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首击美军B-29的志愿军空军勇士
华山
朝鲜战场志愿军空军第二轮唯一参战团-空四师12团首攻和拦截美军B-29机群和F-86“佩刀”喷气战斗拦截护航机群。
1950年11月-1951年10月整一年时间,抗美援朝空中战场,打击和遏制美军B-29“超级空中堡垒”远程重型轰炸机群朝鲜战场的“昼间战略轰炸行动”,是中苏志愿空军参战的目的和任务,重重之重!
74年前-1951年7月9日,抗美援朝战争新启用一线大东沟战斗机机场,空四师12团2大队(华龙毅大队)6架米格-15与友军苏联空军第303红旗师第17航空团,在朝鲜安州拦截美军8架B-29“超级空中堡垒”战略轰炸机F-86“佩刀”喷气战斗拦截护航机群,20架美军F-86即刻向南飞去辙出战斗,苏联空军严令仅在“米格走廊”作战(朝鲜西北部鸭绿江至清川江范围空域),故决定返航,华龙毅大队6架随之返航;而12团团长赵大海率3大队(大队长张积慧)8架(4架掉队),随友军苏联空军303红旗师15架米格-15遇到6架辙出执行轰炸行动往黄海方向飞去的美军B-29和护航机群,这是经过近五个月与苏军实践空中编队作战以来第二次参加实战,此役12团团长赵大海牺牲。
苏联空军64军第303红旗师档案539825第4卷69页、73页;斯莫尔奇科夫(A.P. Smorchkov) 日记:“ 一位中国飞行员在我们的机场做了个颠簸着陆,跳出机舱-脸色苍白、他的手在不停的抖,大喊:胶卷、胶卷!” 我们御下机关枪像机,冲胶卷……你都能看出B-29超级空中堡垒的铆钉!”
苏军记载:
“1951年7月9日志愿军空军飞行员驾6架米格-15起飞往安州空域,拦截美军第19轰炸联队6架B-29超级空中堡垒轰炸机。为了掩护友军战斗机,由少校曼斯兰尼科夫(Maslennikov)苏第17战斗飞行团10架战机紧急升空,我们的飞行员在安州空域与三股20架佩刀式遭遇,我们投入到这场战役,在空战期间,曼斯兰尼科夫目视二架B-29轰炸机正被中国战斗机飞行员攻击飞越海面,正朝外飞,曼斯兰尼科夫少校并未见到这次攻击敌方数量上超过我们空中力量的结果。”
另一位这场空战目击者是523战斗飞行团中队长少校维克多. 帕沃夫维其. 波波夫(第303红旗师档案编号:539825;第4卷111页):
“.....我指令中国飞行员进入战斗,与他们四次一起飞,6000、8000、10000和12000米,指令他们作为一个编队进入战斗,但我一点中文都不懂,他们也不明白俄文,一开始根本没任何头绪,我得靠地面把我的指令翻译中文再传递给他们的飞行员。当我着陆时,注意到中国飞行员不知什么原因非常兴奋的转着跑着,原来是他们的副团长(正当我们往回飞时)看到一架B-29正往海面飞,他飞越海岸加速飞向这架飞机,他在接近B-29时速度太快,他釆用空中刹车,但无效果,他又放下起落架,但同样不发生作用, 他用了襟翼,击落B-29,但失去了速度,被护航机击落……中国飞行员庆祝他们的胜利,尽不管他们的飞机员被击毙(当时他们并不知道),他们真的当时不知在干什么....”
图1、1951年7月9日空战,首攻B-29“超级空中堡垒”战略轰炸机和F-86“佩刀”喷气战斗拦截机的志愿军空军第12团的勇士们!
