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辉│漫话空军从单一航空兵发展到五大兵种

  • 时间:   2022-08-14      
  • 作者:   陈辉      
  • 来源:   晨晖点兵     
  • 浏览人数:  8521


陈辉│漫话空军从单一航空兵发展到五大兵种


文/陈 辉


1949年11月11日,人民空军领导机关成立,标志着一个新军种的诞生。73年来人民空军发生了历史性飞跃:一是从单一兵种发展到五大主要兵种;二是先进的战机和精确制导武器跨入世界先进行列;三是在朝鲜战争和国土防空中打出了震惊世界的军威;四是战机数量居世界第二位。根据《国际飞行》杂志发布的《世界空军2021》报告显示,美军战机数量排名第一,中国空军排名第二,俄罗斯排名第三。

威龙列阵,逐梦空天中国空军歼20

如今的人民空军已经具备了空中突击、空中支援、空中运输、航空侦察、空中加油、空中预警的国土防空综合作战能力。

毛泽东点将刘亚楼担任首任空军司令

1950年2月6日,宁静的上海夜空被轰炸机的轰鸣声所打破,接着炸弹的爆炸声惊天动地。

这一天,国民党空军从台湾出动了各种飞机17架,分四个批次轮番轰炸了上海电力公司、沪南及闸北水电公司等地,共投弹60余枚,炸死炸伤居民1400余人,炸毁房屋2000余间,发电厂遭受严重破坏,发电量由15万千瓦降至4000千瓦,工厂大部停产。这就是国民党制造的“二.六”空袭惨案。

刚刚参加开国大典仪式不久的毛泽东强烈感到敌人来自空中的威胁:“必须尽快建立我们自己的空军!没有空军的国家,就等于是个不设防的国家!”在考虑空军司令员人选时,毛主席第一个就想到了刘亚楼。

1949年4月中旬,四野各兵团接到命令准备由平津地区挥师南下时,刘亚楼突然接到中央军委的通知,让他火速赶到北京毛主席的住地,接受新的任务。

毛泽东对刘亚楼是熟悉的,红军时期毛泽东就认识了年轻的红军将领刘亚楼。1910年4月8日,刘亚楼出生在福建省武平县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29年8月,19岁的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4个月后,他参加了红军,不到3年时间,就走上师职领导岗位。

1936年12月,红二师师长的刘亚楼奉命来到延安,进入红大进修,担任了红大训练部部长。

1938年4月初,毛泽东约见刘亚楼,派他到苏联最高军事学府伏龙芝军事学院深造,参加了苏联卫国战争。

1945年7月,刘亚楼随进入中国东北对日作战的苏联红军一起回到了阔别8年的祖国。

1946年春,中央军委任命刘亚楼为东北民主联军参谋长。在解放战争的辽沈战役中,他协助林彪、罗荣桓指挥作战,表现十分出色。在平津战役期间,他担任了“天津攻坚战”的前线总指挥,精密部署,正确指挥,协调诸兵种联合行动,打了一场干净利落的城市攻坚战,显示了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因此,组建空军毛泽东首先想到了刘亚楼。

毛主席看见来到中南海菊香书屋刘亚楼,开门见山地说道:“亚楼啊,你仗打得不错,又在苏联吃了几年洋面包。我想要你负责组建空军怎么样?”

刘亚楼一下子愣住了,他惶恐地说:“主席,我一直是搞陆军的,当空军司令员能行吗?”

毛泽东似乎猜到他的想法,对他说:“我们已经研究过了,就是要你这个自认为做不了的人来做。第一你办过航校,第二我们建设空军,需要依靠苏联的帮助,你懂我军的传统,又在苏联呆过,俄语讲得好。我看,选你当空军司令员是再合适不过的了”。刘亚楼不再争辩,表示服从命令。

1949年10月25日,中央军委正式颁布命令,任命刘亚楼为人民空军司令员。11月11日,中央军委正式宣布: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司令部成立。这一天,被定为人民空军成立纪念日。

