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旗网2021年5月18日报道(文:汪向明/罗解难,图:谢玉洁/李莹莹/刘洪洪/王海君/白明波)
5月14日,在山东惠民县惠民烈士纪念园昂然矗立的革命烈士纪念碑前,摆放着北京新四军研究会军部分会、北京八路军山东抗日根据地研究会献给纪念园烈士的花篮和上海劳动妇女战地服务团老战士禾光、尹峰及服务团全体后代献给里希烈士的花篮。
上海劳动妇女战地服务团后代、北京新四军研究会军部分会会员罗解难和朱晨晨、刘洪洪夫妇、上海革命故事讲述团成员汪向明、王海君夫妇及北京的红后代卓耕,代表里希烈士服务团的战友禾光、尹峰和服务团全体后代,代表里希烈士新四军战友赵先的女儿宋联连、里希烈士华中建设大学同学林铭纲的儿子林青等,专程从北京、上海来惠民烈士纪念园祭拜“战地百灵”里希烈士。
里希烈士原名李亚芬,是上海劳动妇女战地服务团第一批团员、新四军军部参谋处工作人员、渤海军区巡视团成员。
里希1921 年出生在上海市一个贫苦的工人家庭。她 8 岁时父亲病故,12 岁时到工厂打工,工余进了女工夜校学习。1935年参加了共青团,积极开展抗日宣传活动。聪明伶俐的里希很有艺术才华,她和夜校的同学经常到工厂、学校去宣传、演唱;歌声是里希的“秘密武器”,也是她最有感染力的宣传手段,她表演时的真挚和魅力四射,很快就为她赢得了“小百灵鸟”的外号。她还组织同学们建立读书小组,以提高女工姐妹们的政治觉悟。1937 年 10 月,16 岁的里希参加了由全国慰劳总会上海分会会长何香凝派遣的上海劳动妇女战地服务团,奔赴抗日前线。
左二为里希(李亚芬)
1938年3月里希由共青团员转为共产党员。
在战地三年中,服务团随十九集团军罗卓英部转战浙皖赣、湘鄂豫等省,进行战地宣传和战地救护工作。
左起:胡瑞英、张定堡、里路、里希
里希的亲密战友里路(金敏玉)在回忆录里写道: “里希是服务团十分活跃的一个,她表现很突出,样样工作都抢着干。演戏、救护伤员、为伤病员清洗血衣、被褥等。”
1940 年底,根据党的指示,里希从国民党部队撤到皖南新四军军部。1941年1月遭遇皖南事变,里希在突围中与队伍失散,最后化装成回娘家拜年的媳妇巧突重围,回到苏北重建的新四军军部,在军部参谋处工作。1942 年 3 月里希进入苏北盐城抗大五分校女生队学习。里路回忆说,“那时抗大学习的条件很艰苦,敌机经常轰炸,抗大的生活既紧张又活泼,每周要开一次文娱晚会,晚会的组织者、演出者主要是里希。她既能编,又能唱;既能说,又能跳,活跃了部队的单调生活。她是班长,又是学习互助组长,在同学中威信很高。抗大开党代会时,她光荣地被选为女生队的党代表。”
里希后调到华中党校第三期整风学习,毕业后又回到新四军军部参谋处工作。由于她工作认真,一丝不苟,性格活泼,长得漂亮,不少年轻的参谋都想追求她。她为了集中精力学习都一一拒绝了,当别人问她为什么不谈个人问题时,她的回答很简单,“我还年轻,急什么,等抗战胜利后再谈。”
里希被同志们亲切地誉为“战地百灵”。
左起:里路、张定堡、里希
里希曾多次向组织提出要去最艰苦的地方工作。1945 年 10 月,里希被派往山东渤海区党委组织的巡视团,到二分区开展新区工作。该地区国民党武装特务活动猖獗,里希抱着不怕苦、不怕牺牲的精神,独自一人住在离巡视团团部四里多路的村子里,发动群众反奸诉苦、批斗敌伪爪牙、没收大汉奸财产。敌人对她是恨之入骨。里希曾经对同志说过:万一我牺牲了,请你们告诉我的母亲,要她老人家不要悲伤,革命总是会有牺牲的。
1946年4月21日深夜,一小股国民党武装特务假冒工作团团部有人送信,骗房东起来开门将里希连绑带拖拉走并杀害。同志得知消息后,到处寻找里希,第二天在铁路边发现她的尸体,两眼及乳房被凶残的敌人挖去、割掉,浑身上下血人一般。里希在凶残的敌人面前表现得是何等地坚强、何等地勇敢啊!牺牲时年仅25岁。
里希牺牲后,服务团的战友们从来没有忘记她。服务团党支部书记胡瑞英和里希最亲密的战友里路,多年来一直打听里希的安葬地。经持续五十余年的搜寻,终于在2003年,里路在惠民县民政局刘干事的帮助下,在惠民县烈士陵园的草丛中发现了一个两尺多高的里希的墓碑。里路情不自禁地留下眼泪,深深弯腰扶着墓碑说:“里希啊!我是里路,我来看你啦,我终于找到你啦,服务团战友们委托我来看你,我们都好想你啊!……50多年了,你叫我好找啊!服务团的战友们一直很想你呀!……”
