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路军研究会冀热察分会玉泉小学红色教育基地掛牌仪式在京隆重举行

  • 时间:   2019-05-08      
  • 作者:   陈龙狮      
  • 来源:   中旗网     
  • 浏览人数:  2078

2019年5月5日9:30-10:30,在中国科学院附属玉泉小学小蚂蚁剧场,由八路军研究会冀热察分会主办、由中国科学院附属玉泉小学承办、由北京玉海辉物业管理有限公司、中华尊老爱幼网、北京正义影视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联合协办的“八路军研究会冀热察分会玉泉小学红色教育基地掛牌仪式”在此隆重举行。活动由八路军研究会冀热察分会副秘书长朱燕辉主持。举行此挂牌仪式旨在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有关“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等重要指示。通过“全国青少年红色教育基地挂牌仪式”等活动,一是深切缅怀罗荣桓元帅的革命精神,也是对元帅心系祖国未来的殷殷期待;二是通过全国青少年红色教育基地的建设让革命精神在青少年一代薪火相传。

出席今天挂牌仪式的领导、嘉宾有:八路军研究会会长陈知建将军;原玉泉小学名誉校长罗荣桓元帅之女罗北捷同志;国防工委后勤部原副部长罗箭将军;八路军研究会冀热察分会顾问萧星华将军;八路军研究会副会长、北京八路军山东抗日根据地研究会会长陈人康;八路军研究会监事长王行一;八路军研究会副秘书长李向前;八路军研究会办公室主任陈怀申;八路军研究会联络部长牟献献;《八路军》主编罗新欣;八路军研究会副秘书长兼冀热察分会会长高佩璞;八路军研究会冀热察分会顾问伍安丽;八路军研究会冀热察分会顾问高佩瑶;八路军研究会冀热察分会顾问魏云平;八路军研究会冀热察分会秘书长董晓光;八路军研究会冀热察分会副秘书长朱燕辉;八路军研究会冀热察分会监事魏京云;八路军研究会冀热察分会联络活动部长王彤枬;八路军研究会冀热察分会会员的代表:王素征、秦次森、王小湘等人。还有中共海淀区教工委副书记李航,田村街道办事处主任杜宇,永定路学区主任王红艳;北京正义影视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郭星凯;罗荣桓元帅老战友徐子仁之子徐怀评和夫人马善敏和来自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王思霖导演、中央党校的《中华魂网》陈龙狮总编、《红色延安网》常世民总编等媒体人;以及来自北京玉海辉物业管理有限公司和中国科学院附属玉泉小学高峰校长和副校长:冯杰、尚红玉、甄大勇、胡秋之、张爱平携玉泉小学100多位师生一同出席了挂牌仪式。

活动伊始,全体与会者起立,奏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庄严的国歌让与会者内心激荡,不禁遥想当年前辈们不怕抛头颅洒热血、一往无前的英雄气概。今天玉泉小学的生日纪念日,我们饮水思源,以红色基因育全人,不忘初心再出发,进行这样的仪式,也是一个鲜活的课堂。首先由玉泉小学的青年教师代表献词《玉泉颂》,这是高峰校长带着对学校深深的情感而创作的为母校送上59岁生日的祝福。并由玉泉合唱团的童声献唱了《玉泉颂》。

高峰校长在欢迎辞中说:一首青春献词,一曲玉泉赞歌。红色教育及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教育的重要元素,也是我们的历史、中华民族不可分离的根与魂。两首《玉泉颂》让我们深刻的感受到,在罗荣桓元帅精神的指引下,玉泉小学走过59载的沧桑岁月,呈现在新时代的发展脉搏。我们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党和国家培养一代代接班人。

由罗荣桓元帅老战友、八路军115师东进支队第二游击大队大队长徐子仁之子、原胜利油田教育培训处处长徐怀评向罗北捷和玉泉小学校史馆赠送《光山之子》一书,让我们共同守护住几代人薪火相传的红色火种。

兹因中国科学院附属玉泉小学自1960年建校以来,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依托校史资源打造校园红色文化教育基地,并将革命精神教育落实在日常课程中。为此,八路军研究会特向玉泉小学授予“全国青少年红色教育基地”称号,并选择生日这一天举行挂牌仪式----八路军研究会陈知建会长和原玉泉小学名誉校长罗荣桓元帅之女罗北捷女士、中共海淀区教工委副书记李航,田村街道办事处主任杜宇一起向玉泉小学授予了《全国青少年红色教育基地》牌匾。

