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周恩来总理绵延不断的战友情

  • 时间:   2023-01-09      
  • 作者:   马为平      
  • 来源:   中旗网     
  • 浏览人数:  2434


【编者按:本文系革命烈士马骏之孙马为平在周恩来总理逝世40周年而作。文中讲述了马为平同志的祖父、著名爱国学生领袖马骏,与南开同学、“五四”爱国运动中的亲密战友周恩来、邓颖超、刘清扬等组织觉悟社、领导京津一带的爱国斗争。他们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为中华民族复兴的共同目标而英勇奋斗着。绵延不断的战友情深感人肺腑。】


革命烈士马骏。

马骏到北京后,很快就把北京市党的组织恢复起来,重新开展工作。正当马骏奋不顾身为党工作的时候,中共北京市委委员许锡仁被捕后无耻叛变,供出市委成员及住址。1927年12月3日马骏不幸被捕。

觉悟社部分社员1920 年合影。前排左起:志笃、薛撼岳、郑季清、周之廉、邓颖超、刘清扬、李震瀛。后排左起:小岑、潘世纶、马骏、李锡锦、郭隆真、胡维宪、周恩来。


QQ截图20230110094826-1.jpg

邓颖超倡议,集体创作的《觉悟社社歌》歌词,和《觉悟社社员姓名、别名、代号一览表》。邓颖超为1号,谐音,壹、逸豪,周恩来为5号,谐音,伍豪,马骏为29号,谐音,念久。

经过各界群众和爱国学生的坚决斗争,反动当局终干在 1920年7月 18 日释放了全体被捕爱国志士。这是马骏等获释时全体被捕代表在天津总商会内的合影。前排:左二为郭隆真,第二排:左二为马骏,第四排:右二为周恩来,右一为于方舟。


电视剧《觉醒年代》镜头:马骏主持会议,向大家介绍刚从日本留学回国参加五四运动的周恩来的镜头(周恩来刚刚回国,马骏他们天津学联聘请周恩来为《天津学生联合会会报》主编)。图中,马骏(背影者)与周恩来(正面)。


与周恩来总理绵延不断的战友情

文/马为平


“难忘恩来,怀念总理!”每年的1月8日,人们都会以各种方式纪念敬爱的周恩来同志。40年过去了,时至今日,一声“周总理”依然让我们听之心潮澎湃,闻之热泪盈眶。“周恩来”这个不朽的名字,早已深深地镌刻在人民的心中。他那崇高的品德、优良的作风和共产党人的伟大人格,已成为我们做人做事的楷模。

我的祖父马骏,是周恩来的南开同学,“五四”爱国运动中的亲密战友。当年,他与周恩来、邓颖超、刘清扬等组织领导了京津一带的爱国斗争,成为著名的爱国学生领袖。在大钊先生的引导下,1920年祖父马骏参加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同年又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20年恩来同志赴法留学,1921年在法国参加了中国共产党。从此,两位战友天各一方,在党的领导下,为中华民族复兴的共同目标而英勇奋斗着。

1924年,国共合作时期,经大钊先生介绍,祖父加入了国民党。1925年秋,受党派遣,祖父赴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在校期间,1926年转入苏联共产党。至此,他不仅是一位志向高远的爱国青年,而且成为一名身跨三党的革命者。1927年大革命失败,国内党组织遭受到严重破坏。祖父奉调回国,任中共北京市委领导。正当他在白色恐怖中恢复了北京的地下党组织,积极开展工作时,由于叛徒出卖,12月3日被京师警察厅逮捕。在狱中,受尽酷刑、坚贞不屈。面对敌人软硬兼施,不为所动。1928年2月15日,被反动军阀张作霖杀害。

恩来同志得知马骏牺牲的消息,十分悲痛。1928年6月,他曾利用经东北赴莫斯科出席“中共六大”的机会,寻找马骏的亲属,想把祖父的三个孩子送到莫斯科伊万诺沃国际儿童院抚养。但在白色恐怖的险恶环境中,由于我们家隐姓埋名,与他和党组织失去了联系。直到解放后,他终于找到了我们。新中国成立后,恩来同志担负着重要责任,工作十分繁忙。尽管如此,他与邓颖超同志始终与我们家保持着密切的联系,无微不至关怀着我们全家。1951年,他指示北京市修建“马骏墓”并召开了公祭大会。时任政务院副总理的郭沫若同志,题写了碑文。1958年2月,祖父牺牲30周年,他专程邀请马骏亲属和部分战友,在“西花厅”举办追思会,缅怀马骏同志。他紧紧握着我祖母的手说:“天安(马骏)他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今天,咱们享受了!我们千万不要忘记了他们……”他谆谆嘱咐大家,在马骏的生日和忌日都要纪念他。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1963年,祖父牺牲35周年。邓颖超同志在《民族画报》上发表了“回忆马骏烈士”的文章。同年4月25日,受总理委托,她专程去马骏墓地扫墓,寄托战友的怀念深情。

敬爱的周总理,夙夜在公、殚精竭虑践行着他“以誓死不变的精神,为共产主义奋斗到底”的誓言。“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精神,为党、为国家操劳着。他心中始终装着人民,始终关心着烈士们的亲属,唯独没有他们自己。他和邓颖超同志有着坚强的党性和组织观念。他们不仅带头自觉遵守着党的纪律,还严格要求自己的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要遵守纪律、要讲规矩,不能享受特权,绝对不能搞特殊化。文化大革命中,不少老干部和烈士亲属受到了冲击。此时,已身患重病,日理万机的周总理在处理纷繁复杂的国务工作的同时,竭尽全力保护着老战友、老同志。在与“四人帮”的斗争中,他和邓颖超同志定了三条家规:一不和人随便来往;二不随便和人通信;三有亲属来找不见。并告知身边工作人员,按此原则处理对其亲属和对外的联系。

