架美军F-86;刘春生在清川江、安州空域作战飞机严重中弹,弃机跳伞获救.....

4、12团3大队大队长张积慧在朝鲜清川江、安州空域作战,击落一架美军F-86战机;

5、12团中队长权太万,于上午作战中击落一架美军F-86战机;

6、12团飞行员施光礼,于上午作战中击落一架美军F-86战机;

7、12团飞行员岳明昌击落一架米吉尔(Gloster Meteor F8)“流星”喷气战斗机;

8、12团3大队飞行员柳俊杰,于上午作战中击伤一架美军F-86战机;

9、10团3大队大队长邹炎击落一架美军F-86战机;

10、10团一大队代大队长李宪刚击伤一架美军F-86战机。


1951年10月16日空战,第四师作战击落7架美军F-86“佩刀”喷气战斗拦截机,一架米吉尔(Gloster Meteor F8)“流星”战斗机,击伤5架F-86“佩刀”战斗机,共击落、击伤美军13架战机,这是抗美援朝空战最大“当日战绩”,也是最辉煌的战绩!





图5-7、中朝人民空军联合司令部通报 空联甲字第九号(共九页-首页、尾页)

一九五一年十月廿六日 于沈阳

(关于第四驱逐师作战主要经验介绍)

第四驱逐师自九月廿五日,正式开始实战以来,至十月十六日,历时廿二天战斗,共出动卅四次,计六0六架次,共击落十七架(F-86八架、F-80九架),击伤敌机七架(内F-86三架、F-80四架),我被击落十三架、被迫降落一架,其中十名飞行员跳伞安全返部,魏梦云、吴奇、刘永新、岳明昌同志光荣牺牲,我被敌击伤四架,敌我伤亡为1.4比1。 

此通报

司令员   刘 震

政治委员 周赤萍

副司令员 常乾坤

参谋长  沈啓贤

副参谋长 李如海

8、一九五一年九月廿五日至十月六日空军第四师与安东、平壤间空战统计表


空军历史上首项击落美军四比零战绩、首次长僚机分别击落美军F-80流星喷气战斗机记录!


于1951年10月10日下午在清川江口空战中,第四师12团2大队6机编队,大队长(一号机)华龙毅击落两架美军F-80流星喷气战斗机;2号机齐连璧击落一架美军F-80;3号机逯松亭击落一架F-80;4号机陈书兰首先发现报告美军F-80编队,并作为僚机进行掩护;5号机王泽萍和6号机李子文此前在宣川地区失去联系,先行返航;此次空战,是空军历史上首项击落美军战机四比零战绩、首次长僚机分别击落美军F-80流星喷气战斗机记录!


当天作战,10团2大队大队长郑刚击落一架美军F-80;10团3大队大队长邹炎击伤一架美军F-80。


第四师“空战廿二天”,12团2大队于1951年10月10日和16日战斗中,击落6架美军战机(2架F-86、4架F-80),击伤两架美军F-86战机,共击落、击伤敌机8架。

图9、中朝人民空军联合司令部

华龙毅空战击落敌机经过(十二团二大队长华龙毅口述),共四页-首页

第四师“空战廿二天”-击落、击伤敌机29架 

第四师“空战廿二天”,共击落敌机20架(9架F-86、10架F-80、一架米吉尔喷气战斗机)、击伤敌机9架(内5架F-86、4架F-80),共击落、击伤敌机29架;于1951年11月9日,中朝人民空军联合司令部对第四师“空战廿二天”战绩作出最终修定和确认,以此向获取战绩的作战飞行人员颁发《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立功证明书》,并以集团军、第四师级别评功委员会名义,签注功绩和立功标准。

微信图片_202510221100471.jpg

图10、《中朝人民空军联合司令部(集团军级)战术通报》空联参甲教字第十号 (共12页-首页)

一九五一年十一月六日于沈阳 

(第四驱逐师十月十六日(下午)作战经验介绍)

(一)情况:

(1)敌情:下午十四时卅二分至十五时卅分,发现敌战斗机一百五十六架、轰炸机八架(B-29),活动于顺川、肃川、顺安等地,並在清川江附近轰炸扫射。

(2)气象情况


(二)战斗过程:

