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2025铁军传人新年交响音乐会在北京三十五中学金帆音乐厅成功举办

  • 时间:   2025-01-03      
  • 作者:   张伊、黄江週      
  • 来源:   中旗网     
  • 浏览人数:  3322


2025年1月2日下午,2025铁军传人新年交响音乐会在北京三十五中学金帆音乐厅成功举办!


音乐会现场


音乐会现场


合影


2025铁军传人新年交响音乐会在北京三十五中学金帆音乐厅成功举办!


中旗网北京2025年1月2日电(张伊、黄江週、扈新华、吴晓媛、邹丽民、文彦)

律回春晖渐,万象始更新。2025年1月2日下午,北京铁军艺术团(原北京新四军老战士合唱团)与北京世纪爱乐乐团在北京三十五中学金帆音乐厅成功举办了2025新年铁军传人交响音乐会!所有曲目均为新四军一代和二代创作作品。在这充满希望与喜悦的时刻,北京铁军艺术团为大家奉献一场文化盛宴。

北京铁军艺术团(原北京新四军老战士合唱团),1979年,由新四军第一代老战士们成立。

现在艺术团基本由新四军等老一辈革命家后代组成,平均年龄70岁。这些铁军传人用歌声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当激昂的交响乐旋律与韵味十足的合唱相互交织、共鸣,必将奏响震撼人心的音乐华章。

建团四十六年来,本着传承铁军精神的宗旨,先后在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中南海怀仁堂、人民大会堂、钓鱼台国宾馆、中山公园音乐厅、世纪坛、解放军总后勤部、以及河北、湖北、江苏、山西等革命老区的重要活动演出;同时深入部队、院校、社区、养老院等进行了公益演出数百场,获得了业内人士及社会群众的广泛好评。

2013年以来,北京铁军艺术团先后创作推出了《铁军之声》、《永恒的记忆》、《铁血军魂》、《人民军队忠于党》、《霜重色愈浓》等一系列歌颂新四军历史的大型专场演唱会。连续数年受邀参加全国榜样盛典的演出,获得场上评委和场外观众的一致好评。

通过经常性公益演出,弘扬了红色文化,讴歌了英雄烈士,彰显了军魂永驻的正能量。合唱团现有团员百余人,由新四军老战士、以及红军、八路军、新四军后代所组成,是一支传承不忘初心信念、德艺双馨、朝气蓬勃的文艺团队。

扈新华 (6).jpg




叶征将军,北京新四军暨华东抗日根据地研究会原会长陈昊苏、原副会长刘华苏、张光东,北京新四军暨华东抗日根据地研究会会长张晓龙、原副会长胡继军、副会长陈胜华,司麦澳(北京)文化艺术有限公司总裁成中和,《骑兵团之歌》歌曲作者程南征,八路军研究会副秘书长、八路军文工团团长牟献献,八路军研究会马玉伟,以及来自北京新四军研究会各个分会领导、会员代表,相关单位代表等400余人相聚在三十五中学金帆音乐厅,共同欣赏“传承红色基因 弘扬光荣传统——北京新四军2025年新年交响音乐会”。音乐会由吴晓媛、纪洋主持。

这场音乐会以音乐为情感纽带,激发大家的爱国热情,唤起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借助这一舞台,凭借激昂的乐章和卓越的艺术魅力,让朋友们在音乐的洗礼中丰富精神文化生活,提升文化素养,在艺术的熏陶下凝聚团结奋进的力量,为文化的繁荣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与动力。

大合唱:《新四军军歌》

《新四军军歌》产生于1939年的《东进进行曲》,由新四军军部集体作词,陈毅执笔,新四军总部文化队队长何士德谱曲,它回顾了新四军的历史,表现了新四军顽强拼搏的斗争精神,最终成为新四军最重要的“标识性”歌曲。

编配:杨帆,交响乐指挥:刘喆博士,首都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

混声合唱《怒吼吧,长江!》,作词、作曲:章枚,高伟编合唱、何学东配器,领唱:李玫

新四军音乐工作者章枚,在1942年创作了他的第一首大合唱作品:《怒吼吧长江》,它接续着《怒吼吧,黄河!》,完整地展示出危亡时刻全体中华民族奋起抗战、神州遍燃抗日烽火,把鬼子赶出去,把强盗赶出去的壮阔战斗图景。

混声合唱《游击队歌》,贺绿汀词曲,何学东配器。

《游击队歌》,是当年的新四军战士、著名作曲家贺绿汀于1937年参加“上海文化界抗日救亡演剧一队”时,在为抗日前线部队演出过程中,对游击战法产生了浓厚兴趣,一夜之间创作而成的一首解读游击战法的歌曲,不仅当时成为20世纪中国最经典的合唱单曲之一,传遍全国各抗日战场,而且在20世纪90年代,还毫无争议地入选了“20世纪华人音乐经典”。