1951年7月战斗进行时的闲暇时光(营房照片)
左1、张积慧-1951年12团3大队大队长,1951年11月9日军委空军授予“二等功”奖状;1952年3月1日军委总政治部通报全军“记张积慧特等功”,1952年6月10日军委空军授予特等功奖状,1952年12月31日军委空军授予“一级战斗英雄”称号;
左2、翟自清-1951年12团2大队6号;
左3、陈书兰-1951年12团2大队4号机,1951年11月9日荣立空军三等功,1952年4月作战中壮烈牺牲,空军一等功臣;
左4、李文模-1951年空四师12团副团长,1952年4月空军“二等功臣”;
左5、逯松亭-1951年12团2大队3号机,1951年11月9日军委空军授予“二等功臣”,1952年6月10日军委空军授予“特等功”奖状;
右4(中)、齐连璧-1951年12团2大队2号机,1951年11月9日军委空军授予“一等功”奖状-志愿军空军首五位“一等功臣”之一,抗美援朝空军“双一等功臣”;
右3、李俊德-1951年12团2大队8号机,1952年3月作战中壮烈牺牲,空军“二等功臣”;
右2、李子文(尚未确认)-1951年12团2大队5号机;
右1、华龙毅-1951年12团2大队大队长,1951年11月9日军委空军授予“首位特等功臣”奖状,1951年11月中朝人民空军联合司令部(集团军级)评功委员会“首位特等功立功证”;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中国人民志愿军空军首位特等功臣!
这场空战的结果,美远东空军第30轰炸大队B-29射击员中士格斯 C. 奥普弗(Gus C. Opfer) 获击落两架米格记录(二次仅一架);美国空军第4联队335中队F-86飞行员-上尉密尔顿 E 纳尔逊(Milton E Nelson)获击落一架米格-15的战绩,故有争议,据报“超级空中堡垒”轰炸机最终全返基地。
7月9日空战中,志愿军空军的米格-15坠在接近黄海入河口浅滩中,正碰上在清川江口对黄海进行封锁的英国战舰,给长久等待机会的敌人-获得研究“朝鲜战争秘密”的机会;很快,美空军、海军,还有美陆军和韩国部队,以及英国皇家海军的舰艇都参与到挖出这架米格-15的行动中,飞机残骸被成功搬上英国皇家海军舰艇,运往美国赖特—帕特逊空军基地(Wright-Patterson)用于测验;这架米格-15,由于在空战和坠地本身两方面都严重受损,美军专家无法从残骸中重新获得有价值的分析数据,这是朝鲜战争期间唯一被打捞运往美国进行分析的米格-15残骸。
第二天-1951年7月10日,在北朝鲜三八线边上的开城,中、朝、美三方首次举行朝鲜战争停战谈判,但马上出现休止,美国人放出狂言:让B-29炸平一切再谈!1951年7月初至8月,朝鲜出现40年未遇大雨天气,受太平洋频发台风影响,琉球群岛嘉手纳美国B-29战略轰炸机基地,跨黄海至清川江-平壤空域5-6小时航程执行战略轰炸任务受阻,直到9月始,B-29再启每日轰炸行动,到整个10月,美军“B-29昼间战略轰炸行动”达到最密集和最大规模,10月底(1951年10月28日)却突然戛然而止,为什么?再看苏联空军第324斯维里红旗师、第303红旗师和志愿军空军第4师,打废B-29的神话,这些勇士们创下不朽的功绩!
1951年8月30日,苏军华西列夫斯基元帅报斯大林,并怒批苏联空军第64军军长别洛夫和苏联驻中国总军事顾问克拉索夫斯基上将,苏军严令不许在黄海上空作战,更不允许米格-15任何部件坠入黄海,飞行员绝不允许黄海上迫降或被俘,铁律!那么,这份电文又是为什么?其缘由为1951年7月9日,志愿军空军第四师12团,抗美援朝第二轮参战,以整团作战,并首战B-29,团长赵大海牺牲,米格-15残骸被美军劫获。
赵大海以已之勇,攻击B-29,勇上之勇,英魂归大海!
图2-3、华西列夫斯基元帅致斯大林的报告
责编:中旗网晶晶
统筹:张伊
下一篇: 没有了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