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神浪花》回忆录
——南下进军中的几件难忘事
王滔力
乐春节吃“元宝”
每当春节来临,我就不由得想起1949年那个难忘的春节……。
打下天津之后,炮兵纵队迅速撤离天津市区,准备参加解放北平的战斗。我们团(原炮兵第4团)驻扎在距天津40公里的杨村。后来战势有变化,团里张英政委在连以上干部会上讲:“北平是六朝古都,上级指示我们,既要积极准备打,又要争取和平解放。”
1月29日是农历大年三十,天气极好,晴空万里,太阳照在身上,感到暖洋洋的,已经有些春意了。部队正准备在这里过一个安定欢乐的胜利年。炊事班准备改善伙食,晚饭吃饺子,晚上团宣传队还演节目。
刻印完团里主编、刊有《新春献词》的、大年初一要发到连队的《战士报》后,第二天上午,藉长祥主任召集我们政治处同志开会,布置春节后的工作。他说:"咱们过一个革命化的春节更有意义,多少年之后你们都会记得。”说得大家都笑了。下午2点多钟突然接到上级命令:部队移防陈庄。我们吃完饺子就出发,走了40多里路,在团部宿营灯的照引下,10时到了陈庄。老乡们在村口放起鞭炮,迎接我们这些打胜仗的“财神”。进村后,我们列队等待打前站的同志分配住房。宣传股于海波股长让我出来指挥唱歌,我站到队伍前面、双臂一抬,起个音,唱的第1支歌就是“革命军人个个要牢记,三大纪律八项要注意……”老乡们一听到队伍唱歌,一下子就围上来,我们唱得声音更响亮了。接着唱了一个“军民团结一家亲……”和“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
我们住的房子是老乡现腾出来的正房,一连三间,中间是堂屋。我们住东边一间,房子很宽敞,南北对面炕,能住10来个人。老乡早就把火炕给烧好了,还在炕桌上摆了花生、红枣、瓜子……,可我们都没有动。大家刚洗完脸,把内务整理好,房东老大爷和老大娘就把热气腾腾的“元宝”(饺子,这里老乡过年时叫“元宝”)端上来了,但大家谁都不肯吃。这是纪律啊!大爷、大娘端到谁面前谁都谢谢,就是不动筷。两位老人家急了:“你们为我们老百姓打仗,枪林弹雨,出生人死,过年了到我们家来,还能不吃年三十的饺子吗?!”这时,组织股洪股长站起来很有礼貌地说:“谢谢大爷、大娘,你们的心意我们都领啦。可是,我们解放军有纪律,这个饺子不能吃。”老大娘装着生气的样子说:“你们不是讲军民是一家人吗?过年啦,到家里啦,哪能连碗饺子都不吃?我可真要生气了!”同志们正在为难的时候,团部通讯员跑来,气喘吁吁地说:“首长们说,老乡们知道部队年三十到庄里来住,家家都包了饺子,这是老乡们一片心意,特殊情况,每个人可以吃几个,明天由管理员来统一付钱。”于是,洪股长就下令:“每个人吃几个”。大家都很自觉,吃两三个,就放下筷子。真没想到,今年年三十我们也吃到了“元宝”。
年夜,鞭炮声不断,老百姓过了一个欢乐、祥和、喜庆年。
初一,天刚蒙蒙亮我们就起床了。洗漱完毕,大家开始帮助老乡干活。但是,过年和往常不一样,不能打扫院子。也不能从屋里往外扫地,说是怕把钱扫走了。在出发前,团部协理员在队伍出发前就讲了当地过春节的一些风俗习惯:往家里挑水好,钱像水一样,不断往家里流;往家里抱柴更好,这是往家里抱“财”(“柴”字谐音)来了。在旧社会。年年抱柴,可年年没有发财,还是照样受苦;现在共产党、解放军来了才真正有盼头了!
早饭后、各村组织的“闹会”,一队一队的到各村转会。有秧歌、旱船、高跷,还有耍武术的,他们的技艺都很高超。秧歌队到村之后打一个场子,就演节目。团宣传队也和老乡一起演节目,我们也下场参加扭秧歌,喇叭队起劲地吹着贺春的唢呐,锣鼓队用劲地敲着欢庆的锣鼓!