从单一兵种发展到空防合一的五大兵种

73年过去了,人民空军已建立了航空兵、地空导弹兵、高射炮兵、雷达兵、空降兵五大主要兵种,具备了空防合一的综合国土防空的能力。此外,还具备了远程作战和支援陆、海军作战的能力。

——航空兵。航空兵是空军的主要组成部分和作战力量,包括歼击航空兵、强击航空兵、轰炸航空兵、侦察航空兵、运输航空兵等。1950年6月19日,人民空军第一支航空兵部队第4混成旅在南京成立。此后,人民空军先后成立了歼击机师、强击机师、轰炸机师、运输机师、航空兵旅、侦察团、空中加油、空中预警部队等大量的航空兵部队。


中国空军的加油机和受油机在空中加油

——雷达兵。1949年9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个对空警戒雷达队在上海成立。如今空军雷达兵已发展成若干雷达营、雷达团、雷达旅,拥有低空警戒雷达、远程雷达、中高雷达、大型三座标雷达等现代化装备,雷达部队的机动能力、生存能力、抗干扰能力和自动化程度不断提高,雷达的警戒探测范围基本覆盖我国全部领空。

——空降兵。1950年7月17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陆战第一旅在开封成立。之后,人民空军先后成立了空降师、空降军。目前,空降兵已发展成由步兵、炮兵、通信兵、防化兵等36个专业组成的强大的现代化兵种。伞兵的头盔、伞刀、伞鞋、冲气护踝和较先进的新型主伞、备份伞、翼型伞相继问世,空降兵的运载工具大型国产运输机运—20已经装备部队,被誉为“神兵天降”的空降兵已经成为随时能飞、到处能降的快速远程机动部队。

空军地面防空兵包括地空导弹兵和高射炮兵。

——地空导弹兵。1958年10月6日,空军成立了地空导弹兵。初建时期,只有3个地空导弹营,后来发展成若干个地对空导弹师、导弹旅,成长为空军的一个独立兵种。地空导弹部队已形成了以地空导弹为主体的高、中、低空,远、中、近程相结合的防空火力网。在国土防空中,地空导弹部队先后击落国民党空军高空侦察机10架。


初创时期的中国空军地空导弹部队

——高射炮兵。解放战争中,人民解放军先后组建了8个野战高射炮团。1950年5月16日,中国人民解放军防空司令部在北京成立,一大批高炮团、高炮师、防空军相继成立,防空军兵力最多时达到近15万人。1957年5月,防空军与空军合并。从此,人民空军建立起“空防合一”的体制。目前,空军高射炮兵部队已经形成了与地空导弹相配合的完整的防空火力布置,具备了强大的要地防空和野战防空能力,在祖国低空形成一道钢铁防线。

此外,空军电子对抗兵等兵种也有着飞跃发展。

抗美援朝和国土防空打出了共和国军威

1950年6月,新中国刚刚成立7个月,人民空军刚刚成立6个月,就被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逼上了朝鲜战场。

这是一场力量悬殊的空中角逐。抗美援朝战争初期,美国在朝鲜空中战场投入飞机1200余架,当时中国空军作战飞机不足200架,比例为6:1;美军飞行员平均飞行时间1000小时,多的在3000小时以上,志愿军飞行员飞行时间最多不到100小时,比例为30:1;美军飞行员大都参加过第二次世界大战,战斗出动平均在300次以上,志愿军飞行员刚刚会飞,没有打过仗,比例为300:0 。


参加朝鲜战争的苏式米格_15歼击机

然而,空战结局令世界震惊。1951年1月21日,中国人民志愿军空4师10团28大队大队长李汉首开击落美军战斗机的先河。这一天,李汉率领6架米格—15歼击机迎战美军20架F—84战斗轰炸机,李汉击伤美机1架,奏响长空第一战凯歌。8天后的1月29日,李汉在空战中击落、击伤敌F—84各1架,首创人民空军空战史上击落敌机的战例。此后,战果接踵而来。

朝鲜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先后投入10个航空兵师、2个轰炸师,击落击伤敌机425架,其中击落敌机330架、击伤95架的辉煌战绩。

