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出身与不同阶级,但依然都成了时代的伟人。
12.26号,是我们伟大领袖毛主席的诞辰。无论时代怎么更迭变换,这位印在人民心中上和蔼的老头,都是我们心中的超级大英雄。我们始终怀着无尚的敬意来缅怀他。
少年时期的毛泽东,就是一位很有影响力的少年,他喜欢自由、平等的社会,他是湖南农民阶级家庭,他在湖南第一师范求学期间,就积极参加革命运动。也跟随参加了五四运动。毛泽东在湖南搞了推翻地主阶级,打土豪,分田地,使农民的利益得到保障。也为后来的共产党员在农民阶级的宣传中取得了极大的支持。毛主席一直辗转在各个基层宣传马克思主义,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当时就20多个党员,但毛主席依然有信心把他的信念发扬光大。这种奋斗精神我们更该学习。
周恩来,出生于资产阶级家庭,他少年时期就读于天津南开大学,后又去日本留学。当时处于中国大混乱时期,为了救中国,周恩来又辗转去法国和德国,去学习先进的运动来打破摇摇欲坠的封建救中国,周恩来在1920年参加了法国巴黎的共产主义,他精通英、法、德、日、俄,五种外国语言,这就是为什么他能做外交部长的原因。据说,国际外教官佩服周恩来的反应能力与“怼人”水平,都以可以与他握个手作为最大的荣幸。
1925年,毛主席从长沙前往广州作为共产党宣传部长代表,当时周恩来是国民党外交部政治部主任,两人开始了第一次见面,当时并没有太大的交集,过了一年多,随着两人的合作次数越来越多,两人政治主张,胸襟抱负不谋而和,两人真可谓志同道合,感情逐渐深厚。
1934年由于博古、王明提出的“左倾”错误,毛泽东提出批评,并要求“战略大转移”,周恩来力挺毛泽东的主张,并一起并肩作战。
在长征路途中,周恩来病倒了,他发烧的已经开始躺着起不来了,当时随行医生以为得了疟疾,就随便开点药,结果第二天,发烧的更加严重,毛泽东听闻,赶紧派年轻的战士,去取冰块,大冰块敷在周恩来的肺部,烧慢慢退了点,毛泽东一直细心照料他,直至痊愈,毛泽东瘦了好几斤,这次生死之后,两人革命友谊愈加深厚。
这也是最终确立毛主席政治地位最关键的一步。最终经历重重困难,我们的两万五千里长征取得了最终胜利,中国中产党才会有机会最终成立新中国,我们才会有今天的衣食无忧的生活。
毛主席和周恩来是政治上最有默契的谋士,在生活中最亲密的挚友,两人共同奋斗在祖国发展振兴的大道上。即使出身于不同阶级,他们仍是我们最敬佩的革命先辈。
勿忘我们长征精神,就像今天的女排精神一样,能给予我们精神和心灵的慰藉的只有那些精神,缅怀和感恩,我们不能遗忘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