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百年党史中的瞬间 —— 孙文主义学会五块钱

  • 时间:   2021-01-19      
  • 作者:   萨苏      
  • 来源:   中旗网     
  • 浏览人数:  2830

1-6-1.jpg

李逸民中将

1925年,黄埔军校第四期学员入校,其中的李逸民(开国少将,当时用名叶书)在三连,他的表弟季步高(1928年牺牲)在五连。此时国民党右派学生组织孙文主义学会以贯彻其反共目的。入伍生队也是他们发展成员的目标。他们到五连发展成员,被季步高等五个共产党学生骂了出来。三连副连长雷某看中李逸民,要发展他入孙文主义学会。李逸民很有斗争经验,既要粉碎他的阴谋,又不希望暴露自己的身份,便表示自己可以拉人入会,向雷副连长要了十几张表格。等雷某欣喜而去,他却找上了自己的班长 – 一个耿直无党派的炮筒子,动员他加入孙文主义学会,对方不屑中,李逸民故意说了一句:“加入可以拿五块钱的。”班长大怒:“妈个X!我就值五元钱?要在北洋军阀,我五百元也拿了,为了革命我才来广州,你们要再胡闹,我要写信给蒋校长搞你们!”李逸民假装害怕:“千万别告,你要不进就算了。”

这位正直而没心眼的班长便在同学中嚷开了:“你们进孙文主义学会吧!每人可以拿五块钱!”一传十,十传百,大家纷纷骂开了街,弄得右派学生十分尴尬又不知所措。结果,李逸民所在的三连不但没有一个加入的,而且三个共产党员都没有暴露

李逸民.jpg

李逸民(1904年-1982年6月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少将,浙江省龙泉县人。1925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参加南昌起义。参加了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


孙文主义学会

孙文主义学会是指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期间,由国民党右派势力组建,以反对共产党,反对国共合作,反对三大政策为主要目的的政治色彩浓厚的群众性组织。其主要以当时的黄埔军校国民党学员为发展对象。与当时由共产党人主张成立的青年军人联合会直接对立。其二者也被人称为“黄埔军校内的两大学生政治团体”。

孙文主义学会的主要头目有戴季陶、王柏龄、陈诚、贺衷寒、缪斌等人,成员有杨引之、冷欣、杜从戎、潘佑强、伍翔、曾扩情、酆悌、贾伯涛、胡靖安、余程万、李呆、胡宗南、桂永清、蒋伏生、郑介民、黄珍吾、李士珍、胡琏、关麟征、孙元良、滕杰等人,教职员中有林振雄、徐桴、王文翰、童锡坤、张叔同以及虎门要塞司令陈肇英,海军将领陈策、欧阳格,公安局长吴铁城等人。

责任编辑:admin
关键字:特别推荐、革命人物故事、专题、作家专栏

评论区

发布
    • 相关内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