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今年3月28日,是西藏百万农奴解放65周年纪念日。65年前,西藏百万农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翻身获得解放,真正当家做了主人。
1959年3月,西藏上层反动集团发动全面武装叛乱,面临敌众我寡的严峻形势,叛乱武装分子向西藏党政机关发起全面攻击。
时任中央驻西藏代理代表、主持西藏工作的谭冠三,在指挥平息西藏上层反动集团全面武装叛乱中起到重要作用。他凭着对党、对祖国的赤胆忠心,指挥一千多名解放军,在上层爱国人士及藏族同胞的支持下,向近万人的叛乱武装分子发起全面反击。经过52个小时的激烈战斗,解放军取得了拉萨平叛的决定性胜利,维护了国家统一,增进了民族团结,为西藏的民主改革开辟了道路。
谭冠三将军戎马一生、历经百战。进藏之际,他就写下了“高原有幸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的豪言。他把西藏当作自己的第二故乡,唯一的遗愿,就是把骨灰埋到西藏。1985年,谭冠三将军去世。1986年,中央军委派专机将他的骨灰运送到西藏,埋在他当年种下的苹果园中,也就是如今西藏职业技术学院院内。他的一生,是战斗、奉献的一生。
将军已逝,精神永存!
今特刊发开国中将、原总参谋部顾问孙毅撰写的《老友难忘》,开国中将、原空军副司令员徐深吉撰写的《回忆谭冠三同志》等文,以为深深怀念。(张伊)
1951年进军西藏行军途中,前排从左:张国华、谭冠三、刘振国,后排:李觉
回忆谭冠三同志
——开国中将、原空军副司令员 徐深吉
我是1930年参加红军的,1927年参加黄麻起义,黄麻起义的人剩下的不多了,我是在四方面军参加长征的。打日本抗战的时候都和冠三同志在一起。我是一二九师青年纵队的。青年纵队有三个团,771团、772团、773团,其中一个老红军团。冠三同志开始在冀中军区当政治部副主任,后来到一分区当政委,又到了南进支队当政委。打仗的时候,我们是啃硬骨头的,把敌人打跨了,其他的部队参加就把敌人消灭得差不多了。后来鹿仲鳞跑掉了,主要就打朱怀冰,打到南面就停止了。我们的部队就往北开,我们一打就把他们消灭了,很顺利。这时团结抗日,磁武涉林战役是刘、邓指挥的。就在打日寇、顽固派那种情况下,我和冠三同志见的面。冠三同志和赵承金(东北军吕正操下的一个营长)率领冀中赵谭支队(赵承金、谭冠三)、后来叫南进支队,两个是一个部队。我们打石友三、打顽固派,后来还打高树勋。这一带我们和南进支队都在一起。我对冠三同志的印象是:他是个好人,正派人,在部队威信高,很能打仗,是个很好的同志。吕正操是张学良部队里的一个团长,当时是东北军,我们共产党去还要对这个部队进行红军传统教育。政治思想工作是冠三同志去了搞起来的,原来东北军没有政治工作这一套。东北军被国民党瓜分了、瓦解了,都听蒋介石的命令放弃东三省进关南下了。日本鬼子就紧跟着占领了东三省。吕正操带这个部队留在了河北,改成八路军。他是属于冀中军区的,由共产党领导。吕正操的部队在共产党领导下很能打仗,对抗日是坚决的,东北的人多嘛,被共产党领导如虎添翼。以红军的传统改造教育这个部队,谭冠三是起了很大的作用。
中央党校我是43年去的,我和冠三同志都是党的七次代表大会正式代表,以后在延安学习都是党校的学生。他在六支部,马文端是支部书记,我在三支部。一共是九个支部,我们支部是陈起海的书记。王若飞的夫人李培之、毛文华、陈赓、邓大姐、罗瑞卿、宋世仁、陈再道、陈锡联、李伯钊等等都在一起。一个支部六十多人,现在死了一半多了,剩下的不多了。我们在中央党校都住窑洞,窑洞都是集体挖的。我们没挖,我们去的晚了一点,去了都挖好了。一个窑洞住三、四个,小的住二个,有的住一个。家属在党校,身体不好的带上孩子,离不开的就住在小干沟。王凤梧、王近山一家,范朝利一家,黄振堂一家,还有潘振武、张树才、周忠英,还有一些。在党校学习一年多,主要学习党的路线,参加延安整风,学完以后就开七大。那时我的身体不好,老吐血。1943年、44年到45年的6月,七大以后,“8·15”日本投降后,晋察冀军区派了一架飞机去延安接我们,飞往华北打阎锡山。我一个,陈锡联、王近山、陈再道、刘志坚等。那时我在吐血,怎么能打仗呀,休息一下,身体好了就去打。休息了二十多天。开了七大以后就去了。整风把一些好人都整了,搞的很紧张。文化大革命就学得康生的那一套。像我们来说那时还算年轻的,1945年底46年初日本投降以后,才陆续从延安出来。
我是1955年由北京军区到空军当副司令,当了十八年的副司令。文化大革命我是被林彪、江青打倒了的,送到南昌劳动了三年,在南昌飞机厂。林彪摔死以后周总理把我接回去的,又调到北京军区当副司令。谭冠三同志率领部队进军西藏我们都知道,那是很辛苦,很不简单啊!他到北京开会,我们还是能见面的,我对冠三同志的印象很深。进军西藏、解放西藏他是有功的。平息叛乱,稳定边疆,民族团结,做得很好。那时西藏的工作真正还是靠冠三同志他们的。
谭戎生根据采访录音整理、供图
1995年5月
徐深吉将军
原空军副司令员徐深吉中将题词
上一篇: 开国中将 孙毅:老友难忘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