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小鹏长征回忆:波罗子

  • 时间:   2022-05-16      
  • 作者:   童小鹏      
  • 来源:   历史不苦旅     
  • 浏览人数:  1650


童小鹏长征回忆:波罗子


【编者按】中共中央统战部原副部长、中央党史资料征集委员会原副主任、周恩来总理的秘书童小鹏,长征时,曾任红一军团政治部秘书。1936年,红军长征到达延安后,童小鹏写下此文,收录到《红军长征记》一书中,成为宝贵的历史资料!(张伊)


童小鹏(1914-2007),福建长汀人,长征时,任红一军团政治部秘书。

在毛儿盖休息几天了,为更能收集大批的粮食,准备新的行动——过草地,于是在天宇黯淡的一天向波罗子出发了。

据说那里地方很大,粮食很多,在这个时候,只要向着有粮食的地方,不管他山高路远,谁也会愿意去了。

出门不远,就连翻几只大荒山,以前似乎是人烟绝迹的地方,很多地方连路也找不到,只跟着先头部队放的路标与踪迹前进。

走在山下,又尽是湿润的草地,脚踏下去,草底下隐藏着的水,马上就浸没了你的脚掌,难走极了。

因此沿途掉队的很多,队伍已不成队了,前前后后陆陆续续三五成群地走着。

越走越远,越走越荒凉了。

下了山,就顺着河沟直下,但四边都是阴森森的密林包围着,一条小小的道路,跟着河流在密林中穿去插来,在其中行走,连天空也见不到一点,这种情景,的确使人有点害怕。

这样的路约莫走了一二十里,才到达宿营地——卡英。

据说这里到波罗子仅三十里,然而第二天走了一天还没有到。这就是因为没有当地人民,不知道路途的远近。

再走下去,就的确有些与前不同了,沿途都有村庄(可是大都在山上)而且有特别的风味。



同志们经常说今年尚未开过新,现在连看也没有看过的青菜、豆角、豌豆都开始吃到了;久未看过的汉文,也看见写成对子贴在门楹上了,尤其看见先来的队伍均来往驮着很多小麦,更使大家看了喜欢。

走了三天才到,真不错,在二条河的合流处,三边的山上均有大的村庄。洋房子似的,平顶两层房屋,在山麓上高低的耸立着。

屋前屋后的木架上挂着层层的麦穗,山上河边的地里,遍种着菜蔬、玉蜀黍、麦子。

特别是前面的部队均已收集得许多粮食、菜蔬、猪羊,这下更使大家兴奋了。

过对岸的桥梁已被破坏了,架了三天的桥,仍没有架好,只得就此徒涉过去。

河并没有好宽,也不很深,但水流却很急。当我们到河边时,虽只过去团多人,但已经被水冲下几个去了!在等前面部队过去的不久的时间,见三个同志正走在中流,就被无情的水冲去而牺牲了!旁边的同志,当然看了着急,然而谁也无法去拯救。

因为这样,所以就停止徒涉了,只是在骡马涉渡时,背上骑两个,头上栓一个,尾巴上扯两个过去,其余的人员担子即在河岸露营,待架好桥后再过。

我们百多人,在今天过的仅十余人,其他担子什么也没过来,因此挑水,煮饭,摘菜,煮菜都要由大家自己动手。



于是我们十几个人,就开始了厨师生活,当班长,当炊事员,打麦子,摘菜,杀羊,挑水。趣味倒很有趣味,但是从未做过这套的我们,只做自己吃的饭,就一天忙得不能开交。

早饭才吃完,又要准备午饭和晚饭的材料了,最困难的就是到数里路的山下去挑水!

第二天司令部就下了通令,每个人要准备三十斤麦子。这命令一下,大家都打主意了,要早点完成才好,不然便有饿肚皮的危险。

于是大家都争先恐后的到打麦场中去,打的打,筛的筛,簸的簸,到田里割的割,晒的晒。

本来是一支脱离生产的军队,突然就成为农忙时候的农民了,本来是一块冷冷静静的地方,也突然变为很热闹的场所了。

一个久不参加农事的军人,要弄到三十斤麦子是很困难的。因此便有人想起清闲的办法——找窑。

因过去的经验,藏民多把粮食秘密埋窑,做夹墙。这两天曾听到其他的部队已找到有,而且有很多的东西

老曹平常是最爱偷闲的一个,他听到这个消息后,马上就向我提议,去找秘密的埋藏。可以偷闲的事当然我也是赞成的,于是便开始了秘密埋藏的寻找。

楼上楼下,房前房后,草里面,牛粪中,神龛下……到处都找遍了,总没有看到丝毫痕迹。

突然老曹在牛栏里喊起来了,他高兴得要死,要我点火去看,火点去时,果然发现牛栏中间有扇由石头新砌的墙,上面糊的泥巴,似乎是没有好久的。

走到外面看,这牛栏的外墙是很大,而它里面的空是很小,这就是里面有秘密的很好的表现,把那新墙拆开时,的确里面埋满了东西。

我们高兴得跳起来了,大概比哥伦布发现新大陆还要高兴些。很多同志也被我们这一高兴的声浪吸引来了,大家都带着不甘心的态度说:“你们的任务就完成了,我们也去找一个吧!”

走进去时,真是手忙脚乱,不知道搬那样东西好,几口大铁锅盛着小麦、大麦、玉蜀黍、黄豆、豌豆,特别感兴趣的便是红辣椒,这是很久未曾尝过的宝贵食味。

其他如铜器,铁器,马枪,大刀,也有很多埋藏在里边,这秘密的发现,不但完成了我的任务,而且给了其他的同志一个大的帮助。

由于大家的努力,不几天,就收集了很多的粮食:大麦、小麦、面粉、豆子、玉蜀黍、南瓜、豆角、辣椒、青菜、马铃薯以及猪羊......因此便举行了一次大会餐,每人半斤面的馍,一共六大疏菜,大家都饱吃了一顿。

这是很久没有吃过的,所以有些同志竟大吃特吃吃得肚里发胀。

在此驻上十天,这一时期可算是丰衣足食,为得执行新的任务,就此离开了波罗子。

每个人携带十五斤粮,可说是满载而归,然而便加重了每人的负担,回来时,更难走了。

刚过河来,藏民便接踵回来。想他们东西已一空,必会无限地怨很我们。



然而因为他们均逃跑,无法与之接近与交易,他们的损失,只有以后可能有机会时再来赔偿,而且一定要赔偿的。

1936年,红军长征到延安后,童小鹏写下此文,收录到《红军长征记》一书中,成为宝贵的历史资料!


【责编:中旗网张伊】


责任编辑:admin
关键字:特别推荐、历史记忆、革命人物故事

评论区

发布
    • 相关内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