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走英雄路 再燃爱国情 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革命后代太行行
中旗网山西2025年9月22日电(张伊、黄江週)
巍巍太行山,铭记着八十多年前那段烽火岁月;
滔滔汾河水,诉说着三晋大地上可歌可泣的英雄赞歌。
2025年9月,山西迎来了一群特殊的客人——革命后代、北京朝阳区委党校家国家风宣讲团:开国少将萧锋将军之女萧南溪,彭德怀侄外孙张峰,赵尔陆上将之女赵珈珈,熊向晖之女熊蕾,邓仕均烈士之子邓其平,台湾牺牲烈士朱枫之孙女朱容瑢,子弟兵母亲戎冠秀孙女李秀玲,甘泗淇、李贞夫妇义女李里,六机部老部长罗坦女儿蒋爱丽、吴光志夫妇,欧美同学会基金会理事贺燕燕,八路军老战士之子谭明、齐光霞夫妇 等,银河悦读中文网:站长李玲,梦秋,陈辉大校,北京新旗帜艺术团:团长国琴、副团长张梓峰、导演陈卡,还有来自黑龙江、北京、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安徽、重庆、广东、陕西等10省市的银河文友以及 陈旺、肖如坡 等 60余人组成的太行采风团,踏上这片曾被热血浸染的土地,参加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系列活动。
他们站在娘子关前,仿佛听到了八十多年前的枪炮齐鸣;他们登上狮脑山,眺望百团大战战场,那些英勇厮杀的场景仿佛就在眼前。
2025年9月20日下午,阳泉市“中共创建第一城旧址”保晋巷内,一场题为“纪念抗战胜利八十周年暨抗战征文文集选粹颁奖”的座谈会正在举行。
这座始建于保晋公司总部的建筑,曾是1947年中共创建的第一座人民城市——阳泉的市委、市政府办公地。
座谈会现场,革命后代与优秀抗战征文作者,阳泉市住建局二级调研员、阳泉市园林管理处原处长、娘子关旅游景区管委会原主任、娘子关镇党委书记朱继明,阳泉市园林管理处副处长张彦琳、马京元,阳泉市教育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原阳泉市日报社副主任张莉萍,阳泉市朝阳小学副校长胡海霞,阳泉市教育协会新新视界小记者,阳泉市党史人员董书智、梁吉勇,阳泉市园林管理处退休人员代表等参加座谈会。大家齐聚一堂,深情缅怀革命前辈。
彭德怀元帅侄外孙张峰介绍了《百团大战》的故事。
原晋察冀军区四分区老五团政委萧锋之女萧南溪教授首先介绍了父亲《百团大战攻破娘子关》的故事。她生动讲述了1940年8月八路军袭击娘子关的英勇事迹。
紧接着,邓其平走向讲台,深情回忆了父亲邓仕均在血战磨河滩战斗中的英勇表现。
“那一战,我父亲率领的一连战士三面受敌、背临洪流,经昼夜血战,毙伤敌200余人。”邓其平的声音有些哽咽,“当他们接到撤退令时,身负重伤的邓仕均率领战士们跃入湍流,成功泅渡与主力会合。”
李秀玲则讲述了奶奶“戎冠秀”的故事,并现场演唱了《戎冠秀之歌》。她那深情而坚定的歌声,把大家带回了那个军民一心、同仇敌忾的年代。
赵珈珈介绍了《从父亲抗战里程看共产党是抗战中流砥柱作用》。
银河悦读中文网优秀作品奖获得者洪显林代表发言
朱继明书记致辞
主持人:梦秋
颁奖及赠书仪式中,银河悦读中文网李玲站长谈抗战征文文集选粹的意义
为抗战征文获奖作者颁奖:
特等奖代表:陈辉,优质作品奖8名:洪显林、胡泊、沈延滨、杨军、朱新开、蒋爱丽、李秀玲、张峰
特别贡献奖代表 4名:陈旺、李里、王修革(胡文波代领)、萧南溪等
萧南溪教授、朱继明书记向阳泉市朝阳小学和阳泉市教育协会新新视界小记者赠书:《砥柱中流》
集体合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合影
参观阳泉市“中共创建第一城旧址”
萧南溪主任接受媒体采访
2025年7月7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山西省阳泉市考察。他来到百团大战纪念碑广场,向百团大战烈士敬献花篮,参观百团大战纪念馆,缅怀抗战烈士英雄事迹,重温中国共产党领导抗日军民同仇敌忾、勇御外侮的光辉历史,了解当地开展革命历史教育、传承弘扬伟大抗战精神等情况。
9月21日上午九点,参加活动的全体人员前往百团大战遗址公园。
狮脑山主峰上,40米高的百团大战主碑如刺刀般直插天宇。这座建于1987年的纪念碑,记录着那段辉煌而悲壮的历史。
向百团大战纪念碑敬献花篮
张峰、萧南溪、朱继明上前整理花篮缎带
全体人员肃立、默哀、鞠躬
敬献鲜花,向在百团大战中牺牲的烈士们表达深切缅怀和崇高敬意
庄严的《献花曲》中,革命后代们抬着花篮,缓缓走向百团大战纪念碑。全体人员肃立默哀,敬献鲜花,向在百团大战中牺牲的烈士们表达深切缅怀和崇高敬意。
仪式后,大家参观了百团大战纪念馆。
纪念馆内,一幅幅历史照片、一件件珍贵文物,生动再现了1940年八路军在华北发动的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那场战略性进攻战役。