在授牌仪式结束后,与会的嘉宾不失时机为在场的同志们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玉泉小学创始人罗荣桓元帅之女罗北捷女士、八路军研究会会长陈知建、中共海淀区教工委副书记李航同志、先后登台致辞讲话。待记者收集到领导嘉宾讲话稿时再做特稿报道,请大家继续关注我的后续报道。

记者感受到了这些老一代革命家的后代们饱含真情的讲述非常动人,这种精神的凝心聚力,是兴国之魂强国之魂。而精彩的篇章一定会被今天这些优秀的孩子们所续写。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的引导和栽培。希望全国青少年红色教育基地的建立,能创造性转化为立德树人的教育资源,进一步培养好担当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愿八路军精神的继承与发扬能从玉泉课堂走进北京走向全国每一座学堂(记者陈龙狮北京报道)。

附件一:八路军研究会简介

附件二:中国科学院附属玉泉小学简介

【学校历史】

为满足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学院(现国防大学)教师子女上学需求,1960年5月5日罗荣桓元帅批准,在复兴路政治学院院内创办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学院附属玉泉路小学,首任校长是杨青上尉。

根据中央军委指示,1964年政治学院附属玉泉路小学移交海淀区政府管理,更名为北京市海淀区玉泉小学。

1967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子弟小学合并到玉泉小学,搬迁到金沟河路现校址。

按照海淀区教委安排,2006年玉泉小学先后合并了金沟河小学、采石路小学。

根据中国科学院行政管理局和海淀教委达成的共建协议,2015年加挂“中国科学院附属玉泉小学”校名。

【学校现状】

目前拥有四个校区,占地约50亩,建筑面积约2万平方米,周边是国防、航天和中科院系统等科研文教社区,家长硕士以上学历占50%多,属于高知群体。现有70个教学班,3000名学生,属于大规模的完全小学。教职员工260人,外籍教师3人。专任教师中,大学以上学历占95%,研究生以上的占15%;中学高级教师占10%,小学高级教师以上占75%;省市级学科带头人、区级骨干教师和取得区级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的占76%。

【学校文化】

教育目标:实施幸福教育,培养“德如玉、智如泉”的玉泉学子,让每一个孩子拥有幸福人生。

学校愿景:建设一所“学生向往、教师幸福、社会满意”的伟大学校。

学校使命:玉泉人、育全人。

校训:玉不琢、不成器。

校风: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校本文化:国防教育、科技教育和航天教育。

【学校业绩】

学校坚持以儿童为本位,以课程为核心,以学程为路径,以评价为导向,大力推进和实施“指向立德树人的幸福教育育人实践模型”,以“德如玉、智如泉”为课程目标,以“守规矩、养习惯、修学业、丰情感”为培养方略,以学科核心要素为重点,通过推进《国家课程》校本化、《适性课程》生本化建构起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的、基础课程、拓展课程和实践课程立体化的、幸福教育全景课程体系,并沿着落实幸福教育体系的学程路径指向每一个孩子的幸福人生,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多年来,经过历届学校领导班子、全体教师的不懈努力,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不断提高,学校具有较强大的社会影响力,在全国拥有一定的知名度。教育教学成果多次获得北京市政府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一、二等奖,教学质量在区域监测中始终保持在“双优”位次,有上千项学生竞赛成绩获得国际、国家和北京市金奖、一等奖等。建校以来,共培养了约15000名毕业生,成为国家各条战线上的栋梁之材,涌现出以空军司令员马晓天上将为代表的一大批杰出校友。

【学校荣誉】

学校是国家课程改革实验学校、全国十佳现代学校、全国综合实践活动实验学校、全国国防教育示范学校、教育部课程示范学校、北京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先进单位、北京市中小学国防教育示范校、北京最具幸福感学校、北京市校园文化建设示范学校和海淀区首批新优质学校、海淀区双文明单位、海淀区廉政文化示范单位、海淀区教育国际化实验学校以及海淀区足球教育示范学校、海淀区科技教育示范学校、海淀区艺术教育示范学校等。


责任编辑:admin
关键字:资讯中心、特别推荐、图片新闻
    • 相关内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