女声独唱: 《茉莉花》,江苏民歌,何仿收集整理,何学东配器,演唱:女高音歌唱家刘影

1982年,《茉莉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作为优秀歌曲向世界各国人民推荐。当年新四军军旅作曲家何仿将采集记录的在江苏六合一带民间传唱百年的民歌《鲜花调》汇编整理,于1957年完成词曲改编,后以《茉莉花》之名在全军汇演上一炮打响,传遍了中国大地,1959年在维也纳举行的第七届世界青年与学生和平联欢节上演出,从此又在世界各地流传,被作为中国民歌和中国歌曲的代表作之一。


GE6A5640.png

男声四重唱《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芦芒词,吕其明曲,演唱:刘建伟、贺东明、李晓津、吕肃清,何学东配器

68年前,吕其明创作的经典歌曲,电影《铁道游击队》插曲《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将当年铁道游击队员们在抗日战争艰苦环境中的坚强意志和乐观精神表现得淋漓尽致,其旋律犹如插上了飞翔的翅膀,具有极强的感染力,以致于历久弥新。

曲作者吕其明曾任上海电影制片厂艺术委员会副主任,是新中国培养的第一批交响乐作曲家,著名电影音乐作曲家。作品等身,获奖无数。而他10岁便随父吕惠生赴淮南抗日根据地参加新四军,先后在二师抗敌剧团、七师文工团、华东军区文工团任团员。

管弦乐序曲:《红旗颂》,吕其明曲

《红旗颂》,是吕其明于1965年创作的一首管弦乐序曲。在1965年第六届“上海之春”开幕式上,用音乐展现了在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这一激动人心的时刻,再现了雄伟庄严的天安门前升起第一面五星红旗的动人情景。

混声合唱:《乒乓百团大战战歌》, 小锐、小兵词,李晓津曲,刘燕平编合唱,何学东配器

《兵乓百团大战战歌》是专为全国最具影响力的乒乓全国百团大战开幕式而作,极大地鼓动了现场激情,被国际乒联终身名誉主席徐寅生赞誉为有生见过最好的乒乓大赛开幕式!新四军后代、新四军老战士合唱团暨铁军艺术团团长李晓津作曲。


合唱:《血战刘老庄》,周洪直词、周洪直 詹奕安曲,万传华配器,领唱:曹晓萍

“刘老庄连”荣誉战旗,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阅兵式上接受检阅的百面战旗之一。新四军3师7旅19团4连82名勇士,在刘老庄面对1000多日伪军的进攻,从黎明打到天黑,在消灭了数百名日伪军后,该连全部壮烈牺牲,无一生还,用鲜血和生命写就了新四军战史上至高荣耀。朱总司令曾说,这是“我军指战员英雄主义的最高表现。”陈毅元帅盛赞它是“惊天地而泣鬼神的壮举”。

不久前,罗援将军在《百面战旗红》一书中谈到它的特色意义时说:82勇士同壕而战,同日殉国,同穴而葬,同旗映耀。无一苟且。生亦英雄,死亦豪杰。中华大地唯此一例,世界战史绝无仅有。它成为了我军军史上一道巍峨的丰碑。

男女声对唱:《大众乒乓“双乐”歌》,乔泰阳词,张蒙曲,万传华配器,演唱者:李杰、郑颖娟

20世纪70年代,乒乓球运动“以小球推动大球”曾经推动了中美两国恢复外交。周总理当年在接见国家乒乓球队时讲过两句话:“赢球要赢人心,输球不能输人”。北京铁军艺术团的上级领导乔泰阳将军根据周总理的两句话和自己的亲身体验,提出了一个有关乒乓球的“赢球自享其乐,输球助人为乐”的“双乐”理念,并写成了歌词,邀请著名音乐人张蒙精心谱曲,最终在乒乓界广泛传唱,这首歌努力倡导了积极向上、健康快乐的精神面貌。


女声合唱:《再唱父亲的歌》,阿虎词,海兵曲,万传华配器

《再唱父亲的歌》,由新四军第4师后代高云虎作词、骑兵团后代王海滨作曲,词作者说,歌词中许多内容,都是新四军后代共同的经历,而曲作者表示,《再唱父亲的歌》中的“父亲的歌”,指的就是《新四军军歌》。新四军后代们从小就听着父辈们唱《新四军军歌》。这次创作《再唱父亲的歌》,就是希望重温父辈的梦想,继承父辈的精神。

男声独唱: 《清清白白活一回》(电视连续剧《掩不住的阳光》主题歌),李勤词,张朝曲,万传华配器,歌词朗诵者:纪洋,演唱者:刘建伟

2019年11月,中央电视台热播了大型革命历史题材的电视连续剧《掩不住的阳光》。该剧根据北京新四军研究会原会长乔泰阳将军的父亲——开国少将乔信明和夫人于玲所著同名长篇纪实小说改编,讲述了红军北上抗日期间,方志敏烈士在狱中带领一批革命志士与敌人斗争的故事。电视剧一经播出,就引起了全国的轰动和强烈反响。广大观众从剧中的故事情节感受到革命年代的先行者们用生命践行使命的勇气和信仰的力量。剧中的主题曲,每一次听都会感动到泪目!歌曲使人深深地沉浸在一种高尚的精神情怀中。