美国在“二战”中把击落5架以上飞机的飞行员称为“王牌”飞行员,后来世界空军都认可这一战场标准。在这场弱肉强食的空战中,中国人民志愿军空军航空兵共产生7名“王牌”飞行员:赵宝桐、刘玉堤、孙生禄、蒋道平、范万章、韩德彩、鲁珉。

同时,志愿军空军还击落了美军大名鼎鼎的“三料王牌”飞行员麦克康奈尔上尉、“双料王牌”飞行员戴维斯少校和“双料王牌”飞行员费切尔上尉,使美军“王牌飞行员”名落孙山。

美军范登堡将军在飞往远东视察后回到华盛顿,对报界悲观地说:“共产党中国几乎在一夜之间就变成了世界上主要空军强国之一。”

新中国建立后,国民党空军和美国空军千方百计对大陆进行侵犯和骚扰,人民空军在国土防空中同样战果辉煌。

1951年至1953年的两年期间,美军飞机侵犯中国领空就达7729批,总计3万多架次。他们对中国进行空中挑衅、侦察,对中国边境和沿海地区进行空袭、轰炸。


被击落的国民党空军rb—57d飞机残骸.

1952年9月20日凌晨,一架美军B-29型轰炸机入侵我国上海。5时42分,我军空军某航空师从江湾机场起飞两架米格-15型歼击机进行拦截。5时59分,长机何中道、僚机李永年发现入侵美机,便迅速占据有利战术位置。美机发现后立即下降、增速,并抢先向我军飞机开火,尔后仓皇逃跑。长机何中道奋勇追击,因速度差太大,未能瞄准开炮。僚机李永年抓住时机瞄准后,在800米距离开炮,美机尾部中弹冒烟。何中道接着发起第二次攻击,但没有击中要害,美机垂死反抗,何中道的飞机右翼中弹负伤,他全然不顾,继续攻击。李永年也紧追不舍,两机轮番攻击,终于将入侵美机击落坠海。这是我军空军航空兵首次在国土防空中击落入侵的美国军战机。

1952年至1956年,我军先后击落入侵的美军战机6架、击伤3架,使美军入侵有所收敛。

1964年8月,美国全面扩大侵略越南的战争,又开始派军机对我国进行袭扰和侦察,中央军委决定对入侵的美机“坚决打击”。


被击落的美国无人驾驶高空侦察机

从1964年8月至1968年11月,美军飞机入侵中国领空155批、383架次,又被人民空军击落12架、击伤4架。

在新中国国土防空作战中,人民空军共击落入侵的国民党和美军飞机112架。此外,空军高炮部队在支援越南和老挝的抗美救国战争中,共击落美机614架。

空军原副司令员何为荣中将在接受人民网采访时,曾介绍在抗美援朝、国土防空等作战中,人民空军共取得了击落敌机1474架、击伤2344架的辉煌战绩。

人民空军从杂牌战机跨入世界先进战机行列

开国大典,我军第一支航空队的17架作战飞机,有美国的P-51“野马”战斗机,有英国“蚊”式战斗轰炸机等多国飞机,但数量有限,只能在天安门广场上空来回飞行,以示壮观。可见我军空军成立之初,装备之少。


1949年开国大典阅兵:等待检阅的空军战机;开国大典受阅前,飞行员林虎在战机前留影;步兵和空军战机分别通过天安门。

新中国成立前,人民空军从侵华日军手里缴获和国民党军队留下来的美、英、日三国造的159架破旧飞机,数量少,机型杂,多达20多种,其中处于良好状态的只有P—51战斗机22架,C—46运输机8架,C—5通信机5架,日制99式高级轰炸机23架,形成不了战斗力。当时缺少汽油,就用酒精代替;没有保险带,就用麻绳代替;缺少机轮、螺旋桨,几架飞机合着用;没用充气设备,就用自行车气筒给给飞机轮胎充气;士兵们甚至用马拉着飞机走向跑道。可见,人民空军成立之初,装备之落后。

