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前。左起:邓华上将之女邓英、王奇才少将之女王欣,陈先瑞中将之女陈然,旷伏兆中将之女旷平淀,陈挽澜少将之女陈东东,肖应棠少将之女肖春华,刘忠中将之女刘畅,中国人民军事博物馆藏品征管室副主任王全福。
将军后代云集军博,纪念抗美援朝出兵七十周年。
中旗网北京2020年11月12日报道(记者 张伊 文/图)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
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拉开了抗美援朝战争的序幕,《中国人民志愿军军歌》传唱七十年,引我们回到那个可歌可泣的时代。
近日,邓华上将之女邓英、王奇才少将之女王欣,陈先瑞中将之女陈然,旷伏兆中将之女旷平淀,陈挽澜少将之女陈东东,肖应棠少将之女肖春华,刘忠中将之女刘畅走进中国人民军事博物馆,参观“铭记伟大胜利 捍卫和平正义——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主题展览”,她们父辈的共同之处,便是均曾参加过这场辉煌的保家卫国的战争。
这一展览以时间为序,通过序厅、正义担当 决策出兵、运动歼敌 稳定战线、以打促谈 越战越强、实现停战 胜利归国、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伟大意义和历史贡献、结束语等7个板块,设置“中国人民志愿军思想政治工作”“中国人民志愿军后勤保障工作”“伟大的抗美援朝运动”“最可爱的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等5个专题,以丰富的史料和1900余件文物、照片、文献资料等,全景式回顾展示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历程。
在感受气吞山河的壮丽史诗与硝烟弥漫的峥嵘岁月中,姐妹们寻找着父辈曾经的战斗印记。
金日成赠送给邓华将军的朝鲜民族服装
邓华将军的女儿邓英在1954年金日成赠送给原中国人民志愿军副司令员邓华将军的朝鲜民族服装和邓华将军使用过的望远镜前。
捐赠证书
抗美援朝战争期间,毛泽东主席3次召见邓华部署任务。邓华不负重托,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善于站在战略高度审视战役全局,多次在重大问题上提出自己的真知灼见,协助彭德怀成功地组织指挥了一次次战役,把以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从鸭绿江、图们江边打回到“三八线”附近,夺取了战争主动权。
邓华将军的女儿邓英讲到,1954年,父亲从朝鲜回国前夕,金日成将两身朝鲜民族服装(一身男装、一身女装)送给我父亲,以表示对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的感恩之情。朝鲜女士服装有暗色绣花,很是漂亮,下摆裙很大,母亲将其改为单人蚊帐的帐顶。小的时候,我们就睡在蚊帐里,看着上面的美丽花纹,进入甜甜的梦乡。那套男士服装,父母亲一直珍藏着。直到2016年底,邓华将军的夫人李玉芝将金日成赠送给将军的朝鲜民族服装和祖国慰问团赠送的毛毯捐赠给了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它们见证了中朝人民的友谊。
空军降落伞做成的迷你裙
旷伏兆将军的女儿旷平淀(右)和肖应棠将军的女儿肖春华在志愿军空军降落伞展示柜前
在六十七军、六十五军军旗下
旷伏兆将军的女儿旷平淀和肖应棠将军的女儿肖春华,在展览中看到一个迷彩色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空军降落伞,不由得激动万分。旷伏兆将军曾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任67军政治委员,第19兵团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政治委员等职,参加了1951年夏秋季防御作战和1953年夏季进攻战役,即朝鲜战场上的最后一战:金城战役,1956年10月任十九兵团政委。1951年2月,65军军长肖应棠率军入朝作战。先后参加第五次战役、反“绞杀战”、夏秋季防御作战和板门店战区防务。1955年,第二次入朝,任志愿军副参谋长。1959年6月,朝鲜人民领袖金日成将军亲自欢送,肖应棠率志愿军留守人员撤离朝鲜回国,是最后一个离开抗美援朝战场的中国将军。她们的父辈是陆军的军长、政委,这个志愿军空军使用的降落伞和她们有什么关系吗?