为配合防空空军打击轰炸扫射我地面目标之敌,第四师第十团十四时五十五分起飞十八架配合防空空军(苏联空军)九十六架出动,并以十二团十六架掩护10团作战。


12团16架进入战区时,12团3大队6机编队进入战斗,12团2大队4机编队跟进;2大队4机编队,在3000米-7000米空域与美军F-86密集机群遭遇,发生猛烈激战,12团2大队1号机华龙毅冲进美军F-86机群,击落、击伤各一架F-86,受到几十架F-86追击堵截,直至平壤、大同江和成川郡空域激战;2号机齐连壁击落、击伤各一架F-86,成功返航;3号机逯松亭与F-86发生激战,未果,成功返航;4号机陈书兰始终处于2号机和3号机的僚机位置,保护2号机、3号机成功返航。



图11-13、1951年10月16日下午,第四师12团2大队4机编队,清川江、安州进入战斗,一号机华龙毅、2号机齐连璧、3号机逯松亭、4号机陈书兰作战示意图(中朝人民空军联合司令部战术通报示意图)。


华龙毅受到美军14架F-86攻击


1951年10月16日下午,朝鲜战争中首次在大同江、平壤、成川郡空域爆发米格-15喷气战斗机对F-86佩刀喷气战斗拦截机群的激烈格斗,当天下午,美空军第4战斗-拦截联队第334中队14架F-86“佩刀”喷气战斗拦截机,第336中队16架F-86战机和第335中队(满编出动作战48架),执行对B-29战略轰炸机群的护航任务,第334中队和336中队14架F-86对米格-15进行围攻,其中:

美国第5空军(驻韩国军级机构)第4战斗-拦截联队(作战旅)弗兰克·费舍尔少校(Major Frank L. Fisher),F-86飞机尾号-8502A,1951年10月16日下午16:09时,在平壤东北15英里上空,对一架米格-15进行攻击,报“击毙”记录(清川江和平壤不同空域共两架);

第334中队飞行员梅林·赫罗赫中尉(Lt. Merlin E. Hroch),F-86飞机尾号-AO 1019464,1951年10月16日下午16:15时,在平壤上空对一架米格-15进行攻击,判定击落覆核记录为0.5架;

第334中队飞行员克利福德·布罗萨尔中尉(Lt. Clifford F. Brossart),F-86飞机尾号-AO 1909687,1951年10月16日下午16:18时,在平壤北10英里上空,对一架米格-15进行攻击,作为他本人第一次击落米格-15飞行员(跳伞),判定击落覆核记录为:0.5架;

第336中队飞行员大卫·弗里兰中尉(Lt. David B. Freeland),F-86飞机尾号-AO 0590531,于1951年10月16日下午16:20时,在平壤东北成川郡空域对一架米格-15进行攻击,报米格-15飞机员跳伞,作为他的第一架覆核击落米格-15战绩。


结果:平壤、大同江和成川郡空域,美军进行攻击的米格-15,仅为志愿军空军第四师12团2大队大队长华龙毅那一架,华龙毅孤身激战美军14架F-86,身体三处中弹,飞机多处中弹,机身、尾翼严重受损(被打烂),直至飞机操纵失控,几乎就在飞机空中解体之前那一刻,成功弹出跳伞….. 

对美军战例文献解读,表述作战中凸显米格-15在最大速度状态下强悍的战术攻击能力。


米格-15的作战半径不会发生改变

怎么突然出现在平壤作战

1951年10月16日下午,突然出现米格-15在平壤、大同江和成川郡空域与美军第4战斗-拦截联队全F-86机群发生激战,美国远东空军司令韦兰中将、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空军参谋长-四星上将范登堡大为震惊,急赴远东对此一事件进行核实,已预感到自1950年11月1日米格-15突然出现在朝鲜新义州空域作战,即刻击落美军F-80流星喷气战斗机和F-51野马螺桨战斗机,瞬间即改变了朝鲜战争的走向,为此美军开启B-29昼间(白天)战略轰炸行动,却接连受到米格-15机群的重击,尤其是B-29首次受到持续重创,范登堡于第一时间决定派出美国最强劲的新型喷气飞机-F-86佩刀喷气战斗拦截机和F-84雷电喷气战斗轰炸机组成联队(作战旅),为B-29的昼间战略轰炸行动进行护航。

