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吕梁红军东征研究会第一次会员大会暨一届一次理事会在太原举行

  • 时间:   2025-10-22      
  • 作者:   郑云辉、张伊      
  • 来源:   中旗网     
  • 浏览人数:  18



2025年10月18日,吕梁红军东征研究会第一次会员大会暨一届一次理事会在太原举行。图为会议现场。

合影


吕梁红军东征研究会第一次会员大会暨一届一次理事会在太原举行


中旗网山西太原2025年10月18日电(郑云辉、张伊)

赓续红色血脉,凝聚研究合力。2025年10月18日,吕梁红军东征研究会第一次会员大会暨一届一次理事会在太原举行。会议旨在深入挖掘红军东征历史资源,弘扬革命精神,推动红色文化研究与传承。来自山西文物局、全国各地的会员代表、专家学者、革命纪念馆代表及红军后代等100余人齐聚一堂,共同见证研究会成立,并就红军东征历史研究、红色文化传承等议题展开深入交流。



会议审议通过了《吕梁红军东征研究会章程》,明确了研究会的宗旨、组织架构及工作方向。会议选举产生了第一届理事会成员,并推举出研究会领导机构及负责人。期间,还为新聘用顾问委员会委员和学术委员会委员、名誉会长、名誉副会长颁发了聘书。与会代表表示,将以研究会成立为契机,共同书写红色文化传承的时代新篇,这也标志着吕梁红军东征研究进入系统化、专业化新阶段。


微信图片_2025-10-21_092041_898.jpg

红军东征纪念馆馆长、吕梁红军东征研究会会长 刘剑

据了解,吕梁作为红军东征主战场,见证了1936年革命火种的播撒与军民鱼水情的动人篇章。陆定一之孙陆继朴提及,毛泽东在东征途中创作了著名的《沁园春·雪》,其祖父陆定一也在同期创作《红军东征歌》,这首歌当时脍炙人口、在红军中广泛传唱,成为宣传红军东征目的、扩大革命影响的重要载体。

吕梁红军东征研究会成立后,将系统整理东征史料,加强与高校、纪念馆等机构的合作,推动学术研究与红色旅游融合发展,同时举办专题研讨会、展览及研学活动,扩大社会影响力,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彭德怀侄外孙张峰对研究会的成立表示祝贺,他激动地说,自己一直有成立此类组织的愿望,研究会的成立恰逢明年红军东征九十周年,时机十分契合;在他看来,东征如同一棵参天大树,其“树根”是红军长征,它既是红军长征的延续,也是抗日战争的奠基与开端,更是红军向八路军转变、土地革命向抗日战争过渡的转折点。他说:“这个故事值得讲好、值得深挖”。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原军事历史研究所研究员陈力认为,红军东征研究会汇聚了本省及全国的多方力量,搭建起专业研究平台,将有力推进东征战役研究;通过建立组织、定期开展活动与学术交流,能在学术层面深入推进相关研究,期待研究会工作顺利开展、越办越好,产出更多研究成果,让东征战役的地位与作用得到学术界乃至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同。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原军事历史研究所研究员陈力表示:有了这样一个红军东征研究会,有这样一个平台,聚集了那么多力量,不仅有本省的,还有全国的。我想它对促进整个东征战役的研究一定会起一个推进的作用,有了个组织,然后定期的开展活动,进行学术交流,那必然是会起到他的这个在学术上,深入推进的一个作用的。所以也很期待东征研究会的工作能够顺利开展,越办越好,能够使这方面的研究成果不断增加,使东征战役的地位作用,被越来越多的学术界,甚至社会各界广泛认同。

在下午开展的研讨会环节,多位专家学者围绕红军东征的历史意义、战略决策及军民关系等主题展开交流。此次大会的召开,标志着吕梁红军东征研究事业迈入规范化、专业化新阶段。研究会将充分发挥平台作用,凝聚社会力量,为吕梁红色文化保护传承与创新发展贡献力量。

红军东征是中国革命转折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对中国革命胜利有重要意义。下一步,吕梁红军东征研究会将积极协同各方,共同致力于东征文物的调查、征集与保护工作,助力“让文物说话,让历史说话”。同时,积极探索红色资源活化利用的新路径,推动研究成果向教育资源、文化产品转化,支持发展红色旅游,运用数字化、信息化等新技术手段,增强红色历史的吸引力、感染力,使东征精神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

此次大会的召开,标志着吕梁红军东征研究事业迈入规范化、专业化新阶段。研究会将充分发挥平台作用,凝聚社会力量,为吕梁红色文化保护传承与创新发展贡献力量。



















责任编辑:admin
关键字:特别推荐、资讯中心、专题、抗战胜利80周年
    • 相关内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