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纪芳:曾勇上战场杀敌的女兵、如今88岁高龄的“舞蹈奶奶”
中旗网北京2023年10月10电(马茂岩、张伊)
金秋十月,三河市政协委员、五美酒非遗第9代传承人李春雷,曾在毛主席身边的工作人员韩淑格,三河市报原副总编马茂岩、中旗网总编张伊、三河电视台张记者一行5人,在顺义区空港街道万科城市花园社区的舞蹈排练现场,采访了严纪芳老师。万科社区居委会主任步晓宁,顺义区舞协会长杨华、玉玺陪同采访。
严纪芳,浙江杭州人。1954年在东北军区第一期舞训班进修结业。历任沈阳空军政治部文工团演员,北京空军政治部歌舞团舞蹈演员,福建空政文工团演员、编导、教员,丹东市歌舞团舞蹈队队长。二级编导。中国舞蹈家协会会员、丹东市舞协理事、市文联委员。
就是这样一位专业的舞蹈演员,却在上世纪60年代,勇上战场、拼死杀敌,和战友共同击落一架敌机。
1966年,严纪芳随福建军区高炮三师抗美援越,被分配到三七炮连六班,当了一名七炮手(为战友递送炮弹),参加过多次战斗。令严老最难忘的一次战斗,是1966年9月9日的那次战斗。那天上午8点40分,9批36架次敌机攻击我防区。当时,敌机俯冲投弹,阵地上硝烟弥漫,弹片乱飞,弹片打在钢盔上滋滋直响。但是,严老和她的战友们,早已忘记了生死,坚决进行了反击。连长一声令下,阵地上所有炮火,对准敌机迅速开火。在那天的战斗中,严老表现出色,作为七炮手,迅速递送炮弹,既是战斗员又当宣传员,给战友们鼓劲加油。40分钟后,战斗结束,击落敌机四架(其中,严老的炮组击落敌机一架)。当时,严老还收藏了一块敌机被击落的飞机残骸片,保存至今。
击落美机残骸
严老为大家讲述当年战斗的故事
严老为大家讲述当年战斗的故事
采访时,李春雷称呼严老是“英雄”,但严老进行了否认,坚决地说,说我是英雄,我实在不敢当。要说英雄,那是我那些牺牲的战友们。和他们比,我还活着,他们才是英雄。我今天对年轻人最想说的一句话是,我们自己不倒,谁也打不倒。我们不要忘记过去,不要忘记战争,不要忘记为了今天的幸福生活而牺牲的烈士们。我们今天生活得这么好,是先烈们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我们应该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不要抱怨,不要攀比,积极作为,主动奉献,为把我们的国家建设得更加美丽、强大贡献自己的力量。
排练厅里是严格的指导老师,平日是热情暖心的大姐。图为为老战友韩淑格收藏的《毛主席画册》签名
严老虽年逾八旬,依然身姿挺拔,动作婀娜。在舞蹈排练现场,严老不仅不时的给队员们讲解一些舞蹈技巧,还亲自示范。舞步灵活,身段轻盈。看到这,今年76岁的韩淑格大姐,也舞性大发,与严先生一起跳起了一段双人舞,引来在场人的热烈掌声,把排练场的氛围推向了高潮。
据了解,严老1967年初回国。1969转业到了地方。1976年被调到辽宁省丹东市歌舞团任编导,直至退休。从15岁参军入伍,一直致力于军队文工团舞蹈专业的严纪芳,学舞、编舞四十余载,舞蹈早已融入她的生命。2005年退休后,退而不休,发挥余热,到北京万科城花舞蹈队至今,义务从教19年,先后培养社区舞蹈爱好者9批次100余人,创编舞蹈70余个,赴国内外演出100多场次,带领舞蹈队多次获得国内外大奖。
“万科城花舞蹈队”的队员平均年龄近60岁,89岁的严纪芳是舞蹈队的芭蕾教头。舞蹈队的成员,都是芭蕾零基础,甚至大部分人从来没接触过专业舞蹈训练。从2005年进入舞蹈队开始,每周四次半天,严纪芳都会准时出现在体操房,带领舞蹈队员们展开训练。多年来,万科城花舞蹈队走出顺义、走出北京,甚至走出国门赴韩国演出。
严老,1953—1969年曾在《采茶舞》、《荷花舞》、《花儿少年》、《剑舞》、《思凡》、《花伞舞》、《东海的早晨》、《单鼓舞》等演出中担任领舞和独舞。曾参加《革命历史歌曲表演唱》的演出(拍成电影)在中南海及人民人会堂演出。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1979年任舞蹈编导以来,创作双人舞《摇篮》获1982年辽宁省首届舞蹈比赛创作奖;《乌尔滚依乌春玛克辛》参加1983年全国少数民族乌兰牧骑调演,获文化部民文司颁发的优秀节目奖,并列入建国以来少数民族的优秀节目;1985年儿童舞蹈《童子五魁舞》参加全国首“届少儿舞蹈比赛获作品三等奖;1986年《未来的服装设计师》参加省“柱石杯”大奖赛,获优秀作品一等奖;1987年《庭堂玉扇》参加中国首届艺术节大连片的演出。1989年参加中国满族文化学术研讨会,发表论文《从生活中追溯满族舞蹈的源流》。传略辑入《中国文艺家传集》。
评论区