萧南溪教授代表革命后代向纪念馆赠送了刘蒙将军的题词和抗战书籍《砥柱中流》,纪念馆秦馆长则回赠了纪念馆资料。这不仅是简单的礼品交换,更是红色基因的代代相传。
参观展览
张峰在外公彭德怀照片前
萧南溪、邓其平在“血战磨河滩”战旗图片前
娘子关,号称“天下第九关”,作为晋冀咽喉,依壁临渊,易守难攻。抗日战争爆发后,日军在此加筑炮楼、碉堡,视为重要据点。
在娘子关绵山革命烈士纪念碑前,寻根之旅成员敬献花篮,奏唱国歌。
站在娘子关前,萧南溪教授不禁回想起8月份她带领“寻根之旅”成员前来瞻仰战场遗址的情景。她凝视着关隘,仿佛看到了父亲的身影。
萧南溪的父亲萧锋将军当年作为晋察冀军区四分区5团政委,参与了攻克娘子关的战斗。
1940年8月20日夜,老5团3营的战士们潜入娘子关村,全歼伪军守备队。随后,他们仰攻日军堡垒,经3小时反复冲杀,歼灭大部守敌。
“黎明时分,胜利的旗帜终于插上关隘最高处。这是1937年太原会战失守后,中国军队首次收复娘子关。”萧南溪指着关墙激动地说。
在磨河滩村,邓其平寻找着父亲当年战斗过的痕迹。他讲述道,当年他父亲邓仕均率领的1连战士在这里经历了一场艰苦卓绝的战斗。
“战士们经昼夜血战,毙伤敌200余人。身负重伤的我父亲率战士们跃入湍流,成功泅渡与主力会合。”邓其平的声音里既有悲伤,更有自豪。
革命后代们还专程前往武乡县八路军太行纪念馆、左权将军纪念亭参观。
参观武乡县八路军太行纪念馆、左权将军纪念亭
参观八路军总部旧址
在武乡八路军纪念馆前合影
祭拜左权将军纪念亭
9月20日晚上,阳泉市文化宫灯火通明,追忆烽火岁月 弘扬抗战精神 —— 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红歌会在这里隆重举行。红歌会由北京新旗帜艺术团和朱继明组织的阳泉相关艺术团联袂演出,这不仅是一场视听盛宴,更是一堂穿越时空、直抵心灵的生动党史课与情感洗礼,其艺术感染力与思想深度赢得了全场观众经久不息的掌声与一致的高度赞誉。
整场红歌会以其深刻的思想性、高超的艺术性和强烈的情感共鸣,赢得了所有与会嘉宾、革命后代及市民观众的交口称赞。大家普遍认为,这场演出成功地将厚重的历史篇章转化为可感、可触的艺术形象,不仅追忆了烽火岁月,更极大地弘扬了伟大的抗战精神,为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系列活动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红歌会在儿童合唱《望山河》中拉开帷幕。清澈的童声,表达着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也象征着红色基因在新一代心中的传承。
男声独唱《延安颂》《黄河颂》气势磅礴,唱出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精神;女声独唱《天下乡亲》情深意长,道出了人民军队与百姓的鱼水深情。
情景剧《这盛世如你所愿》 尤为感人。它通过跨越时空的方式,让今天的年轻人与抗战先烈对话,告慰英烈:这盛世,正如你们所愿。
红歌会在大合唱《英雄赞歌》 中达到高潮。全体演员与观众情绪激昂,歌声震撼人心,表达了人们对英雄的崇敬和对祖国的热爱。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红歌会
1.儿童合唱:《望山河》,演唱:李正良、潘思羽等
2. 藏族舞:《福瑞圆满》,表演者:阳泉市工人文化宫王珊等
3.男声独唱:《桃花红杏花白》,董润民
4.男女二重唱:《你的名字不曾忘记》《领航》,表演者:北京新旗帜艺术团 谢丹红、张梓峰,领航伴舞:阳泉市工人文化宫
5.快板书:《英雄谱》,伊永利
6.女声合唱:《我的老父亲》,北京新旗帜艺术团
7.配乐诗朗诵:《乌斯浑河的英雄故事》,张燕、陈卡
8. 女声独唱:《无名》,演唱:李玫
9.独舞:《绿色军衣》,王宇健,(演唱:张梓峰)
10.儿童京剧《梨花颂》,表演者:马维一、郭殊妙
11. 舞蹈:《茶香夜雨》,表演者:凌云艺术团花之梦舞蹈队
12. 男声独唱:《延安颂》,演唱:李红军
13.情景剧:《这盛世如你所愿》,李文、冯永柱
14. 舞蹈:《陆口茶》,演唱:阳泉市园林绿化中心
15. 女声独唱:《天下乡亲》,演唱:张玲玲
16.男声独唱:《黄河颂》,演唱:孟伯阳
17.大合唱:《英雄赞歌》,领唱:谢丹红,指挥:李静,演唱:小溪花里合唱团
红歌会落幕时,狮脑山上的百团大战纪念碑依然静静矗立。
主碑上彭真题写的“战绩辉煌永垂史册”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八十多年过去了,硝烟早已散尽,但抗战精神却穿越时空,沉淀在三晋大地的每一寸土壤中。
革命后代们踏上归途,他们带走的不仅是照片和记忆,更有一份沉甸甸的责任——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让抗战精神在新时代绽放新的光芒。
(文中部分照片由君君、谭明、侯凤等同志拍摄,特别感谢)
下一篇: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