歌词:清贫是什么滋味,洁白朴素的花儿美。凄风苦雨,用心去背,认准的路上绝不后退。我往北走,雁往南飞,也许这一去不归。西风烈烈,东风又吹,即使倒下头还朝北。中国,中国,可爱的中国,你教我清清白白活一回。

女声独唱:《题北京西山红叶》,陈毅词,詹奕安曲,高勋配器,演唱者:侯丽娟

陈毅诗词《题北京西山红叶》,将人们对陈毅诗词的历史背景从战争年代延伸到新中国建立以后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面对国际国内复杂形势和重重困难,诗人以革命家特有的大无畏精神,用“霜重色愈浓”的红叶表明对祖国不断强盛的信心和对革命事业的忠贞不渝。诗词由我们新四军老战士合唱团暨铁军艺术团詹亦安副团长在2020年9月谱成了歌曲,这首歌还曾经成为“感动中国”组委会选拔的喜迎二十大晋级歌曲。


男声合唱:《骑兵团之歌》,周善平、程南征词,程南征曲,万传华配器

2015年9月,新闻网有一篇题为《人民解放军的骑兵部队》的文章,介绍抗战时期骑兵“新四军第4师骑兵团”,也就是新四军四师师长彭雪枫的三件宝之一,被称为“红色哥萨克”的骑兵团。当年,这一红色铁骑像一股旋风纵横驰骋在千里淮北平原上,曾创下9分钟大败300日军和以一个团击败马家军2000人骑兵师以及“骑兵打坦克”的辉煌战绩。原骑兵团团长周纯麟之子周善平在2021年骑兵团成立80周年即将到来之前,萌发了为骑兵团写一首《骑兵团之歌》,以表达对老一辈的深情怀念和颂扬的想法。于是,由他提议,并与原骑兵团政治处主任程坤源之女程南征两个人一同作词,程南征用两个小时在旅途中创作完成了谱曲,之后又经过两个人的反复推敲和交流定稿。


男声独唱:《乳娘》,詹奕安词曲,高勋配器,演唱者:李晓津

在那战火纷飞的年代,许多红军、八路军、新四军不得不将自己幼小的孩子托付给根据地的哺乳期妇女,而乳娘们待乳儿胜如己出,以无私的母爱养育了乳儿,有的甚至用亲生孩子的生命换取了革命后代的生命,躲过了敌人的残酷扫荡,度过了无比艰难困苦的童年。这厚重如山的养育之恩,让我们世世代代永生难忘!

词曲作者:北京铁军艺术团副团长 詹奕安,演唱:北京铁军艺术团团长李晓津

混声合唱:《我们是铁军传人》,陈昊苏、钟德浙词,咏梅曲,万传华配器

“天真赤子,传承至爱,勇敢忠诚,铁军后代。”新时代的新四军传人们不断刷新着对铁军精神的颂扬,今天用一首气势磅礴的歌曲《我们是铁军传人》与《新四军军歌》首尾呼应,唱出我们对新四军前辈铁军精神和铁军传人传承精神的解读:先辈叱咤风云,风流豪迈;后代追逐阳光,振兴伟业!当“仰望星空,感前人成功过往,”我们庄严宣告,看我们没有白来。军歌旋律又在耳边回荡,铁军精神融入百年血脉。”

陈毅元帅之子陈昊苏和钟期光上将之子钟德浙作词、王咏梅作曲

《在灿烂阳光下》,印青曲,贺慈航执笔,集体作词

著名作曲家印青,歌唱界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天路》、《当你的秀发过我的钢枪》、《芦花》、《江山》以及《在灿烂阳光下》等等,皆出自他之手,他的音乐作品千余件,获奖无数,不仅首首曲调优美而且非常宽广大气。他曾经担任前线歌舞团副团长、总政歌舞团团长,但是,引导他走上音乐之路的是他的父母、一对新四军老战士、老文艺工作者,而他曾经任职的南京军区前线歌舞团的历史,也可以说是新四军所属文艺团体的历史。


音乐会由吴晓媛、纪洋主持

盛况空前的交响音乐会不仅是一场艺术和精神的饕餮盛宴,也是赓续和传承的标志工程。它奏响了新四军的历史音符,也是铁军精神的历史回响。让我们继续薪火相传伟大的铁军精神,迎接祖国的不断繁荣富强!


演出现场


刘华苏将军、张光东将军、张晓龙会长与陈昊苏同志合影
























责任编辑:admin
关键字:特别推荐、资讯中心、新四军研究会、红色文化

评论区

发布
    • 相关内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