微信图片_20251022110049.jpg

图14、摘自:美国远东空军司令-斯特拉特迈耶中将战时日记

1951年12月6日,星期三

远东空军第27联队的一架F-84E战机在抵达韩国后不久起飞执行任务。

红线电传向范登堡发出:

来自大邱K-2基地的4架F-84战机今天参加了首次战斗任务,结果未知。

1950年12月7日,星期四

红线电传从斯特拉特迈耶(中将)向范登堡(四星上将)发出:

远东军队司令部(COCARCOM)在12月1日至12月6日期间通过空运从下碣隅里撤离了4369名受伤的海军陆战队第一步兵师和陆军第七步兵师人员。

B-29可摧毁朝鲜战场一切军事目标,已将朝鲜大中城市完全夷为平地;然而,“米格走廊”在米格-15出现在朝鲜战场两个月后即形成,不管B-29使出什么招数,始终未能切断从源头鸭绿江铁路桥进入朝鲜纵深志愿军物资运输大动脉;美军于1951年4月重组B-29轰炸大队,执行对此目标的专项战略轰炸行动,正值苏联空军第324红旗师2个近卫航空团与苏联空军第151师换防,在1951年4月12日,41架B-29、34架F-86和54架F-84护航,对鸭绿江铁路桥和丹东浪头机场进行专项轰炸行动,苏联空军第324斯维里红旗师44架米格-15从浪头机场升空,在新义州空域迎头痛击B-29,击爆3架B-29、7架B-29被严重损伤,美国战略空军受到沉重打击和挫败,这是朝鲜战争标志性事件!紧接着5月苏联空军劲旅-第303红旗师3个航空团进驻一线大东沟机场,进入作战,清川江以北的“米格走廊”成为B-29的禁区;之后,B-29只能在清川江-平壤和铁原三角空域范围维系执行轰炸任务;通过一年时间对米格-15的深刻认识,韦兰、范登堡用尽美国空军力量所能,阻止中朝在朝鲜境内建立机场,使米格-15的作战半径的限定无法得到延伸,并确信“米格走廊”也锁住了米格-15的能量;那么,10月中旬,在平壤、大同江和成川郡空域突然出现米格-15,并与美军F-86机群发生激战,那就说明这个限定破防,预示着美军赖于依仗的B-29昼间战略轰炸行动改变朝鲜战局的指望,这次遇到灾难了,是否也预示着离B-29完全撤出朝鲜战场的日子已经不远了!


华龙毅首战平壤

华龙毅首战平壤,创下志愿空军特殊战例,是抗美援朝空战中,中苏志愿空军米格-15打入平壤空域的首例和标志性事件;华龙毅首战平壤,就是抗美援朝空中战场极具影响的重大胜利! 

美国空军于1951年10月28日作出决定-停止始于1950年11月在朝鲜战场执行为期一年的“B-29战略轰炸行动”,即:由B-29超级空中堡垒轰炸机群主导,以及由F-86佩刀喷气战斗拦截机、F-84雷电喷气战斗轰炸机和F-80流星喷气战斗机群为其护航进行昼间(白天)战略轰炸行动;导致美军不得不作出此项决定的五个关键因素和原因之首-10月16日米格-15突然出现在平壤空域与美军F-86发生激战!美国人寄望在朝鲜战场“空地一体化现代战争模式”,B-29依然起到关键和决定性作用,美国空军在一年时间中,不断加码其战略轰炸规模和力度,到了1951年10月,更是每天出动B-29轰炸机群,达到最高峰值,但到了10月28日却戛然而止,中苏志愿军空军取得了重大的阶段性胜利!


图15-16、1951年10月10日下午,12团2大队4机编队在清川江口作战中,创下空军历史上首项四比零战绩!华龙毅在丹东浪头机场营地,向12团战友们用飞机模型和地面战区地形地貌模拟阐述《华龙毅战法》,听众在他前方,此时华龙毅接受空军政治部、《解放军画报》的拍摄和战地采访,而几天后-10月16日华龙毅首战平壤!