建国后,苏联向我国提供了一批飞机包括La—9、La—11战斗机, Tu—2轰炸机等作战飞机。可见,我军空军成立之初,装备完全依靠进口。

1949年8月,刘亚楼率团赴莫斯科洽谈进口苏联军用飞机等问题。同年10月,我国从苏联购进了第一批20架雅克—12飞机,到年底,共从苏联进口各型飞机185架。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入朝参战的志愿军空军急需大量航空武器装备。毛泽东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审时度势,果断决策,在国家十分困难的情况下,拿出巨资,再次从苏联购买了大批航空武器装备,从上世纪50代初,中国空军陆续从前苏联进口各种飞机5000余架,装备了33个航空师。

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人以战略家的眼光敏锐感到:依靠进口飞机虽然解决了空军初建时期的装备急需,但从长远看,要建设强大的人民空军,必须走武器装备国产化道路。我国先后成立了南昌飞机制造厂、沈阳飞机制造厂、由哈尔滨飞机制造厂、西安飞机制造厂等,经过我国航空工作者艰苦奋战,一系列的中国制造纷纷问世。

50年代中期我国航空工业从仿制开始逐步实现国产化,从1958年到1963年,经国务院军工产品定型委员会批准定型的武器装备及配套设备268项,其中仿制占59%,到1962年歼5、歼6、歼7飞机和中型、轻型轰炸机,相继问世并装备部队;60年代中期,空军装备基本实现国产化,当时空军国产化的飞机已占75%。

1954年6月3日,新中国第一架飞机在南昌飞机厂总装完成。7月3日,由段祥禄驾驶首飞成功。毛泽东主席向研制人员发了贺信指出:“这在建立我国飞机制造业和增强国防力量上都是一个良好的开端。”


歼—6战斗机机群

此后,各种新型战斗机不断问世。1954年7月3日初教5飞机问世;1956年7月13日歼5问世;1959年9月30日,中国第一架超音速歼击机歼—6飞上蓝天;1966年1月17日,中国生产的歼—7战斗机首次升空;1969年7月5日,中国第一架自行研制的高空高速歼击机歼—8首飞成功。此后,强5型战斗机、轰—6型轰炸机、轰—5型核武器运载机、运—5型运输机、直—5型直升机、歼6型侦察机、无人机等机种纷纷问世。


资料图:霞光勾勒出战机硬朗的曲线。杨盼 摄

改革开放后,中国航空事业高速腾飞,以歼—10、歼—11、歼—16、歼—20(五代战机)、运—20、无侦—7、轰—6K、新型加油机、预警机、电子战飞机为标志的一大批国产新型战机先后装备部队,使中国空军装备的战机迈入了世界先进战机国家的行列。


人民空军轰-6K等多型战机实施“绕岛巡航”训练课题。翟培松 摄

目前,人民空军基本形成了歼击机、强击机、轰炸机、侦察机、运输机、加油机、预警机、武装直升机、无人机和多种保障飞机相配套,高中低空、远中近程合理搭配的航空武器装备体系。

现代机载武器系统也得到飞跃发展。红旗—9B、红旗—22等先进防空反导装备相继列装,空空导弹、空地导弹、地空导弹,精确制导炸弹及先进的火控系统,使空军如虎添翼,不仅具备远射程、高精度、大威力、全方位的空中和空地攻击能力,而且可以全天候、全空域、大纵深、超视距作战。


资料图:中国空军战机战巡南海

73年来的飞速发展,空军航空兵已经具备超远程、高速度、全空域、大纵深、超视距范围作战,标志着中国空军由国土防空型向“空天一体、攻防兼备”型的战略空军转变。


中国空军“八一”飞行表演队进行飞行表演。中新社记者 陈骥旻 摄

经过73年的建设和发展,人民空军已经从小到大,由弱到强,成为一支由多兵种、多机种组成的现代化技术兵种,在各领域取得全面发展,战略打击、战略预警、空天防御和战略投送等能力得到显著进步,在共和国蓝天打造了一道钢铁防线。

新华社报道,人民空军规划未来发展“三步走”目标:2020年跨入战略空军门槛;到2035年初步建成现代化战略空军;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世界一流空军。(完)

本作品版权归“晨晖军事”所有

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



【责编:中旗网张伊】

责任编辑:admin
关键字:特别推荐、历史记忆、论坛、作家专栏

评论区

发布
    • 相关内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