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9月13日,刘少奇、王光美身边工作人员赵淑君遗体告别仪式在昌平殡仪馆举行。
中旗网北京2021年9月13日报道(张伊)
青山不语,苍天洒泪!
2021年9月9日,刘少奇、王光美同志身边工作人员赵淑君同志在家中平静去世。9月13日,赵淑君同志遗体告别仪式在昌平殡仪馆举行。赵淑君同志的儿子王桂田,刘少奇、王光美同志的亲属刘亭、魏珍、王筱苏、艾心琦、若楠,原中央文献研究室二部副主任黄峥、王双梅,生前友好海波、郭家宽、刘袖杰、张怀旗、边向连,海淀区北安河村党委、村委会领导等前往送别。
刘少奇之子刘源和夫人魏珍,刘少奇之女刘亭、刘小小和其他晚辈,王光美的妹妹王光正、王光平,以及赵淑君的亲属、生前友好送了花圈。
赵淑君同志从1958年起经组织安排在刘少奇、王光美同志家中照看小孩(保姆),尽心尽力,“文革”中也未中止。刘少奇平反后,王光美同志把她接回家中,以姐妹相称,视为家人,孩子们尊称赵淑君为“赵姥姥”。
刘少奇之子刘源和夫人魏珍,王光正、王光平等敬送花圈。
刘少奇之女刘亭、刘小小等敬送花圈。
刘少奇、王光美同志的亲属等在告别大厅。
刘少奇、王光美同志的亲属等在告别大厅。
来宾向赵淑君同志遗体告别。
海淀区北安河村党支部书记郭大林致悼词
向“赵姥姥”遗体鞠躬
向“赵姥姥”遗体鞠躬
向赵淑君同志遗体告别
慰问亲属
再次向“赵姥姥”遗体鞠躬
依依难舍,再看“赵姥姥”一眼
亲属做最后的告别
亲属做最后的告别。
以菊花寄托哀思
以菊花寄托哀思
商议告别仪式事宜
查看每一个细节
赵淑君的儿子王桂田向来宾们介绍有关情况
刘家亲属及友人深情缅怀“赵姥姥”
前来吊唁的亲朋好友
亲朋好友敬送的花篮花圈。
链接:赵淑君同志简介
赵淑君老人是一位伟大、高尚、平凡的母亲。
赵淑君,女,1926年10月19日出生在海淀区北安河村。于2021年9月9日15时左右,2个小时内,安详离世,无疾而终,享年96岁。
赵淑君,北安河村50年代的共产党员,是1953年北安河村18户成立了第一个“生产互助组”成员之一;她们家就是互助组的会议室和活动室。也是1954年——1956年相继成立“初级社”和“高级社”的先行者之一。赵淑君曾经担任过民兵队长、妇女主任、生产队长等职务。1958年经国办到海淀区政府到北安河乡政府,层层选拔、批准,组织调离北安河村,安排在国家主席刘少奇家里做服务工作。
赵淑君同志工作认真负责,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尽心尽力。就是在文化大革命中,荣辱与共、不离不弃生死相依,工作一天也未终止。临危受刘少奇和王光美夫妇托孤,带着刘家最小的女儿,独自抚养。刘少奇同志平反后,蹲了12年监狱的王光美同志出来后,第一时间就把赵淑君接到家中,以姐妹相称,视为家人。多年来深得孩子们的尊重和喜爱,都叫她“赵姥姥”。王光美同志去世后,刘家办了一个“家庭展览室”,刘家后人以赵姥姥熟悉历史请她管理为名,仍将她奉养在家里。自1958年至2021年9月9日去世,一干就是62年。伟大、高尚,且平凡。有人评价她:“忠良勤朴、喜乐明达”。
前排:外婆、小小,后排:赵淑君、刘爱琴、王光美、平平、亭亭、涛涛
赵淑君同志,一生忠于党,身体力行。还用自己的微薄收入,为王光美同志主导的关爱妇女儿童的“幸福工程”组织捐过款。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用一生的经历,践行了一个共产党员的崇高品德。为国家、为人民,做出了积极的奉献。
赵淑君同志,请您一路走好,我们永远怀念您!
上一篇: 国际同心会世界总会向郭绍成颁发聘书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