1951年10月-朝鲜空中战场美国空军遭遇最大损失

《时代》周刊

1951年11月5日 星期一版 (原文)

【空战: 一个历史教训】

“八年前,在施魏因福特、不莱梅和其他德国目标上空,美国空军以一种艰难的方式认识到在日光下进行轰炸一个不可避免的事实,除非轰炸机设计成飞得比对手快,否则轰炸机必须由远程战斗机护送才能达到遥远的目标,速度和数量要足够多,以避开敌人的拦截战斗机,否则就另一种选择-让人望而却步的损失。上周在朝鲜上空,美国飞行员仍在驾驶二战时期的B-29“超级空中堡垒”轰炸机,这一教训再次得到强调和印证。

鸭绿江以南45英里,对泰川正在建设的红色机场跑道进行的轰炸行动,发生了对轰炸机强烈的反击(10月22日),联合国的护航战斗机击退了俄罗斯制造的米格拦截机,唯一的损失-9架轰炸机中的一架-是被高射炮攻击着火,飞行员们在黄海上空为这架残废的B-29一路看护,唐纳德.伯奇(Donald A. Birch)在B-29空中解体前跳伞的机组成员用精准投弹瞄准器瞄准一个小岛,引导跳伞的机组成员落至黄海小岛附近,机组12人获救。

第二天的情况完全不同。在南市-另一个正在建造的苏联喷气式机场上空,9架B-29发现大约150架米格战机准备就绪等着他们,在大约100架联合国军护航的战斗机中,只有F-86“佩刀”(Sabre)战斗机能够与米格战机对抗,而且数量上几乎是跟五倍于他们的米格战机对抗,在这场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喷气式战斗机战斗中,8架米格战机被击毁,其中2架可能被击毁,10架受损,但米格拦截机的机关炮弹击中了轰炸机。

9架价值百万美元的B-29其中3架,在目标上空被击落,损失比例为33%(1951年10月23日),几乎所有的重载飞机都受到了从轻微到严重的战斗损伤,而且回来的重载飞机中不止一架载着死伤者。

在那一周早些时候,当B-29袭击顺天铁路桥时,米格飞行员跟随轰炸机几乎到了三八线,并击落了8架B-29中的一架(实际上10月16日下午米格-15首现平壤、大同江和成川郡空域-空四师12团2大队大队长华龙毅孤身一架米格-15与14架美军F-86激战的经典战例)。

面对上周的统计,以及红魔目前在满洲拥有约600架飞机的事实-其中大部分是米格-15,联合国必须提供更多的“佩刀”掠翼喷气飞机(正常的补充为75架)对付红色空军,或者面临着让二战飞行员一听到施威因福特这个名字就不寒而栗的巨大损失。”

《时代》周刊以晦涩难懂的文字报道1951年10月朝鲜空中战场到底发生了什么,在美国最具影响力的公众媒体上进行披露,美国空军文献要等几十年后才能解密,尽管不是一挖到底,但起码让了解军事历史的人们即刻意识到,美国遇到灾难了,尤其是在空中战场,以太平洋战争指挥B-29轰炸日本行动的李梅一句狂言:“把日本炸回到石器时代”,再扔二枚原子弹,制造出战争的新模式,让美国人深信不疑B-29可以决定一切!但有一点却是不争的事实,“施魏因福特”作为此篇主题,懂的人都懂,1951年10月朝鲜空中战场正在上演施魏因福特式的灾难!二战欧洲战场B-17“空中堡垒”轰炸机执行特殊战略轰炸行动,其中:1943年8月17日,美军3个航空轰炸大队执行对德国雷根斯堡飞机制造厂和施魏因福特轴承制造厂的轰炸行动;第一批由146架B-17“空中堡垒”中型轰炸机、200架螺桨战斗机组成对德国雷根斯堡飞机制造厂进行轰炸,遭到德军螺桨战斗机猛烈攻击,当场击落24架B-17轰炸机;3个半小时后,由230架B-17“空中堡垒”轰炸机,在完全没有螺桨战斗机护航下,执行对主要目标-施魏因福特轴承制造厂的轰炸行动,而此次轰炸行动的意图被德国空军识破,大批量的德军螺桨战斗机已在其目标空域等待拦截,结果:60架B-17“空中堡垒”轰炸机被击落,168架B-17被严重击伤,遭到巨大损失,此次轰炸行动史称:“有去无回”的轰炸行动!