学“献词”强斗志
2月2日,天气晴朗。部队上午休息,我正在写日记。组织股李干事跑来叫我:“洪股长让你快去!”我跟着李干事快步来到洪股长住处。他看我脸红红的跑得气喘喘的,就让我坐下,笑着说:“滔力同志,祝贺你调到师政治部去工作。让你今天就去报到。”对这一突然的调动,我毫无思想准备。但是,在一个军人的脑子里已经生了根的那句话,一下子就闪现出来:“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我马上站起来,立正表示:“服从组织决定。”洪股长接着说:“司令部有个小卡车今天到师里去送材料,你坐这辆车,马上就出发。”说着他就将已经开好的行政和党组织的介绍信交给我。又很风趣地说:“有时间要常回'娘家’来看看。”我很激动地说:“永远不会忘记培养教育我的老团、老首长和老战友!”我马上快步回去,向薛殿华同志交待工作后,迅速整理东西,背起背包就出发。我怀着非常依恋的心情,同前来送行的同志们一一握手后,敬礼告别。
车开得很快,20分钟就到了师部驻地桐柏镇。下了车,我就找师政治部组织科报到。一进门,见到了马战科长,他非常热情地说:“刚才接到电话,说你来了。欢迎!欢迎!”我把行政和党组织介绍信交给了他后,他接着说:“师部将组建,现在政治部准备设四个科,有秘书室、组织科、宣传科和群众工作科。目前,还只有组织、宣传两个科,每个科只有两个人。你到秘书室任文书,现在秘书室只有你一个人,就在政治部主任林真同志那里工作。”然后,就带我去见林真主任。
林真同志原是晋察热辽军区炮兵旅政治委员,清华大学学生,很有水平,讲话不写稿子,出口成章。只要你认真作记录,整理出来就是一篇好文章。
我到师政治部报到的第二天,师里召开团以上干部会,学习1949年元旦新华社发表的新年献词《将革命进行到底》和布置下步工作。林主任让我参加记录,并做一些会务工作。
部队打下天津之后,有一部分干部战士有歇一口气的思想,认为我们从东北打到关内,北平也和平解放了,现在是“老儿子娶媳妇一-大事完毕”,该歇一歇脚了。针对这些思想,学习《将革命进行到底》该是多么重要和及时啊!“献词”揭露了美蒋反动派新的和平骗局和政治阴谋,明确指出“敌人是不会自行消灭的。无论是中国的反动派,或是美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侵略势力,都不会自行退出历史舞台。”(后来知道“元旦献词”是毛主席亲自写的)。学习后,大家都表示,一定要警惕李自成进北京后的历史教训,将伟大的中国人民解放战争进行到底!将革命进行到底!
北方娃 苦“南疾”
4月28日,太原解放后的第3天,我们师接到南下作战的光荣任务。5月5日开始向南进军,准备去打武汉。可白崇禧这个老狐狸非常狡猾,他侦查到我军后续大部队上来了特别是有重炮的部队,他就急忙逃跑了。5月16日,汉口解放。
南方热得早,每日行程只六、七十里。走了将近一个月到达湖北省黄陂县休整。天气热蚊子就多,病号不断增加主要是发疟疾。这种病,体力消耗很大,有隔日疟,也有连日疟,发病时间有上午有下午,很有规律。同志们把这有规律的发病,灰谐地说成是“按时上班”。在行军途中我也患了疟疾,是每天上午10点钟左右“上班”,开始是浑身冷,接着就是全身发抖发烧,走不了路。有时,直属工作科干事王儒君就陪着我到路边躺下休息,大约需半个小时左右才不抖了,虽然还未完全退烧,但坐起来,喝几口水,就继续赶路。有一天到宿营地后,政治部梁冰主任来看我,非常关心地说:“你身体这么虚弱,我们考虑让你暂时留下,到师卫生部收容队休息几天,好了再赶大部队。我非常坚决地说:“请主任千万不要让我留下,我一定能坚持跟上部队!”梁主任看我态度这么坚决,就决定让马科长安排人照顾我跟大部队一起走。后来吃了些药,六、七天之后就好了。
在黄陂休息整顿一段后,7月25日出发,准备去打长沙。出发前轻装,我所有被服和日用品,包括一个日记本和一本《论共产党员的修养》,总共才6斤6两。行军第3天,路过汉口过长江。当时江上还没有架起大铁桥,部队要分批轮渡。过江后,走了4天到达湖北咸宁时,接到上级命令,原地休整待命。同志们问:“不是去打长沙吗?为什么不走了呢?”后来才晓得湖南的战势有了新的变化。8月3日,我军解放长沙东南的军事要地株洲及洞庭湖南面的益阳。8月4日,前国民党湖南省主席程潜及国民党第1兵团司令陈明仁接受我“和平协议”,率部在长沙起义。因此,部队暂时在咸宁休整待命。后来,我们参加了衡宝战役。南下是跑路多打仗少。师里有的部队参加了渡江战役也有的参加了解放海南岛。
两双鞋 兄长情