记得1966年11月的一天,我和哥哥马为华离京串联。当火车开到青龙桥车站时,突然听到车上广播叫我们马上下车,说“中午总理接见”。我们感到既意外又高兴,把随身的东西丢在车上就下了车。不巧的是,等我们回到城里,已耽误了总理约见的时间了。晚上,邓奶奶的秘书赵炜阿姨打来电话,嘱咐最近不要离京,说周爷爷、邓奶奶要见见我们。过了两天,赵阿姨又来了电话,告诉我们第二天下午来中南海西花厅。

第二天,我和大哥、二哥、三姐四人如约来到了中南海西花厅。赵炜阿姨刚把我们带进客厅,邓奶奶就走了过来。我们高兴地涌上前去,向她老人家问好。邓奶奶午休刚刚起来,精神很好,情绪挺高。老人家让我们按大小排成一排,坐在她的眼前。她说,这样看着我们方便。刚落座,她就打听我们奶奶的身体,又关心地问起家里的情况。她老人家亲切地对我们说:“周爷爷挺惦念你们的,老想见见你们。但是他太忙,没有时间,只好委托我代他看看你们……”

接着,她深情地聊起了当年与我们祖父共同参加五四运动,进行爱国斗争,搞地下工作的往事。她动情地说:“孩子们,共和国的今天来之不易。当年,你们的爷爷为革命牺牲了,你们的奶奶为支持爷爷的革命活动,付出了一切。她是个伟大的女性!你们千万不要忘记过去,一定要好好孝敬她老人家呀……”

1958年,周总理在中南海西花厅会见马骏家属和战友。从左至右:马德钟(马骏之子)张友渔、周恩来、马竞华(马骏之孙、于毅夫马为公(马骏之孙)杨秀蓉(马骏夫人)韩幽桐刘清扬、龚琦(马骏儿媳)。

1958年12月,周总理在中南海西花厅,会见马骏家属及战友时,对在场的人深情地说,天安(马骏)他们用鲜血换来的幸福生活我们享受了。随后总理抱起马骏四岁的孙子马为公,亲切地说,"孩子,你爷爷为革命牺牲了,但是,你还有爷爷,我也是你爷爷",表达了总理对战友的深切怀念和对战友后代的殷殷关怀之情。

聊天中,我们才知道周爷爷非常忙,每天只能睡三四个小时。他经常连轴转,不得休息。有时,邓奶奶一个星期都见不上他一面。邓奶奶跟我们说:文革中,她和周爷爷定了三条家规,有的人不赞成。现在,不少叫姑姑和姨的人都不见啦。她开玩笑说:“你们升了一级,叫奶奶啦,咱们就见见吧!”她问我们:“你们赞成不赞成这个家规啊?”我们七嘴八舌地说:“赞成!赞成!”她高兴地说:“好!以后再有人反对,我就说,这个家规得到了红卫兵小将的支持了。”

时间过得真快,不知不觉两个多小时就过去了。因为邓奶奶身体弱,怕影响她老人家的休息,我们恋恋不舍地告辞了。看我们要走,邓奶奶坚持亲自送送我们。她让赵阿姨给她披上一件薄大衣,又戴上一顶灰色的呢子帽。我惊异地发现,邓奶奶的大衣襟口还补着一块补丁呢。我们知道周爷爷、邓奶奶平时非常节俭,但真没想到邓奶奶连外出穿的大衣都补着补丁。她老人家拉着我们的手,边走边嘱咐我们:要继承老一辈的革命精神,要好好孝敬奶奶,千万不要忘记过去,不要忘记牺牲了的先烈们……老人家一直把我们送到了大门口,还依依不舍向我们挥着手,看着我们离去。49年来,这难忘的会见,犹如发生在昨天,让我们久久不能忘怀。这绵延不断的战友情,激励着我们传承良好的家风,传承老一辈革命家的革命精神和伟大的人格风范。

1965年1月,在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周总理亲切会见马骏夫人杨秀蓉。

1965年1月,在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休息期间邓颖超和马骏夫人杨秀蓉合影。

在全国政协会议上,全国政协主席邓颖超亲切接见全国政协委员、时任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协副主席的马骏之子马德钟。

邓颖超同志在马骏烈士牺牲六十周年前夕(1987年),会见马骏家属。从左至右:马丽颖(马骏孙女)马德钟(马骏之子)邓颖超马为公(马骏之孙)。

1976年1月,马骏烈士的夫人杨秀蓉(左五)率子孙等向周恩来总理遗体告别。

马骏夫人杨秀蓉在家中率子孙悼念毛主席、周总理和马骏烈士。

1992年,马骏烈士的亲属为邓颖超同志守灵。

 1952年,毛泽东为共和国牺牲的重要烈士亲笔签发的第13号烈属证。

邓颖超同志为马骏烈士墓题词。

坐落在北京日坛公园的马骏烈士陵园

(作者:马为平,系革命烈士马骏之孙、北京市老干部局退休干部、朝阳区委党校红色基因传承工作室讲师团讲师)


【责编:中旗网张伊】


责任编辑:admin
关键字:特别推荐、革命人物故事、作家专栏

评论区

发布
    • 相关内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