1951年10月16日,平壤、大同江和成川郡空域突然发生米格-15与F-86机群的激战,对于美国空军就是最大的警醒,而发生在1951年10月23日9架B-29轰炸清川江北在建南市机场的专项行动,遭遇到苏联空军第303红旗师米格-15机群最猛烈的打击,是整个10月每天出动打击B-29战略轰炸行动的一个经典战例,又是朝鲜战争中的标志性事件!《黑色星期二-飞越南市 B-29对米格-15 1951年10月23日》是朝鲜战争教科书版的军事著作,由美国空军中校-参加过18次朝鲜空中战场B-29战略轰炸行动的亲历人,经过多年深挖史实而著;1951年10月,让美国人深信不疑的“B-29可以决定一切”的信念发生了动摇!《时代》周刊仅揭露出冰山一角,哪里知道《时代》周刊此文发表7天前-10月28日,美国空军日本福冈会议作出决定-停止B-29昼间(白天)战略轰炸行动;除美国军方最高层知道这个决定意味着什么,公众与普通执行任务飞行人员不会涉及更是完全不知道;苏联空军从昼间(白天)B-29突然在整个朝鲜战场消失,苏军总参谋部从各种渠道收集到的信息,尤其是美国远东军队总司令、联合国联军总司令李奇微传递出重启朝鲜停战谈判,预感到这是B-29在美军“空地一体化”战争中失去了份量,但也绝无判断出B-29从此在昼间(白天)行动中彻底消失……

微信图片_20251022110050.jpg

图17、几十年后《黑色星期二-飞越南市 B-29对米格 1951年10月23日》出版,成为揭示朝鲜战争空中战场到底发生了什么教科版著作;在“黑色星期二”伤痕累累的B-29机身下,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空军参谋长-四星上将范登堡,向9架B-29执行10月23日轰炸南市机场任务仅3架返回,每架飞机尾翼下炮塔射击员进行详细谈话,只有他们全方位亲身经历和了解到底发生了什么……

范登堡说: “几乎一夜之间,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主要的空中力量之一。”

1951年10月28日美军作出决定-停止在朝鲜战场维系执行一年期的“B-29昼间(白天)战略轰炸行动”;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空军参谋长-四星上将范登堡及朝鲜战争军事行动最高层,用了一个月时间进行空中力量的调整和重新部署,而能对外说明的只有这句话,范登堡说: “几乎一夜之间,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主要的空中力量之一。” 

1951年10月28日,美国远东空军司令部、美国远东空军轰炸机司令部、美国第五空军司令部,及美国远东空军下属各司令部,对朝鲜空中战场围绕B-29面临的严峻形势进行评估,得出结论:

1、B-29在朝鲜战场暴露出第二次世界大战《曼哈顿计划”对B-29战略轰炸机的计划弱点:进入轰炸目标地点速度太慢、脱离目标战场也太慢,载弹量低,对机场要求过高;水平、垂直机动性能低,6000米高空投弹准确率很低,6000米以下中、低空无法对付苏制高射炮火力,机载武器火力弱,对高空射击缺点突出,在军事航空进入喷气时代已完全无法单独执行轰炸任务,需要依赖极强性能喷气战斗机护航,造成执行轰炸任务极大的资源耗费,又耗时和相互牵制,在无法获得护航保障情况下,执行轰炸任务就是去送死。

2、F-84“雷电”喷气战斗轰炸机在6000米以上护航,飞机丧失机动性能,不能执行完成护航任务。

3、只有F-86E型“佩刀”喷气战斗拦截机能够对付米格-15Bs,但F-86载弹量和载油量低,作战机关枪弹火力太弱;F-86在朝鲜战场配置率太低,飞机更换率高、不能保障全员飞行任务,零配件缺乏,飞行人员更换频繁,仅有一个联队(作战旅)的配置,完全不符合战场形势的要求。