里路当即表示给烈士陵园捐钱,把里希烈士的墓重修,以表达全体服务团老战友对里希烈士的怀念。
当里希烈士墓重新修好以后,满头银发的里路怀里抱着鲜花,坐在轮椅上,再次来到一人多高的新墓碑前,由女儿替她把鲜花放在碑前,了却了自己和全体服务团战友的一个心愿。
2015年,惠民县烈士陵园搬迁至如今的新址惠民烈士纪念园。
服务团的后代们受到服务团老战士们在战火中结成的血肉情谊的深深影响,对为革命奉献了青春和生命的里希烈士充满了崇高的敬意,把她也当成自己最亲的亲人。
正缘于此,时值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里希烈士诞辰100周年、在渤海区热土上牺牲75周年,服务团的后代结伴来到了惠民县,在中共惠民县委党史研究中心主任孟书军、副主任谢玉洁、副主任李莹莹 、 惠民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副局长范子军、惠民县退役军人服务中心主任赵晖陪同下,来到惠民烈士纪念园为里希烈士扫墓并敬献鲜花,表达继承烈士遗志,传承红色基因的决心。
惠民县委党史研究中心副主任李莹莹主持祭奠活动
汪向明、罗解难、卓耕、朱晨晨整理花篮挽带。
服务团后代向烈士纪念碑敬献花篮
服务团后代和惠民县委党史研究中心、惠民县退役军人事务局的同志在纪念碑花篮前合影
向纪念碑献花后,大家脱帽默哀,绕碑一周,表示悼念。
随后,服务团后代来到墓园里希烈士的墓碑前。
里希烈士墓卧碑
清扫烈士墓碑
向里希烈士墓碑献花
罗解难、汪向明、朱晨晨在里希烈士墓前致祭辞。
罗解难、汪向明、朱晨晨在里希烈士墓前留影
罗解难在里希烈士墓前留影
汪向明、王海君在里希烈士墓前留影
朱晨晨、刘洪洪在里希烈士墓前留影
祭奠里希烈士之后,罗解难等来到惠民革命斗争史纪念馆。
大厅悬挂着一幅描绘渤海区军民英勇战斗的壁画。
在惠民县委党史研究中心孟书军主任、 惠民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副局长范子军、惠民县退役军人服务中心主任赵晖等陪同下,服务团后代参观纪念馆。
纪念馆里专门陈列了新四军杰出女战士 战地百灵——里希的照片和介绍,还陈列了里希曾参加的劳动妇女战地服务团在上海出征和在桂林结束时的照片。
罗解难指着母亲胡瑞英的照片,汪向明、王海君指着他们母亲郭立言的照片。
在离开烈士纪念园之际,汪向明代表服务团后代写下了留言。
惠民县委党史研究中心领导在服务团后代到达惠民县的当天下午,召开座谈会研究了第二天祭奠里希活动的议程,为活动作了精心准备,并且还就如何利用红色资源,进一步传颂里希烈士的英雄事迹提出了设想。
座谈会后还去了渤海革命老区机关旧址参观。旧址讲解员田甜推迟下班,一直陪同给我们讲解。
在渤海革命老区机关旧址门口合影。
在渤海革命老区机关旧址纪念馆也陈列着里希烈士的照片。
大家认真地观看着展板。
在渤海老区机关旧址纪念馆的雕像前合影。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发扬“不屈不挠、艰苦奋斗、顾全大局、无私奉献”的老渤海精神,这是服务团后代到惠民县祭奠里希烈士所得到的最大的收获。同时服务团后代也祝愿惠民县进一步利用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血脉,“把为人民办实事、办好事贯穿到各项工作中,不断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习近平语),真正让“惠民”工作扎扎实实走上新的台阶,让惠民县的美好名声四处传扬!
惠民县委党史研究中心赠给到访的服务团后代每人一本厚重的《红色渤海》。此书是一部承载和记录渤海革命老区光荣革命历史的史书图集,有2000多幅图片。
附:
上海劳动妇女战地服务团《青春在战火中》:里路回忆里希的文章
上海市原妇联主任赵先怀念里希的文章
里路后人李博生、张小金写的纪实小说中有关里希的文章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