前方,在抗美援朝战场的上,中国人民志愿军将士们浴血奋战,保卫着祖国和人民和平安宁。后方,祖国人民也在紧衣缩食支持抗美援朝战争。
春华大姐回忆,1951年,父亲入朝后,委托阿姨把我送到了太原十九兵团留守处育英幼儿园。当时,国家实行的是供给制,我们在幼儿园都剪成同样的娃娃头,冬天穿统一的棉袄、戴棉帽,夏天穿的就是废弃的空军降落伞改制的迷彩小花裙。降落伞有花的有白的,尼龙材质。新中国刚刚建立,物资匮乏,百废待兴,印象特别深的是,我稍大一些后,看到妈妈也拆过那些废弃的降落伞,白色的就做成了被子,花色的就被做成了衣服。
平淀大姐说,1951年,父亲入朝后,我被送到了华北军区红光幼儿园和小学,我们幼儿园的小朋友也都穿着降落伞做的花裙子,也有的小朋友穿白颜色的裙子,胸前或是领口等绣有蓝色粉红色花边儿,很好看。当年,幼儿园的阿姨对我们照顾的非常好,每年都要给我们这些父母在朝鲜战场上的孩子们照张相,寄给父母,以报平安。
正是前方将士的勇猛杀敌与后方祖国人民的有力支持,才有了朝鲜战场上一场场胜利和板门店的停战谈判。
在“中国人民志愿军誓词”的感召下
原中国人民志愿军第十九兵团政治部主任、副政委陈先瑞将军的女儿陈然(右一)和姐妹们在《中国人民志愿军誓词》前。
观看志愿军战士写下的血书和党旗上的签名。
1950年12月,朱德总司令为第19兵团团以上干部作抗美援朝报告。会后朱总司令与19兵团领导合影。前排右起:陈先瑞、杨得志、朱德、李志民。
“我们是中国人民志愿军。为了反对美帝国主义的残暴侵略,援助朝鲜兄弟民族的解放斗争,保卫中国人民、朝鲜人民和亚洲人民的利益,我们志愿开赴朝鲜战场,与朝鲜人民并肩作战,为消灭共同的敌人,争取共同的胜利而奋斗。。。”在“中国人民志愿军誓词”的感召下,和战时思想政治工作鼓舞下,一批批优秀的志愿军战士咬破手指写下血书、在党旗上郑重签上自己的名字,跨过鸭绿江,奔赴抗美援朝前线战场。
时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十九兵团副政委的陈先瑞将军,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五大战役,率部直逼汉城附近。由于他政治工作做的出色,保证了部队胜利完成作战任务,荣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一级国旗勋章。
出国作战要自力更生、立足国内供应
—— 周恩来
原中国人民志愿军后勤部副部长兼财务部部长陈挽澜将军的女儿陈东东,深情地站在中国人民志愿军后勤保障工作展板前。
“打不烂、炸不断的钢铁运输线”
抗美援朝中,陈挽澜将军曾获得朝鲜二级国旗勋章。
“千条万条,运输第一”、建设“打不烂、炸不断的钢铁运输线”和“指挥战斗,组织供应”的现代后勤建设成为志愿军后勤保障工作的关键。
“保定号”飞机
王奇才将军之女王欣(左)和陈挽澜将军的女儿陈东东
观看展览
抗美援朝战争中,祖国人民积极捐资捐物,有力支援朝鲜战场。时任河北省军区副政委的王奇才,在解放战争中就率领政治部人员积极做好支前工作,动员河北省50万居民支持天津前线。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他更是克服困难,筹集物资,1951年6月参与发起捐“保定号”飞机活动(当时保定为河北省省会),组织慰问团赴前线慰问演出,给志愿军战士以巨大的精神鼓舞。
铭记伟大胜利 捍卫和平正义
彭德怀司令员在战争中使用过的物品,杨根思、黄继光等志愿军特级战斗英雄的遗物,从上甘岭带回的嵌满弹片的树干,缴获自美军第7师31团的团旗,何孔德的油画《前线》、高泉的油画《决策出兵》、孙立新的油画《激战松骨峰》、张庆涛的油画《杨根思》等展品,一幅幅生动的图片和珍贵的文物再现着历史,展示了中国人民志愿军指战员不畏艰难困苦、不怕流血牺牲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一幕幕第二次战役、上甘岭战役、地下坑道等场景,令参观者既感慨万千又心潮澎湃。志愿军战士曾经使用过的武器、战衣、水壶、皮带、日记本等物品,以及烈士们牺牲后所获得的奖章、奖状、嘉奖令等。无数英雄壮举告诉世人: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
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部队的猎猎军旗
在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部队的军旗下
在中国人民志愿军军旗和徽章前
在中国人民志愿军英雄雕像前
参观、交流
在中国人民志愿军空军英雄王海驾驶的飞机前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