4、F-80“流星”喷气战斗机和米吉尔(Gloster Meteor F8)“流星”喷气战斗机不再适合作为B-29轰炸行动的护航战斗机。

5、一旦米格-15机群覆盖平壤空域,对B-29继续执行清川江-平壤-三八线范围轰炸行动就是最致命的任务和终结。


结论:停止B-29执行昼间(白天)战略轰炸行动;改为夜间B-29依靠电子瞄准具进行定点投弹,小规模或单独专项行动,之后B-29夜航行动被证明还是极难实现对轰炸目标的成功率,又遭到志愿军高炮部队和探照灯部队的精准打击,损失惨重;从1951年11月伊始至1953年7月27日签署《朝鲜战争停战协定》,B-29夜航行动的效能甚至不及1950年11月-1951年10月28日一年期昼间(白天)战略轰炸行动的3%。为此,B-52“同温层”喷气战略轰炸机的研制加速,于1952年10月2日首飞,直至1958年装备于美国战略空军司令部(核战争司令部)。

1951年11月,身在远东的美国空军参谋长-四星上将范登堡彻底折服于美国远东空军司令-韦兰中将,对此前韦兰要求急派全部F-86E型飞机到朝鲜战场,还不以为然,直到亲赴远东核实,才彻底意识到朝鲜空中战场正在发生什么,但为时晚矣,唯一能够挽救的就是把刚量产出来79架F-86E型“佩刀”战斗拦截机原计划运往欧洲,改道由二艘航空母舰紧急运往日本福冈,再经组装涂层后飞抵韩国基地,对美国第五空军第51联队2支F-80中队进行改装,使得在朝鲜战场的美军F-86“佩刀”战斗拦截机数量迅速增加至150架,直到这时范登堡才能对外放出些风声,作出无法说出的解释。

韦兰中将(1952年晋级四星上将)和四星上将范登堡两人都是出自二战欧洲战场的空军名将,对美国启动B-17“空中堡垒”中型轰炸机执行对德国的“施魏因福特”战略轰炸行动了如指掌,韦兰中将又以美国空军在世界现代战争“制空权”和“空对地支援作战”理论创立人和实际战场实践人自称,而四星上将范登堡主持美国战略空军司令部(核战争司令部)的全球战略空军部署,是美国战略空军司令部司令李梅的坚定支持者,B-36“和平缔造者”洲际战略重型轰炸机(B-29的4倍体量)的推动者,而最悲惨的是朝鲜战场上世界唯一战略轰炸机B-29却被米格-15打废了!

图18、1951年12月3日 星期一 《时代》周刊目录头篇,正是范登堡借最有影响的公众媒体向外传递的自我解释:


【THE NATION: Lost Illusion 国家: 失去的幻想(原文),

美国“压倒性的”空中优势是联合国留在朝鲜的唯一原因

尽管偶尔会有警示,但美国公众对美国空军的感觉很安逸自信,它的将军们吹嘘自己有能力摧毁世界上任何地方和任何地区。美国飞机的优势是美国的信条,美国公众一而再而三被告知,美国“压倒性的”空中优势是联合国留在朝鲜的唯一原因。 

上周,所有这些令人舒心的假设都遭到了严重冲击。刚刚从韩国回来的空军参谋长霍伊特·范登堡报告说,美国空军陷入了严重的困境。在联合国对他们补给线的惩罚打击下,共产党正在用他们自己的大规模空中力量进行反击。自9月以来,他们已经将空军规模扩大到1400架俄制飞机。其中大约700架是米格-15喷气式战斗机。范登堡说: “几乎一夜之间,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主要的空中力量之一。” “我们对朝鲜西北部制空权的控制,虽然没有失去,但已经不像以前那么牢固了。”

 