8月4日上午,张政委来电话,让我马上到他那里去,复写一份他亲自写的“综合报告”。我挎上公文包就出发。从师政治部到司令部驻地虽然只有四、五里,但是天气很热,小道上的石板路很烫脚,我打着赤脚,走一段路就到道边小草上站一下。到张政委的住处时,已经是汗流浃背。政委看到我打着赤脚就很关心地问:“这么热的天,为什么不穿鞋?”我说:“只有一双鞋,留着行军穿。政委笑了笑,让警卫员给我倒了一杯凉开水,并让我休息一会。我喝了几口水,凉快多了,就开始复写。写好后,政委又习惯地向左偏着头审阅一遍,就说:“好,写得很工整,也没有错、掉字。”我很受鼓舞,心里很高兴,就盖上师党委的公章,将文件封好准备走。政委说:“快到中午了,就留下吃午饭吧!”我说:“回去来得及。”警卫员小刘就在一旁说:“首长留你,就要服从命令’嘛!”我只好留下来,在吃饭时,政委看出来了我比较拘束,就和我边吃边拉家常,问行军的情况,还几次让我多吃菜。这样一来,我也就随便一些了。饭后,我要走的时候,政委同志又递给我一顶草帽,说:“天很热,你拿去吧!”我接过草帽,敬了个军礼,就把文件送到师军邮局发出。在返回政治部的路上,我心里总是热乎乎的。过了几天,小刘来了,神秘兮兮地说:“你看我给你送什么来了?”说完,从背后拿出了两双布鞋,笑嘻嘻地说:“你可是师级干部待遇了,穿上特制的鞋啦。”我一下子懵住了,哪里来的特制鞋呢?小刘说:“上次你到首长那里去,他看到你打着赤脚,就让管理科找驻地老乡给你做了两双鞋。”我马上接过来一试,正好,就问:“政委怎么会知道我脚的大小呢?”小刘说:“你忘啦?你在首长那里吃完饭,我让你穿我的鞋试一下,大一指。”啊!政委真是太细心了,像自己兄长一样。细心来自关心,来自对下级的爱。这一件事,说起来不是什么重大的事情,可是,我永生难忘。
弹指一挥,50多年过去了。可是,每当我穿新鞋的时候,那两双布鞋就常常浮现在我的眼前…。
庆建国 抒衷怀
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大喜讯,我们是10月2日晨在向邵阳进军的路上听到的。当时,天刚刚亮,东方出现玫瑰色的朝霞,映红了大地。师政治部宣传科长王培轩骑着一匹枣红色的大马,从行军大部队后面跑上来,见到我们就非常兴奋的大声说:“同志们!告诉大家一个振奋人心的大喜讯,昨天晚上从电台里收到(师里有一部电台,每天都有专职新闻干事收所,然后编写《新华电讯》发给各部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大喜讯,毛主席在天安门上向全世界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大家突然听到这一期盼已久而又非常鼓舞人心的大喜讯,特别激动,高兴地跳了起来,互相拍打着欢呼:“新中国成立了!成立了!”“新中国成立了!”欢呼声此起彼伏,一下子传遍整个行军的队伍。这时李干事高喊:“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毛主席万岁!”“祖国万岁!万万岁!”……同志们情不自禁地高唱:“……向前去!冲破黎明前黑暗,新中国要在我们手上出现!勇敢的行列,勇敢地前进!跟着毛泽东向胜利挺进!向胜利挺进!”
这就是我们在进军途中,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第1次庆祝会。
想想过去的战斗岁月,看看今天的伟大胜利,心里感到非常自豪,让我们怎能不高兴?怎能不欢呼?怎能不歌唱呢?同时,我们深深地感到这一伟大的胜利,实在是来之不易啊!她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艰苦奋战二十八年,以几代人的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啊!
1949年10月10日,邵阳解放。21日我们师部和直属队进驻邵阳,第3天,召开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大会。大会上第一项议程宣布:“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大会现在开始,全体立正!奏国歌。”当军乐队奏起国歌,同志们听到那铿锵有力的乐曲时,眼睛都湿润了;第二项议程:“向死难烈士致哀!默哀三分钟。”默哀一开始,我们不由得想起过去战斗的岁月,想起牺牲的战友,在会场上都能听到许多人抽泣的声音。烈士们走了,也是代替我们走的,我们这些幸存者还有什么权利不很好的战斗,很好地努力工作呢?!我们肩上的担子,就是烈士们的嘱托啊!
为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上级发给我们每个人一份纪念品:一条雪白的毛巾,一把骨柄的牙刷,一袋火车头牌的牙粉(当时还没有见到过牙膏),毛巾上印着七个鲜红的大字:“将革命进行到底”。
【作者简介】王滔力,1932年6月生。1947年9月6日参军。1949年1月6日入党。在炮1师曾任战士、班长、文书、书记、组织干事、秘书、政治指导员、政治处股长。1966年12月转业参加三线建设,在工厂任厂政治处主任、党委书记兼厂长。1993年离休。
(注:本文是《战神浪花》炮一师老战士回忆录,由于回忆录文体具有真实的性质,所以不便于配相应图片,确保其真实与朴实性。)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