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中原局会议史料陈列馆
《主题雕塑》:《临危受命 奔赴皖东》序厅背景浮雕以刘少奇肩负重托出任中原局书记并奔赴皖东为主题,刘少奇以徐海东副将的身份,化名胡服来蒙蔽敌人的侦查,来到皖东地区。浮雕展示了奔赴途中的画面,画面上方的地图展示了奔赴皖东的路线。
中旗网安徽2021年7月3日报道(张伊)
时逢建党一百周年,位于滁州市南谯区张广镇的中共中央中原局会议史料陈列馆如期开馆,众多领导和革命后代纷纷为陈列馆捐赠文物和革命史料,以缅怀革命前辈,弘扬红色革命精神。
1939年12月至1940年2月,为彻底扭转抗日战争初期华中抗日斗争的被动局面,以刘少奇为书记的中共中央中原局,肩负中共中央“发展华中”的重大使命来到皖东,先后主持召开了三次中原局会议。三次会议作出的一系列重大决策,开启了华中敌后抗战由被动防御向创建根据地的重大转折。在中原局会议精神指引下,新四军在华中地区先后创建了苏中、淮南、苏北、淮北、鄂豫边、苏南、皖江、浙东等8块抗日根据地。这些根据地位于当时中国最富饶的中东部,涉及苏、浙、皖、赣、鄂、豫、湘7省,面积约25.3万平方公里,人口约3420万。在三次会议精神指引下,新四军广泛开展反“扫荡”、反摩擦、反土顽斗争,取得了辉煌战果,使华中敌后抗日根据地得到巩固和发展,新四军在江淮大地真正扎下根来,铸就了新四军“华中人民的长城”,成为留在皖东大地上跨越时空、历久弥新的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中共中央中原局会议史料陈列馆全面展示中共中央中原局三次会议历史以及会议带来影响的综合性展馆。史料陈列馆共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中原局第一次会议的时间、地点、主要决策以及在会议决策的指引下发展革命根据地的相关举措;第二部分介绍了中原局第二次会议的内容以及在第二次会议精神指引下创建革命根据地的故事;第三部分介绍了中原局第三次会议,以及在三次会议精神指引下根据地军民广泛开展反“扫荡”、反摩擦、反土顽斗争的定远自卫反击战、半塔保卫战、郭村保卫战、黄桥战役、黑狼庙战斗的故事;第四部分尾厅以中原局会议精神永放光芒为主题,展现了张云逸、郑位三、徐海东以及毛泽东同志等部分领导同志对中原局会议历史地位的评价与总结。
新四军老战士、前国务院副总理方毅之子、中国中旅党委书记兼总经理方小榕(左四)和新四军老战士后代、方小榕夫人曹志建(左五),新四军老战士、前国务委员、中顾委委员张劲夫之女张小杭(左三)在北京分别向中共中原局史料陈列馆赠送革命文物及文献史料。左二为北京新四军研究会七师分会会长李湘滨,左一为新四军研究会副秘书长张怀旗。
方小榕向中共中原局史料陈列馆赠送革命文物及文献史料。
张小杭在北京分别向中共中原局史料陈列馆赠送革命文物及文献史料。
交通大学原校长、中央华东局原宣传部长彭康之子彭城(右)向史料馆赠送革命文物及文献史料,并祝贺史料馆开馆。
张云逸大将之孙、北京新四军研究会会长张晓龙(左)向史料馆赠送革命文物及文献史料,并祝贺史料馆开馆。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