优越的飞机

细节更是令人沮丧,米格战斗机在白天的突袭造成轰炸机(B-29)的惨重损失,迫使美国轰炸机几乎完全在夜间单独行动。“在许多方面,”范登堡承认“ 米格战斗机的性能超过了我们自己的F-86,F-86是目前唯一一种能够在几乎相同的条件下挑战米格战斗机的飞机。”在25000英尺以上,它可以跑得比F-86快,爬升也比F-86快,还可以超音速机动。美国飞行员声称其拥有两架23毫米。还有一把37毫米口径机关炮;米格-15比F-86有8挺50 Cal(12.7毫米口径)机枪装备得更好。范登堡没有说的是:空军表示,为了与700架米格战斗机相匹配,在韩国只部署了一个F-86战斗机(约75架)大队(美国第五空军第4战斗拦截联队);据报道,目前F-86的产量几乎不足以弥补正常的损失。


无人深空

米格战机现在主要驻扎在鸭绿江对岸的满洲。范登堡说,但最近几个月,共产党人进行了重大尝试,修建和守卫从满州往南90英里处的三座机场,更接近平壤。如果不顾美军的轰炸,将这些野战机场投入使用,就可以在战线上挑战联合国的制空权。

对共产党补给线的攻击,迄今为止使共产党军队停滞不前,将减少到目前的一小部分效能。“换句话说” 范登堡说,“鸭绿江和平壤之间的空域,我们以前能够不受阻碍地行动,现在是一个‘无人空域’,并已成为朝鲜空战的决定区域。” 他还不吉利的说: “如果(敌人)在空中获胜,地面上的僵局不太可能继续。”

为什么不像道格拉斯·麦克阿瑟将军所建议的那样,轰炸米格战机在满洲的基地,阻止其集结呢? 范登堡在今年春天的麦克阿瑟听证会上给出了一个令人吃惊的答案,答案是: 美国没有足够的飞机轰炸满洲基地,同时仍然保持其战略打击力量完好无损地投放原子弹——“迄今为止唯一的战争威慑力量”;美国工业没有生产足够的轰炸机来弥补在这样的轰炸行动中的损失。

该怪谁? 世界上最大的工业强国生产的飞机不足以对付苏联提供飞机的中国空军,这一令人痛苦的消息自然引发了一个问题: 这是谁的责任?任何关于今天可用飞机数量的讨论都直接而不可避免地导致三年前的决定,原因很简单,制造一架飞机需要一到三年的时间(例如,在目前条件下,一架F-86战斗机需要22个月)。三年前,哈里·杜鲁门正处于他的军事经济驱动(尽管他没有大幅削减非军事政府的开支),空军要求70个大队(联队),国会投票通过了足够的资金来获得56个作战大队人员装备开始,而杜鲁门只投资了48个大队,他如愿以偿了(缩减)。

在1948财年,美国空军只有16亿美元用于购买飞机,而在1949财年,这个数字还不到现在的一半(今年-1951年是110亿美元,但今年的拨款对今年的战争毫无意义)。如果得到所要求的资金,空军计划将其中的一大部分用于战斗机产能上,但由于可用的资金有限,又必须集中在B-36轰炸机上(携核弹的全新战略轰炸机B-29体量的4倍),以便在苏联发动核战争时对苏联进行报复。在这一点上,目前的不足几乎不能归咎于空军。

然而,很少有人知道关于空军对与经济缩减的激烈辩论-梦想着美国让中国空军难以对付的局面。尽管(或因为)有大量的公关官员介入,空军却很失败的向全国阐明情况,直到今天,杜鲁门削减预算的全部消级意义才变得清晰起来。】

 

结束语

1951年10月28日,美国远东空军日本福冈会议的决定-停止B-29执行昼间(白天)战略轰炸行动,不仅意味着B-29“超级空中堡垒”远程重型战略轰炸机在朝鲜战场被中苏空军米格-15被打废了!而在B-29身后的巨无霸-B-36“和平缔造者”洲际巨型战略轰炸机,美国战略空军司令部司令李梅于1950年8月坐镇,摸拟跨洲际核轰炸苏联首飞成功,开始装备美国战略空军,可连一次战场都没上,更不敢上朝鲜战场,也被废了…….



图19-21、1950年9月4日《时代》周刊封面-美国战略空军司令部李梅-影响未来核战争的人物,为B-36“和平缔造者”洲际巨型战略轰炸机首飞成功高唱赞歌……

 

责编:中旗网晶晶

统筹:张伊



责任编辑:admin
关键字:特别推荐、资讯中心、作家专栏、革命人物故事
    • 相关内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