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姨母丁亚华大人并姨父张铚秀将军

  • 时间:   2022-05-20      
  • 作者:   赵 怀 民      
  • 来源:   中旗网     
  • 浏览人数:  3042




祭姨母丁亚华大人并姨父张铚秀将军

( 赵 怀 民 )


名门掌上尊,自幼苦修身。

纾难毁家去,惟求主义真。

蕙质养精神,从军洗战尘。

终生皆不悔,赤县展新春。

烽火铸军魂,良缘感党恩。

青春年岁里,苦难淬其根。

军地美名存,清风沐子孙。

精忠思报国,信仰定乾坤。

情思系后人,诗祭感良辰。

浩气通天宇,凡间百福臻。


2022年2月19日

 


赴京吊唁敬爱的姨母丁亚华大人归途有感

( 赵 怀 民 )


夕阳把天边染红,

仙鹤把亲人远送。

模糊的双眼,

仰望着天空。

思绪的闸门,

无法自控……

 

敬爱的姨母,

军队的骄傲,

国家的光荣。

您的信仰高于苍穹,

您的家风令人感动。

您和革命的伴侣,

都像一颗不老的青松,

坚韧不屈、挺拔从容!

 

九十六载风风雨雨,

见证了老一辈的赤胆忠诚!

九十六载惊涛骇浪,

承载了老一辈的赫赫之功!

 

敬爱的姨母,

您的教诲,

我们铭记胸中。

您的理想,

圆了一个曲曲弯弯的梦!

 

注:2016年12月4日18时43分,我的姨母丁亚华大人在京安详仙逝,享年96岁。8日上午,中央军委委员张又侠将军、原北京军区司令员王成斌将军等与社会各界人士、亲友们向其遗体告别,下午18时13分,作此诗于归途高铁上。2022年4月25日修改定稿。



张铚秀、丁亚华夫妇


新四军老战士、民族英雄丁汝昌第四代孙女、原昆明军区司令员张铚秀将军夫人丁亚华

丁亚华,1922年1月3日出生于安徽省巢县,1939年1月参加革命,1942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参加新四军。抗日战争时期丁亚华参加过多次皖江“反扫荡”斗争,解放战争时期参加过鲁南、孟良崮、莱芜、济南、解放上海等战役战斗,为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事业作出了贡献。1956年丁亚华荣获国防部颁发的独立自由和解放奖章。1988年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独立自由功勋荣誉章。

2000年8月25日,丁亚华与家人在丁汝昌雕像前留影。

丁亚华的曾祖丁汝昌,安徽庐江县人,1879年被李鸿章调北洋海防差用, 1888年出任北洋水师提督。中日甲午战争时,最后在弹尽粮绝、救援希望破灭之际,拒绝日军劝降,服毒自尽。

据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馆介绍,31年前该馆在寻访丁汝昌后裔时,找到丁亚华。当时丁亚华将珍藏半个多世纪的丁汝昌御赐桌围、青印玉匣等遗物无偿捐献给该馆。

丁亚华保留的丁汝昌腰带上的两颗贝壳纽扣

在抗日战争前后,据不完全统计,丁家有二十多人参过军,从战士到将军都有,他们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等,并有多人牺牲。其中,丁亚华的父亲丁智仁曾在冯玉祥手下当机要参谋和手枪营营长,还被派到少林寺学了8年武功。

50年代初期,母亲张德媛(前排中)、张铚秀(后排左二)、丁亚华(后排右二)、丁亚苏(后排左一)、丁亚芳(后排右一)及丁亚华两名子女。

1937年后,国共合作抗日,冯玉祥派丁智仁等四人到延安工作。到延安后,丁智仁还给家里写信,最后一次写信是在1940年前后。当时,他即将穿过日军占领区,在给家里的信中,丁智仁说:“时局紧张,随队出征,如再无来信,可能凶多吉少,若我有不幸也是家庭之光荣。”从此,丁智仁再无音讯。

张铚秀将军

丁亚华从1939年参加中共地下党活动,1942年参加新四军,丈夫是开国少将张铚秀。张铚秀先后担任过昆明军区司令员、云南省委书记等职。


【责编:中旗网张伊】

责任编辑:admin
关键字:特别推荐、革命人物故事、作家专栏

评论区

发布
    • 相关内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