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29日,人民法治红色文化研究中心在国家会议中心演播厅举办第五次“红色文化大讲堂”,人民法治红色文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彭德怀侄外孙张峰同志以《我的外公彭德怀》为主题,追忆了开国元帅、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政治家 彭德怀 的革命生涯。
讲座现场
人民法治红色文化大讲堂 第五次开讲
张峰:《我的外公彭德怀》
中旗网北京2024年4月29日电(陈人康、张伊)
2024年4月29日下午,人民法治红色文化研究中心在国家会议中心演播厅举办第五次“红色文化大讲堂”,主讲嘉宾为人民法治红色文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彭德怀侄外孙张峰同志。《人民法治》杂志社执行社长兼执行总编辑许宇勇主持,新华社领衔记者、黑龙江大学东北亚文化传媒研究院院长徐江善,人民法治红色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陈人康等参加活动。
人民法治红色文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彭德怀侄外孙张峰
张峰以《我的外公彭德怀》为主题,追忆了开国元帅、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政治家,也是其大外公彭德怀的革命生涯,以及亲外公彭金华、三外公彭荣华两位烈士牺牲时的悲壮事迹。1926年接触共产主义思想后,彭德怀曾三次主动提出入党。在战火飞纷的抗战岁月里,他始终严格约束部队纪律,并积极为驻地群众改善生产和生活条件。他在山西大地上所进行的革命实践,永远成为激励三晋儿女前进的宝贵精神财富。抗美援朝期间,彭德怀充分激发所率部队军人们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战斗血性,取得一次又一次重大胜利,打造出一支又一支王牌部队。种种事迹,无一不体现着彭德怀对党、对国家、对人民、对部队的爱。
《人民法治》杂志社执行社长兼执行总编辑许宇勇
演讲结束后,许宇勇总结道,这是一堂生动的党史教育课,张峰同志以细腻生动的故事回顾了彭老总光辉伟大的一生。红色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也是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历史的一部分。在新的形势下,我们必须将优秀的红色文化传承下去,使之不断发扬光大。
人民法治红色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陈人康
陈人康表示,这是第五次人民法治“红色文化大讲堂”开讲。彭老总对党、国家和人民充满了深沉的、全心全意的爱,尽管他本人和他的家庭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但从未动摇。我们要永远铭记革命先辈的事迹和精神,坚定不移传承红色文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接力续跑。
外公在1938年本可留在延安工作,大外公彭德怀为了党的事业毅然去到最危险的地方,从事最危险的工作,并且失去了他仅有的两位亲弟弟。
践行初心:
1940年11月,八路军总部进驻武军寺村,当时那里的老百姓生活很艰苦。为此,就如何解决吃的问题作出“决不与民争食”的决定。
彭德怀带头在附近的席家峪一带开荒成地,并亲自设计水车,引水浇灌,引进了如水稻、西红柿等,改善了老百姓的生活状况。
戎马一生,走到哪里都会和百姓坐在一起唠家常,倾听百姓疾苦。
“我们共产党员要像扫把一样为人民服务,供人民使用,而不要像泥菩萨一样让人民恭敬我们,称赞我们,抬高我们,害怕我们。泥菩萨看起来很威严也吓人,可是它经不起扫把挥打。扫把虽是小物件,但每家都离不开它。”
彭德怀的“爱”
热爱党—付出了无私的爱,热爱国家—付出了无畏的爱,热爱人民—付出了无尽的爱,关爱烈士子女—付出了无舍的爱,对待亲人—付出了无声的爱。
最美伟人照。
在彭德怀元帅生命最至暗时刻,张峰的母亲彭梅魁带着张峰和他的两个妹妹一起到朱家花园看望彭德怀,这是最难得的相聚时刻,此时,彭梅魁希望孩子们和彭德怀合影留念。但是彭德怀为孩子们考虑:
“孩子们现在的表情、状态都很好,你快照吧!我现在的名声不好,孩子们还小,要让他们健康的成长,不要给他们的身心留下阴影···”
图中窗棂上隐约背影就是彭德怀元帅。
张峰说:这是他和大外公彭德怀唯一的一张合影照。
无论是为了党的事业、国家的安危,还是为了人民的利益、后代的成长,外公都是位无私奉献爱的人!
一个大写的“爱”!
一个大写的“人”!
传承奋进 —— 张峯 2024年4月29日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