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寨苗族非遗传承人:余国敏与“蝴蝶妈妈”的绚丽绽放
中旗网贵州2025年11月15日电(晶晶)
在丹寨这片充满民族风情的土地上,苗族非遗文化如璀璨星辰般闪耀。其中,苗族刺绣传承人余国敏精心设计制作的“蝴蝶妈妈”作品,在丹寨非遗周巡游中惊艳亮相,吸引了众多游客的目光。
“蝴蝶妈妈”在苗族文化中有着极为重要的象征意义,是苗族古歌里人类的始祖。余国敏此次带来的“蝴蝶妈妈”作品,其翅膀长有两米八,宽达1米八,如此巨大且精美的作品背后,凝聚着十多个绣娘余国敏,余国丽,余梅,余娜尖,龙阿游里,王板牛边,张娜东链,杨娜东链,韦德美,杨娜里往,林木森、王闹牛边,等十多个绣娘用了十天十夜的心血。运用贴布绣的绣法制作,模特的穿戴依据丹寨八大支系之一的短裙苗古装,每个细节和元素都运用丹寨特有的技艺创作,每一针每一线都饱含着她们对苗族文化的热爱与传承的决心。
在非遗周巡游的现场,这个造型独特的“蝴蝶妈妈”作品成为了焦点。许多游客被其精美的工艺和独特的文化内涵所吸引,纷纷驻足拍照。新加坡游客林钻玉表示,在新加坡看不到这样壮观的文化遗产,此次来到丹寨,感受到了中国文化的魅力,对中国的美景和文化赞不绝口。来自都匀的游客吴杰则从这场活动中感受到了丹寨人民的热情以及文化自信,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广东游客李卫红更是直言,这场巡游十分震撼,丹寨的少数民族特色鲜明,服饰漂亮,人民热情,让她感觉非常舒服,还表示下次还会再来。
除了余国敏的“蝴蝶妈妈”作品,丹寨非遗周巡游还汇聚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多项非遗项目。陕西安塞腰鼓气势磅礴,尽显陕北人民的豪迈与热情;福建游神庄重而神秘,整齐的步伐缓缓前行;佛山醒狮热闹灵动,河北常山战鼓精彩纷呈,这些表演共同将活动推向高潮,为观众带来了一场民族大集结、大团结的绚烂文化盛宴。
余国敏和她的绣娘团队用双手传承着苗族刺绣技艺,“蝴蝶妈妈”作品不仅是一件精美的手工艺品,更是苗族文化的载体。在非遗周这样的平台上,它向世人展示着苗族文化的独特魅力,也让更多人了解和喜爱上了丹寨的非遗文化。相信在余国敏等非遗传承人的努力下,丹寨的非遗文化将继续绽放光彩,代代相传。
责编:中旗网晶晶
统筹:张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